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江市永修县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线上月考试卷(II)卷

九江市永修县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线上月考试卷(II)卷

九江市永修县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线上月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34分) (共8题;共27分)1. (2分)加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 . 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科举时代应试不中)。

B . 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家乡),一向有失亲近。

”C .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影响美观的微小缺点)。

D . 那时家里样样要节省,……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15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计算比较)。

212. (3分)(2019·临沂)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马说》——韩愈——世称“韩昌黎”B . 记是古代一种记叙性文体——《醉翁亭记》——欧阳修——谥号文忠C . 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种文体《出师表》——诸葛亮——字孔明D . 序是古代一种介绍书的内容的文体——《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字景濂3. (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B . 那些制造抢盐风波的人,难道不应该不受到责备吗?C . 通过政府对这座城市的整治,这里的治安好了很多。

D . 临近小考时,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4. (3分)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诅咒(zhòu)笃志(dǔ)曲肱(gōng)威慑(shè)B . 褪色(tuì)搓捻(cuō)绽开(zhàn)尴尬(gà)C . 菜畦(wā)臃肿(zhǒnɡ)蝉蜕(tuì)斑蝥(máo)D . 秕谷(bǐ)黑痣(zhì)时辰(chen)桑椹(shèn)5. (3分) (2019九下·南昌模拟) 下列句子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文艺创作者应该创作出更多令人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不能依靠低俗段子哗众取宠。

B . 虽然网络媒体是新兴阅读方式,但在浮光掠影式的阅读下,我们更倾向于将其作为一种文化快餐。

C . 从1958年参加工作开始,黄旭华一直战斗在核潜艇研制领域,孜孜不倦、呕心沥血,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心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D . 有了这些在假日中坚守岗位的劳动者的无悔付出,我们才能够外出饱览美景,和家人、朋友共享天伦之乐。

6. (4分)请你找出下面广告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横线上。

①有痔之士,无后股之忧(某肛肠医院)________②你赞同这种用词现象吗,请发表一下意见吧!________7. (2分) (2019七上·西安月考) 经典诗文默写(1)水何澹澹,________。

(曹操《观沧海》)(2)乡书何处达?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3) 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4) 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6) 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7)唱出宛转的曲子,________。

(朱自清《春》)(8)树叶子却绿得发亮,________。

(朱自清《春》)8. (7.0分)按照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1)现在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是公元纪年,而我国传统上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民间则更喜欢用十二生肖来纪年。

如果按生肖来纪年,请你写出2018年和2019年分别是什么年。

(2)请找出下面成语中表示时间短暂的两个成语。

俯仰之间伯仲之间呼吸之间方寸之间虚实之间黑白之间(3)班级组织以“惜时”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为你的演讲稿撰写开场白。

二、阅读理解(53分) (共4题;共53分)9. (5.0分) (2016九上·卢龙期中)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 ,词牌是________。

(2)上阕中有两句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

(3)分析说明下阕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10. (16分) (2020七上·景县期末)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第问题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三人成虎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恭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矣。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B . 王信之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C . 寡人自为知/屠自后断其股(《狼》)D . 而谗言先至/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之”予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二人言市有虎,信之乎?A . 久之,日目似职(《狼》)B .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C . 有闻而传之者(《穿井得一人》D . 夫君子之行(《诫子书》)(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①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②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4)对于传言宋君和魏王的态度有何不同?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言?11. (14.0分) (2019八上·河源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六只柿子①家里的晚秋蚕养完了,父亲计划着进城来玩玩。

“给你妈买双皮鞋,我自己也买件衣服”,父亲说。

卖了蚕茧,父亲的语气里透着奢侈的喜悦。

②父亲进城,肩上扛的米袋子,手里拎的是方便袋,里面有青青的黄豆荚,嫩绿的韮菜,还有六只又大又红的杮子。

③父亲电话里问,杮子熟了,想不想吃?我说想。

也只是随便说说。

街上的水果一茬接一茬,桃子走了有鸭梨,现在苹果桔子已大量上市了。

还有北方的大枣,被山东汉子用小推车推着,满街叫卖,说是甜如蜜糖,脆如雪梨。

尝一颗,果真是。

这些水果,都比杮子好吃。

④但父亲却把我的话当真了,很认真地给我挑了六只杮子,然后扛着沉沉的米袋子上路了。

米袋子里,是新脱粒的新米,家中田里自个儿长的。

他说要送来给我尝尝鲜。

⑤父亲途中转了两次车,才到达我家。

父亲就那样扛着米袋子,上上下下。

又扛着米袋子,走过长长的街道,在穿流的人群里,左冲右突。

有汗珠子滚下来吗?我不知道。

因为父亲到我家时,我还在上班。

等我回到家,米袋子已立在客厅里了,六只红红的杮子,可爱的小灯笼似的,置在桌上。

⑥父亲坐在沙发上,极享受地看着电视。

看到我回家,父亲说,累了吧?瞧,你爱吃的杮子。

他指指桌上,而后带着万分歉意地说,人老了,没力气了,再多,就拎不动了,只能挑了六只带来。

我的眼光,落到父亲的头上。

那里,有稀疏的发,已几乎看不见黑的了。

记忆里相貌堂堂的父亲,如今,真的成了一个银发苍苍的老人了。

⑦父亲不知我心里的感伤,他兀自高兴地向我叨叨着家里的事:水稻收了。

蚕茧卖了好价钱。

圈里的猪也很快能卖了。

还养了两只羊。

你喜欢的那只猫,生了小猫,却不归家,把些小猫衔得藏东藏西的,生怕哪个去捉了它的小猫。

父亲说到此,呵呵笑起来,是满心欢喜,又充满幸福。

⑧下午,你有空吗?叨叨一阵后,父亲忽然问我。

⑨我想了想,点点头。

父亲很高兴,说,下午你陪我到街上去帮你妈买双皮鞋,她苦了一辈子,都没穿过好鞋子,这次蚕茧卖了好价钱,我要好好奖励一下她。

⑩我跟他逗趣,你真的有钱?父亲立即忙不迭掏口袋,说,真有钱。

我看过去,也不过几百块钱的样子,父亲却像拥有了一笔巨大的财富似的。

⑪心里不知怎的有些酸酸的,我转身去吃杮子,装着万分喜欢的样子。

父亲在一边看着乐了,很得意地说,我和你妈挑了又挑,挑的是最大最红的带过来的。

路上怕被什么东西撞破了,就把它们放在韮菜里,拎在手上。

一路上,我一直袋子不离手的。

你看,它们的皮,一点也没破吧?⑫的确是,它们薄薄的皮,撑着饱满的果肉,像幼孩的皮肤,轻弹即破,却硬是连一点皱褶也没有。

⑬想大街上南来北往的人群里,父亲佝偻着腰,扛着沉沉的米袋子,一边却要护着手里的方便袋。

没有谁知道,他手里小心护着的,不过是六只杮子,带给他女儿吃的。

(1)从“我”的角度,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充相关情节及“我”的心情。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卖了蚕茧,父亲的语气里透着奢侈的喜悦。

(品味划线词语)②“六只红红的杮子,可爱的小灯笼似的,置在桌上。

”(从修辞角度赏析)(3)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4)文章末尾画线的句子有何含义和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没有谁知道,他手里小心护着的,不过是六只杮子,带给他女儿吃的。

”12. (18.0分) (2015七上·江津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下列小题。

亲情账单李晓儿子上初一了,所在学校离家也就十多分钟路程。

早晨,闹钟把儿子从梦中吵醒,常常是匆匆吃完早餐,他便歪过头来只说两个字:“爸,钱。

”让我给他一元钱乘车去学校。

我看看时间,步行到学校去还来得及,对他说:“儿子,步行吧。

或者,爸爸陪你跑步,又锻炼了身体。

”A儿子不屑地撇撇嘴:“不就一元钱么,真是个吝啬鬼!”“嘭”的一声掩上门走了。

儿子经常这样摔门而去的动作,把我的心也给震痛了。

“不就一元钱么!”几乎成了儿子讥笑我的口头禅。

刚进入初中,儿子便喜欢和同学攀比,还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

他喜欢名牌,对大街上开的宝马、奔驰车总是咂咂嘴惊呼出声:“哇,好气派!”就连看球赛时,儿子也紧盯着那些国外运动员的鞋子。

我决定带着儿子,去悄悄打开繁华生活的另一面。

在夏天的建筑工地,面对一群光着膀子攀附在高楼砌砖的农民工,我说:“儿子,你看他们挣钱多不容易啊。

”在苍蝇嗡嗡乱飞的垃圾堆旁,一个老太太正躬着身子在翻捡垃圾,我说:“儿子,你看老奶奶挣一元钱多艰难。

”我带他去乡村,指着那些弯着腰在土地里劳作的农民说:“儿子,你看,他们劳动多辛苦。

”我还让他去看一个农家的孩子,清早便翻山越岭去上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