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终抗炎保肝在肝炎肝硬化治疗中的地位

终抗炎保肝在肝炎肝硬化治疗中的地位

有研究显示,脂肪肝继续进展,最终会有约 20%发展成为肝硬化,部分甚 至发展至肝癌,并且脂肪肝30%~40%会死于肝脏相关疾病,预后不佳
脂肪肝
肝硬化
死亡
Neuschwander-Tetri BA. Am J Med Sci. 2005; 330(6):326-35.
肝癌
5肝硬化发展的三部曲源自3个相互 联系的病 理过程
肝癌累积风险 肝硬化累积风险
年龄
年龄
研究一项以社区为基础的前瞻性队列,1991-1992年间,对台湾7个乡镇的23820HBV学员进行研究,对HBV进展 的风险预测因子进行评价
15
Chen CJ, et al.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1; 26(4):628-638.
仍在“正常高值” 仍在“正常低值”
随访时间(yr)
n=16
n=33
n=47
n=22
初步肝活检ALT(升高倍数)
1:对232 ALT正常(<40 IU / L)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星分析
2:1980年-2000年收治符合标准的12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在4-212个月(平均44个月)内经历2次肝活检,进行不干预治疗, 肝脏组织学评估和预测纤维化进展速率
ALT高于2ULN肝组织学炎性病变程度?
有研究表明,ALT高于2ULN患者中有68.3% ,其肝组织学存在明 显炎症表现
ALT≥2ULN患者肝组织学改变
≥G2和/或S2
68.30%
≤G1和/或S1
0%
20%
40%
60%
80%
患者比例
将HBeAg阳性和阴性的两种ALT轻度升高的CHB患者120例,按不同HBV DNA水平分组,再以ALT正常值上限的二 倍(80U/L)分为ALT≥80U/L和ALT<80U/L两组进行肝组织学研究,探讨ALT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 ALT正常值上限二倍上下的肝脏组织学改变有无差异
*
20/183 6/247
1982年-1993年重庆医科大学收治183例慢性乙型肝炎接受抗病毒治疗,对照组247例HBsAg阴性,随访时间02 年-18年,检查包括 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体征等
3
Wu GC, et al. HBPD Int. 2003; 2:566-570.
药物性肝损伤易进展为肝硬化、肝癌, 且预后不佳
肝细胞炎症、坏死——始动因素 肝细胞再生——机体的适应性反应
纤维化和肝硬化——机体过度反应
6
肝组织病理损伤 — 炎细胞浸润
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7
肝组织病理损伤 — 细胞变性
细胞水肿— 气球样变
毛玻璃样变性
嗜酸性变
气球样变
毛玻璃样变性
嗜酸性变
8
肝组织病理损伤 — 细胞坏死
点状坏死
碎片状坏死
桥接坏死
延展为慢性,表现为长 期肝功能异常、肝硬化 和肝癌,甚至死亡1,2 3%~10%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
Björnsson E, et al. J Hepatol. 2009; 50(3):511-7.
4
Björnsson E, et al. Hepatology. 2005; 42(2):481-9.
脂肪肝易进展为肝硬化、肝癌,且预后不佳
13
Chenong jy, et al. Liver Int. 2011; 31(9):1352-1358.
ALT是肝脏炎症、肝纤维化进展的重要标志
ALT越高,肝炎疾病进展的发生率就越高1 • 肝纤维化进展主要发生在ALT升高的患者2
累计发病率% 平均肝纤维化进展评分(年)
升值高于正常(> 41 IU/L)
2
Szabo G, et al. J Hepatol.2012; 57(3)642-54.
慢性肝炎患者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 发生率、预后?
长期随访显示,CHB患者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比例分别为12%和6.56%, 死亡率为10.93%
%
*
22/183 0/247
*:P<0.005
*
12/183 0/247
肝脏炎症是各型慢性肝炎及肝硬化共同病理基础
肝脏炎症坏死及其所致的肝纤维化是疾病进展的主要病理学基础1 随着炎症加重,肝脏疾病最终可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2
5年发生率12-25%
肝纤维化
肝硬化
正常肝脏
肝癌
1. 王宇明.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1; 19(1):76-77. 2. Adapted from EASL Consensus Statement. J Hepatol. 2003; 39(s1):s3-25.
肝衰竭
1
肝脏炎症发生机制
炎症小体活化:是肝脏炎症发生的共同通路
APAP/毒素/药物 酒精
缺血/再灌注
肝脏 肝细胞
肝细胞
枯否细胞
热损伤
损伤的肝细胞
饱和游离脂肪酸酰胺
DAMPS
肝星状细胞
脂肪组织
病毒
LPS 微生物产物
肝窦内皮细胞
肠道
LPS 微生物产物
PAMPt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DAMP,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肝硬化患者抗炎类保肝的药物治疗
什么是判定肝脏存在炎症的标准?
肝脏炎症的明确诊断依赖于血清生化和组织学检查的组合,实验室检查常 被用于临床预测肝炎活动
研究显示与肝脏炎症有较好相关性的血清生化标志物主要包括:
谷丙转氨酶 ALT
PⅢNP
Ⅲ型前胶原 氨基端前肽
AST 谷草转氨酶
谷氨酰转肽酶
GGT
透明质酸 HA
16
Zhuang L, et al. J Clini Hepatol. 2011; 27(12)1278-1284.
ALT轻度升高的慢性肝病患者的炎症、 纤维化是如何?
研究显示,在年龄大于40岁、ALT>60IU/L的患者肝组织病变也处
1.Sinn DH, et al.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3; 19(14): 2256-2261.
14
2.Ghany MG,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3; 124:97–104.
ALT越高,肝癌、肝硬化的风险越高
ALT水平与肝硬化、肝癌发生率相关, ALT越高,肝癌、肝硬化的风 险越高
大片状坏死
9
肝组织病理损伤 — 假小叶形成
10
小结
肝脏炎症是各型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共同病理基础 各型慢性肝炎进展为肝硬化、肝癌比例高,预后不佳 肝脏炎症进展为肝硬化主要包括:炎症细胞浸润、变
形、坏死等病理改变
11
主要内容
肝脏炎症是各型慢性肝炎肝硬化共同病理基础
2
抗炎保肝药在肝炎肝硬化治疗中的地位及重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