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协同理论的物流管理协同物流管理

协同理论的物流管理协同物流管理

基子协同理论的物流管理一一协同物流管理
一刘炯艳 (重庆科技学院管理学院,重庆400050)
Zo叱《山∞山芷ok≯乏oZ山
[摘要]协同学自组织原理是进行协同物流管理研究的一种基本理论武器。协同物流具有网络经济的成本优势,它
将企业控制范围扩大到供应链上所有节点企业。协同物流管理运用协同学自组织原理,围绕协同物流任务和目标要求,
P0rter M.E.指出,对公司各 下属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管理 是公司战略的本质内容。Porter的 贡献在于,他提出了一种可以准确 识别协同机会的方法。陆玉明
(1999)强调分析了不同类型兼并 中的潜在的经营协同效应。
Kanter R.MoS s对在大型公司 内如何实现协同进行了分析,指出 多元化公司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获 取协同效应。Bartlett C.A.and Gh0Shal s在合著的《跨越国界的管 理:跨国之路》一书中认为,通过 企业之间的共享,公司可以有创造 更多价值的大量机会。Prahalad C.K.and Hamel G.指出,发展不同 下属企业可以共享的技术或其他方
万方数据
制与执行。 协同物流的解决方案主要体现
在企业价值协同网络中,体现在企 业协同商务平台之中,从而也是物 流融入企业商务系统之中,物流系 统网络与企业商务网络有机结合, 完成以有物流服务为中心到以企业 价值协同为中心的转变。此时每一 环节的物流作业,都与企业商务系 统的各环节相联系、协同。
协同物流应是同步协同的,应 能满足大规模客户化的信息、服 务、商品需求的;订单与采购、配 卜lp倪《m协山鬈芷ou≯=oZp山 送、企业信息同步互动。以前企业 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如何使运作成本 更加有效,如今企业必须迅速配置 或重新配置货物、服务、信息以及 程序,使自己有别于其他竞争者。 领先的供应链从业者不再强调以减 少成本为目标的标准化供应链系统 和程序,转而关注可以创造敏捷供 应链战略和协同物流战略,创造双 赢。
一、协同理论
“协同”现象和概念古今中外 普遍存在,而协同学则由Hermann Haken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 Haken认为,协同学研究系统从无序 到有序转变的规律和特征,是一门 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横断科 学。它研究系统中子系统之间怎样 合作以产生宏观尺度上的空问结 构、时间结构或功能结构。它既处 理确定问题又处理随机过程。这里 所说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或功能 结构就是“白组织”。协同学处理 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系统,不同系
三、协同物流管理
1,协同物流管理概念。借助协 同学自组织原理和协同物流概念, 我们把协同物流管理定义为:运用 协同学自组织原理,围绕协同物流 任务和目标要求,通过建立“竞争一 合作一协调”的协同物流自组织运行 机制,从企业网络中挑选出满足协 同物流要求的各个物流实体,并将 它们组织成一个具有自组织能力的 物流体系,协同一致地工作,共同 实现统一的物流目标的一种物流管 理活动。由此定义的协同物流管理 具有如下特点: (1)协同物流管理 以协同学的自组织原理为主要理论 依据,研究如何将参与协同物流的 各个物流实体构造成一个具有自组 织能力的协同物流系统。 (2)由于 各物流实体来自于地理上分散、组 织上独立、同时有不同利益要求的 企业组织,因此,协同物流系统是 建立在虚拟企业组织形态之上以实 现协同商务的~种物流组织与管理 系统,是协同商务系统中的一个重 要子系统。 (3)协同物流管理的研 究对象是协同物流系统,并以“竞 争一合作一协调”协同物流自组织运行 机制为手段,使协同物流系统不需
物流系统综合 集成
关注成本
物流信息 管理系统与网

协同物流 满足个性需求的服务
经济
供应链与协同商务
个性化、大规模定制
关注商务系统整体价 值
与协同商务系统融合 集成
关注客户反映,建立合 作伙伴间协同关系,创
造“共赢”
商务系统的信息 共享与协同
图1
任何外界因素的干预,能自发地进行宏观结构的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 化。这是协同物流管理区别于传统物流管理的重要特性,也是协同物流管理 的重要标志。 (4)协同物流管理通过自组织运行机制,使参与协同物流的 各个物流实体协同一致地工作,以实现协同物流任务和目标。由于虚拟企业 的动态性、分布性、自治性、自利性等特点,而各物流实体存在着动态变化 的和难以预测的相互作用,几乎每一个物流实体都需独立、自主地作出局部 决策。因此,可以运用MAS技术,通过在各决策结点上建立起对应的Agent, 构造一种基于Agent的协同物流系统,更好地实现系统目标。 (5)协同物流 管理的最终任务是要建立一种使参与协同物流的各物流实体能协调一致地工 作的协同物流系统,高效、快速、敏捷地提供满足用户定制要求的解决方 案。
ChatterJee s将并购协同效应 分为合谋的、经营的和财务的协同 效应三类。M.Lubatkin将协同效应 分为技术的、货币的和多角化的协 同效应三类。J.Fred We Ston所著 的《接管、重组与公司治理》一书 中把管理协同效应也列为与经营协 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并列的一类 协同效应,并认为它是混合兼并的 一个重要动机。王长征(2002)以 企业价值链评价为基础将协同效应 分为纯粹增加效应、加强效应、转 移与扩散效应和互补效应四种类 型,并对如何通过价值链重组实现 协同进行了讨论。
通过建立“竞争一合作一协调”的协同物流自组织运行机制,从企业网络中挑选出满足协同物流要求的各个物流实体,并
将它们组织成一个具有自组织能力的物流体系,协同一致地工作,共同实现统一的物流目标。
[关键词]协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自组织 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06)04—0029—04
经济特征 技术特点 产品服务特征 运作管理目标 系统特点 关注内容
IT作用
传统物流 产品经济 重点提高物流作业 技术与装备 被动消费 提高物流各环节 作业效率 包装、运输、储存 功能环节串联集成
关注作业效率
作业环节间 信息沟通
现代物流 有竞争的商品
经济 信息系统与系
统优化 可选择的产品
服务
系统成本最优
统的子系统可以是性质十分不同 的,特别是这些结构以自组织的方 式出现时。协同学研究这些自组织 过程的原理,而不问子系统的具体 性质如何。
在解释什么是“自组织”时, Haken以一群工人为例,说明了“组 织”与“自组织”的本质区别。比 如说有一群工人,如果每个工人在 工头发出的外部命令下按完全确定 的方式行动,我们称之为“组 织”,或严格地说,是有组织的行 为。显然经过这样调整后的行为, 导致生产某种产品的联合行动。如 果没有外部命令,而是靠某种相互
物流系统是一种由多个相互作 用的子系统组成的开放式系统,为 使这些相对独立,具有自主、自 治、自利能力的子系统能相互“默 契”地协同工作,实现共同的最终 任务,需要借助协同学的“自组 织”原理进行协同物流组织。因 此,协同学自组织原理是我们进行 协同物流管理研究的一种基本理论 武器。
二、协同物流
协同物流指各企业通过 Internet提供服务并协调所有的商 务活动,以提高利润和绩效,它创 造协同环境使各企业共享信息和资 源。协同物流具有网络经济的成本 优势,是供应链管理的进一步发 展,它将企业控制范围扩大到供应 链上所有节点企业,第一次让企业 可能及时获得供应链中完全的信 息,最重要的是它让企业知道产品 的状态,如生产、运输以及能否按 时到达等。协同物流是以Web为基础 的主机软件服务,它使生产企业、 零售企业、运输企业用更低的成本 解决企业内外物流问题。
同性等几个方面分析与探讨这一问 题。杨文涛(2003)论述了协同的 方式、益处及障碍。
协同物流强调竞争,可确保参 与协同物流的各物流实体资源的优 化配置和运行效率;强调合作,是 因为参与协同物流的各物流实体所 承担的任务之间存在着各种物理上 和逻辑上的相互依赖,最终任务的 实现需要各物流实体的互相配合; 强调协调,则是由于各物流实体在 实现各自承担的物流任务的过程 中,存在时间、资源、目标等各方 面的约束或冲突,相互间需要进行 信息交流,使得各自的物流行为和 谐一致、配合得当。各物流实体按 上述概念所组成的协同物流系统是 一种开放式系统,通过“竞争一合作一 协调”方式,使系统不依靠任何外 来的干预,而实现系统空间一时间一功 能的结构重组,获得自组织能力。
万方数据
AnS0ff提出的战略协同理论,向公 司经理们阐述了基于协同理念的战 略如何作为纽带把公司多元化业务 连接起来,从而使公司更充分的利 用现有优势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协 同这一基本理念在随后的岁月中表 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战略管理借 用协同一词的本意在于强调在战略 中应体现出来的系统特征,即系统 的整体突现性。即系统的组分之间 相互作用、相互激发而产生的整体 效应,即结构效应或结构增值,单 个组分或组分的总和不能产生这种 效应。他确立了协同的经济学含义 即为什么企业整体的价值有可能大 于各部分价值之和。Hiroyuki Itami对协同进行了比较严格的界 定,把AnS0ff的协同概念分解成了 “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两部 分,他心中的协同是一种发挥资源 最大效能的方法。
面的竞争力是成功企业的主要战略 目标。MaIk L.Sirower认为,“协 同效应”必须放到竞争环境中去考 虑,它应该是合并后公司整体效益 的增长超过市场对目标公司及收购 公司作为独立企业已有预期之和的 部分。刘文纲(1999)分析了无形 资产对企业并购的影响,认为,在 企业并购中依托品牌、专利技术、 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优势的转移和 发挥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并极大提 高并购绩效。
生产商把生产能力、生产计 划、零部件需求预测与供应商的产 品开发进度、推出时间、生命周期 及供应品种价格调整计划等信息进 行共享与协同,从而对采购物流的 储存、配送等物流作业功能进行高 效而经济的控制与执行:把生产能 力、生产计划、成品价格与分销商 的行销能力、订货预测计划、市场 需求、市场价格等信息进行共享与 协同,从而对成品物流的配送、库 存等作业功能进行高效而经济的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