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典型例题分析1、右侧华君武漫画《决心》的哲学寓意是: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②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③价值选择以价值判断为基础④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起调节和控制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注解:漫画中的人物“决心”要戒烟,但刚把烟斗从楼上扔出窗外,马上就跑到楼下接了。
体现的哲学寓意是:D①不符合漫画要表达的意思②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决心”属于内因,但漫画中的人物不够坚定,导致戒烟不成功。
③与漫画关系不大④由于抵制不了烟的诱惑(意识),刚把烟斗扔下楼,竟然马上又接住,体现了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起调节和控制作用。
2、“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徐志摩《再别康桥》)这几句诗,说明A.人们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型实现诗歌的创作B.正确的意识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事物C.诗人的实践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和社会历史性特征D.意识活动在诗歌创作中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注解:夏虫本来应该是很喧闹的,但在诗人的诗中却说“夏虫也为我沉默”,这是诗人用来对比的,意识活动自觉选择性就体现在这里。
A错,容易理解B无关,因为诗句是反映事物,不是反作用于事物C也不能选,没有实践。
3、以下说法与漫画《落潮》的哲学寓意相符的是A 恐惧归根到底源自内心的怯懦B 自信就能超越环境的限制C 无知则无畏,真正有知则有畏D 人往往自己把自己打倒注解:原来不知道水这么深,所以很淡定地在钓鱼,退潮了才知道水很深,自己吓了一跳。
说明人往往都是自己把自己打倒(吓倒)。
AB都是错的。
C无关。
4、下列古诗中与右边漫画《跷板游戏》的哲理启示相一致的是A.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B.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D.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注解: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跷板游戏》体现的哲理是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少了一方,就没法玩,只有C有相同哲理。
5、漫画《事出有因》启示我们办事情要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实事求是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D.树立全局观念注解:漫画的意思就是报告有水份,没有实事求是,选B。
这个漫画印在试卷上,应该没有几个学生能看得懂漫画的意思。
6、假定今年M商品的市场价格与去年相比上涨25%,某企业深化内部改革,裁减员工1/5,并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最终实现M商品的价格总额比去年增加40%的生产目标。
请问: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企业实现上述生产目标,其劳动生产率比去年提高了多少?(1+25%)(1-1/5)(1+x)=(1+40%)X=0.4,所以其劳动生产率比去年提高40%注释:把数值都定为1,这是很聪明的做法。
在看起来很复杂的计算题里,要尽量找些容易计算的数值来代替。
这道题目:把去年的M商品价格定为1,员工也是1,数量也是1,那么去年的价格总额是1*1=1。
然后就列出上面那个算式就能算出答案7、用哲学眼光审视漫画《塑造》(作者:盖桂保),漫画中人物失败的原因在于:A.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B.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C.没有处理好主客观的关系D.没有将意识的东西变成现实注解:C.没有处理好主客观的关系有从实际出发,原来那块石头还蛮适合作人像的既然从实际出发了,那怎么就没处理好主客观关系啦?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不好,简单来说就是能力有限8、“要跳得更好,必须先后退一步”(蒙田《随笔集》),下列语句中与材料体现相同哲理的是A.人生悲剧有二:一是欲望得不到满足,二是欲望得到满足B.一个时代的文明成为下一个时代的肥料C.一匹马如果没有另一匹马紧紧追赶并要超过它,就永远不会疾驰D.人可以爬到最高峰,但他不能再那久住注解: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两匹马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9、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1)反映了国民收入分配性质的根本变化(2)旨在协调国富与民富的关系(3)其核心是解决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问题(4)有利于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A、(1)(2)B、(2)(3)C、(2)(4)D、(3)(4)注释:(3)项错误,该如何解释?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问题不是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所要解决的,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目的只是要让这个社会更加和谐,财富分配更合理。
10、一家超市的老板看了一则新闻报道后,对自己超市的商品进行了重新摆放,结果营业额有一定的提升。
你认为他最有可能是看了下面哪则新闻报道?A.杭州商家利用“情人节”节日商机,从昆明空运大量玫瑰花投放杭州市场B.国际油价近期不断攀升。
我国汽车厂家和商家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大受影响C.经济发展,财富高度集中,我国目前是世界上奢侈品消费第一大国D.2012年春节期间,海南宰客事件大大影响了海南很多旅游城市形象注解:选B,A是有许多人会选的,因为一到节日,很多商店都会把店的有关节日的商品摆在突出位置。
所以,如果这家超市老板看到这个新闻时,如果情人节还没有到来,他是可能会对自己超市的商品进行重新摆放的,但节日不是新闻,所以无关。
而“从昆明空运大量玫瑰花投放杭州市场”对他重新摆放商品就没有多大关系。
所以A可以不考虑。
B国际油价近期不断攀升。
那么汽油的相关替代品的商品就会比较好卖,汽油的互补商品就会比较不好卖,超市老板根据这个去调整商品摆放,也能给营业额带来一定提升。
所以这个是最有可能的新闻。
C不能选,超市比较少卖奢侈品。
D这个也没有可利用的商机。
12、读下图,我国近期采购经理人指数变化情况,为促进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应该采取怎样的调控政策,根据图表,可以作出如下推断①从A点到B点间我国应该实施紧缩型的货币政策②从B点到C点我国应该实施适度宽松型的财政政策③从C点到D点银行放贷规模应该大幅扩大④从C点到D点税收政策要保持稳定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注解:从A点到B点间,有下降的趋势,所以不必实施紧缩型的货币政策。
从B点到C点,还在下降,而且低于50%,这时就得实施适度宽松型的财政政策从C点到D点,经济增长很快,有过热的趋势,当然不能大幅扩大放贷规模D合理,重点是对稳定这个词的理解,稳定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
13、经济学中著名的“丰收悖论”是这样表述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如果某一农场主获得丰收,他的农场收入会增加;如果所有农场主的收成都破丰收记录的话,则他们的农场收入都会下降。
”“丰收悖论”反映了()A.总收入和总产量成正相关关系B.如不调整经营方向,将很难获得可观的利润C.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劳动效率和劳动收益成反比D.需求弹性小的农产品供过于求,会形成买方市场注释:ABC都是错的。
总收入和总产量没有必然关系,总产量太少,当然总收入会少,但当产量过多时,总收入不一定会跟着增加。
这就是丰收悖论。
A错B这种观点也不科学,经营方向对的话,是不用经常调整的。
C要注意这劳动生产率有两种,如果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没变的前提下,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确实能带来更高的劳动收益,所以C这个结论是错的。
农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当农产品总产量破纪录,结果是供过于求,这时价格就算下降了,但由于消费者需求比较稳定,不会促使消费者大量买入,结果好多农产品就会卖不出,最终导致丰收悖论。
14、古语有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难事,必作于细”。
分析其不尽合理的地方,你认为恰当的应对办法是A.尊重客观规律,反对盲目冒进B.抓住事物联系,引导事物发展C.把握矛盾对立,促成事物统一D.敢于解放思想,寻找新的思路注释:这一题目是比较新颖的题目,一般出题人是从这句话的道理出发,让人选跟它道理接近的。
但这道题目竟然是从这句话不合理的地方出发,让大家作出应对办法。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难事,必作于细”体现的哲理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但并不是所有的事都需要这样的过程,有时只要解放思想,改变一下思路,本来困难的事就会变的很容易,这就是创新的重要性了。
当然只有D了。
比如在中国做手机是很难的,但小米手机却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通过创新销售模式,让利于消费者,让消费者通过网络就能买到便宜又好用的手机,短短时间内就成为全国最炙手可热的手机。
15.一般等价物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①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②克服“物物交换”的困难③决定货币的基本职能④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注解:这道题目很容易选了①。
但“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是货币,“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而一般等价物并不一定都是货币,只有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才是货币。
所以这道要选D16、文化:从文化角度看小微企业如何走出经营困境?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满足人们的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依法经营,遵守职业道德,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文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