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9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PPT课件

49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PPT课件

141 4.1 103 27 1
19
2、电解质的功能
维持体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维持细胞的静息电位、参与动作电位形成。 参与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 。
20
(三)体液的渗透压
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的概念:它是由溶液
中溶质的微粒所产生的渗透效应形成的,取决 于溶质的微粒数,与微粒的大小无关。
生理需水量: 1500ml/day
14
(2) 各体液间的水交换
蛋白质等大分子 物质受限,水和 电解质自由交换
水自由通过, 蛋白质、Na+ 、 K+、Ca 2+等不 能自由通过
细胞内外、血管内外水的交换
15
(二)电解质的分布、功能
电解质(Electrolyte ):以离子状态溶于 体液中的各种无机盐或有机物。
28
抗 利 尿 激 素 的 调 节 作 用
29
渗透压↑ 血血容容量量↓↓BP↓
渗渗透透压压↓↓ 血容量↑ BP↑
ADH 释 放 的 调 节 30

基 底
腔 侧


图2-2 ADH的作用机制
31
★ 等渗调节
5
5
2-14岁 65 40 25 20 5
成人 60 40 20 15 5
9
2.胖瘦、性别
Body fluid TBW(%) TBW(%) TBW(%)
Adult male Adult female Infant
Normal
60
50
70
Lean(瘦)
70
60
80
Obese(肥胖)
50
42
60
10
小儿体液的特点
细胞外液(20%)
组织间液(15%)
体液含量及分布因年龄、性别、胖瘦情况而异。
7
(二)正常体液分布:
血 组织 浆 间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20%)
(40%)
8
(三)影响体液容量的因素
1. 年龄
体 液 新生儿 1岁
体液总量 8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0
细胞内液 35
40
细胞外液 45
30
细胞间液 40
25
血浆
摄入(ml)
饮水 食物水 代谢水
1000~1500 700 300
合计 2000~2500
排出(ml)
尿量 1000~1500 皮肤蒸发 500 呼吸蒸发 350 粪便水 150
2000~2500
13
❖每日最低尿量500ml
(从尿排代谢废物35g/日 最大浓度6~8g%)
❖呼吸道失水
❖皮肤不感蒸发
21
1 mol/L 非电解质溶液→ 1 Osm/L的渗透压 1 mol/L 电解质溶液:
1 mol/L NaCl溶液 → 2 Osm /L的渗透压 1 mol/L CaCl2溶液→ 3 Osm /L的渗透压
血浆总渗透压=指血浆中的阴离子+阳离子+ 非电解质分子所产生的渗透压的总和。
正常范围是: 280~310 mOsm/L。
按单位体重计算,年龄愈小,体液越多 总量中,细胞外液,特别是组织间液占比
率大 代谢旺盛,水的交换率高 调节能力差,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
11
二、水、钠平衡及调节
(一)水的功能与平衡
1、水的生理功能
促进物质代谢 调节体温 润滑作用 结合水
12
2、水平衡
(1)正常人每日水的摄入和排出量 (体内、外水交换)
特点:1、占血浆渗透压的绝大部分 2、在维持细胞内外体液交换方面起重要作用。
23
渗透压平衡的自身调节:
正常时:血管内外、细胞内外的渗透压是相等的。
失衡时→再平衡:低渗溶液中的水向高渗溶液流动。
24
(四)钠的平衡
各体液中阴、阳离子数不一致; ICF10% 10mmol/L
ECF 50% 130~150 mmol/L
血浆渗透压
280~310mOsm/L — 等渗 > 310 mOsm/L —— 高渗 < 280 mOsm/L —— 低渗
22
血浆胶体渗透压:指血浆蛋白质分子所产生的渗透压。 特点: 1、产生的渗透压是 1.5 mOsm/L。
2、在维持血管内外体液交换和血容量方面起 重要作用。
血浆晶体渗透压:指血浆中的晶体物质微粒(主要是电 解质离子)所产生的渗透压。
第二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Water and Electrolyte Disorders)
2011-9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3
输液治疗的相关问题
补多少液体?输液的量 补何种液体?输液的性质 作为溶媒,可加入药物
血管膜
细胞膜
16
1、电解质含量及分布
体液

电解质:
Na+、K+、Cl-、Ca2+、 Mg2+、HCO3-、HPO42+、
溶质
有机酸根、蛋白质
非电解质: 葡萄糖、尿素
它们在细胞内外液中的分布有很大差异
17
分布特点: 1)细胞内外阴、阳离子构成不同 ; 2)各体液中阴、阳离子数不一致; 3) 电中性法则; 4) 渗透平衡法则.
心房利钠肽 (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
水通道蛋白 ( aquaporins,AQP)
27
1、抗利尿激素(ADH)
[合成]:下丘脑的视上核 [储存]:神经垂体 [分泌]: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ADH 分泌增加; 血容量增加,ADH 分泌减少。
[作用]: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 收,使尿量减少。
主要阳离子
细胞外液 Na+ 细胞内液 K+
主要阴离子
Cl- ,HCO3HPO42- ,Pr-
18
细胞内、外液的主要电解质成份
Na+ K+ Cl- HCO3- HPO42-
细胞内液 (mmol/L )
10 160 3 8 70
组织间液 (mmol/L )
145 4 115 30 1
血浆 (mmol/L )
4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水、钠代谢的生理学基础 第二节 水、钠代谢紊乱 第三节 钾代谢紊乱
5
第一节 正常水、钠代谢
体液( body fluid)是由水和溶解于 其中的电解质、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以 及蛋白质组成。
6
一、体液的含量和分布
(一)体液含量: 水+溶质,约占体重60%。
细胞内液(40%)
体液
血浆(5%)
骨质 40%
摄入:
100~200 mmol/d WHO:5~6克/天。
几乎全部经小肠吸收。 排出:
肾、皮肤等。
25
(五)水、钠平衡的调节
粗调节:渴感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升高 有效血容量的减少 血管紧张素II的增多
26
细调节
抗利尿激素 (antidiuretic hormone ,ADH)
醛固酮 (aldosterone,AD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