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医学PPT参考课件

法医学PPT参考课件

离断。
形成原因:交通事故、爆炸、建筑物倒塌、高坠等 巨大暴力
形态所见:躯干/肢体破坏/离断
图3-13 肢体离断伤
.
14
二、功能改变为主的损伤 引起重要生理功能急剧的、致命性变化为主的损伤,而
无明显的形态学改变。 (一)神经源性休克(neurogenic shock)
机体某些部位的神经末梢对机械性暴力的作用非常敏感, 受到打击时,可引起严重的反射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 休克并可迅速死亡。
钝器:无锋利刃缘和尖端的物体。 钝器伤:钝器造成的损伤。 致伤方式:摩擦、击打、挤压、碰撞等。 钝器伤的共性:多种损伤并存,表里不一(外轻内重/
或外重内轻)。
.
18
(一)徒手伤(bare-hands injury)
以手、足和身体等部位作为致伤物造成的损伤,损伤严重
程度不一。
影响因素:拳击或足踢伤的程度与速度、加害者的体力、
形成原因:打击瞬间使着力区皮肤血管突然压闭,血液向 两边分流,两侧血管内压剧增,局部组织变形移动牵扯两 边血管,造成血管破裂出血。
.
22
捅创(poking wound,blunt penetrating injury):用钝 性细长的棍棒插入人体造成的创伤。
捅创属特殊类型挫裂创,创口不规则,伴擦伤、挫伤,可
.
7
第二节 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
一、形态改变为主的损伤
(一)擦伤(abrasion)
表面粗糙的致伤物与体表摩擦致表皮层或表皮层与部分 真皮层剥脱和缺损,又称表皮剥脱。
类型
•抓痕 scratches or finger nail abrasion
•擦痕 grazes or brush abrasion
按致伤物 钝器伤 锐器伤 火器伤
按损伤方式 自杀伤 他杀伤 意外伤 造作伤
按发生时间 生前伤 濒死伤 死后伤
.
4
二、机械性损伤的形成机制
致伤物 人体 力 (一)影响机械力作用的物理学因素 致伤物质量 、速度、作用时间、作用面积、高度等。 (二)人体组织器官的结构特性和反应性 组织结构、个体差异等。
形态学改变:较轻微,仅见散在的小灶性出血,神经纤维
或心肌纤维牵拉性损伤,间质淤血、水肿。
震荡伤可影响神经生命中枢的活动或心肌电生理活动,引
起神经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或心跳骤停,导致死亡。
.
16
第三节 机械性损伤的类型
一、钝器伤 二、锐器伤 三、火器伤
.
17
一、钝器伤(blunt instrument injury)
着力的部位以及受害者体位、体格等。
.
19
(二)咬伤(bite wound) 由人或动物的上、下齿列在人体上咬合造成的损伤。
形态改变:受害人的皮肤上形成两列相对的弧形挫伤,常
伴有表皮剥脱。其形态可反应上、下牙列的咬合特征。
咬合力强大时,可将耳廓、鼻尖、舌头或乳头咬下。 创缘有齿列特征。 咬伤常发生于斗殴时;有时与性犯罪有关。 咬伤后易发生感染。 动物咬伤:如鼠类、蚂蚁;水中尸体可遭受鱼类、螅类的
咬伤。
.
20
(三)棍棒伤(stick injury) 以棍棒或条形硬物等致伤物打击人体造成的损伤。
常见 形态改变:多样
--长条挫伤,伴有擦伤 --挫裂创 --骨折或内脏破裂
.
21
竹打中空(铁轨样挫伤,tramline or railway line
bruise):棍棒打击在躯于、肢体等皮下组织较厚部位, 形成中间苍白、两边平行的条状镶边形挫伤带。
•撞痕 impact or crushin abrasion
•压擦痕 friction or pressure abrasion
.
8
致伤物:钝器(粗糙) 作用力:摩擦力 形态所见:表皮剥脱
图3-1 擦伤示意图
.
9
(二)挫伤(contusion) 是以钝性致伤物作用于人体造成皮内或皮下血管破裂
法医学
.
1
机械性损伤
.
2
第一节 概述
一、机械性损伤的概念

• 损伤(injury):各种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组织或器官结
构、功能或代谢的异常。
• 致伤物(weapon):可导致人体组织损伤的各类有形物
体。
• 机械性损伤(mechanical injury):由机械性暴力造
成的机体的损伤。
.
3
机械性损伤的分类
.
5
三、机械性损伤的检查与记录
原则
•仔细观察、准确描述 •依序检查、避免遗漏
.
6
检查与记录
全面、细致检查并记录(部位、数量)。 记录合并症,特别是一过性功能障碍。 公认的解剖学标志及标准单位描述。 描述损伤的形态特征。 客观记录手术所见,注意附属物或残留物并保存。 可加绘简图、摄影或录像,标记损伤特征。
引起皮内出血或皮下出血为主要改变的闭合性损伤。 可伴有表皮剥脱、局部肿胀和炎症反应。 损伤的大小、形态及出血程度,因作用力大小及局部组 织特点而异。 组织疏松,血管丰富,受力后血管易发生破裂、出血, 出血量多、范围较广。皮下组织致密,组织间隙小,受力 后皮下出血量少。
.
10
致伤物:钝器 作用力:直接打击、撞击 形态所见:皮内、皮下出血
人体的太阳神经丛、喉返神经分布区、颈动脉窦区、外阴 部和肛门直肠部等为敏感区,受到暴力作用易出现神经源性 休克,故这些部位又称“触发区”(trigger regions)。
.
15
(二)震荡伤(concussive injury)
形成原因:猛烈的变速性外力作用于头部、上颈部或心前
区而引起的脑震荡、脊髓震荡、心脏震荡和肺震荡。
图3-4 挫伤示意图
.
11
(三)创(wound) 是指由较大的暴力致皮肤全层和皮下组织如肌肉、血
管、神经断裂、内脏器官被膜破裂。 致伤物:钝器、锐器及火器 形态学所见:皮肤全层裂开,组织间桥 创的构成:创缘、创腔、创角、创壁、创底、创口 根据致伤物分类:钝器创、锐器创、火器创
.
12
(四)骨折(fracture)
机械性暴力作用下,造成骨组织解剖结构的完整性和 连续性的破坏。
分类:
根据皮肤软组织损伤程度:开放性、闭合性
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和形态:线性骨折、凹陷性骨折、穿 孔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
根据骨折的连续性:完全性、不完全性
根据外力作用方式和形成机制:直接骨折、间接骨折
.
13
(六)肢体离断(amputation) 巨大暴力作用使人体躯干、四肢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