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农业经济学

第七章-农业经济学

以非农业为主要收入的农户:第二类兼业 第二节 农户兼业化
一、农户兼业化概念界定
二、农户兼业的原因剖析
(二)我国对农户兼业的划分标准
按照住户总收入的来源划分住户类型
≥95%
纯农户
三、农民兼业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50%-95%
农业 兼业户
非农 兼业户
5%-50%
非农户
<5%
第二节 农户兼业化
一、农户兼业化概念界定
(二)农村存在自由的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市场
2.农村存在自由的土地市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第二节 农户兼业化
一、农户兼业化概念界定
二、农户兼业的原因剖析
三、农民兼业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三)推力—拉力理论
谋求农外就业的推力因素
扩大农场规模有困难
三、农户经济的经济学分析
农户作为企业性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农户作为消费者,追求产 品量最大化。事实上,由于发展中国家中的农户很难做到追求利润最大化 ,并且在生产能力、要素禀赋、知识结构等方面处于弱势,因而多数农户 的追求目标是产量最大化。
第一节 农户经济概述
农业经济学 2015年高教版
第二节 农户兼业化
一、农户兼业化概念界定
二、农户兼业的原因剖析
三、农民兼业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农户兼业的定义与不同划分标准 农户兼业:农户为追求家庭效用最大化,将部分劳动力投入到工
业或服务业等非农部门,既从事农业生产又从事非农业生产的现象。 兼业农户:既从事农业生产又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户。
分类
以农业为主要收入的农户:第一类兼业
一、农户经济及其特征
二、农户经济理论的发展及演变
三、农户经济的经济学分析
(二)时间效用最大化
农户收入是其时间花费的产物。因此,农户经济效用函数可以表达如下:
(3.7)
式中,为第i项在市场中花费的时间,为第j项在家庭生产经营中耗费的时间 ,时间条件为:
(3.8)
式中,t为农户某段时间内工作和劳动时间,例如每周5天,每天8小时。 第一节 农户经济概述
代表性人物:美国的西奥多·舒尔茨
思想:强调农户的理性动机,从分析传统农业的特征入手来研究农户决策行为。 主张:把农户看成是与资本主义企业一样具有经济理性的经济人。 结论:完全可以用解释资本主义企业的逻辑来解释农户行为。
第一节 农户经济概述
一、农户经济及其特征
二、农户经济理论的发展及演变
三、农户经济的经济学分析
第三节 家庭农场概述
一、家庭农场的内涵与特征 二、家庭农场的类型
三、家庭农场的理论分析
(一)家庭农场的内涵
高强(2013)等认为,家庭农场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融合科技、信息、 农业机械、金融等现代生产因素和现代经营理念。
徐会苹(2013)对家庭农场的定义突出了其与企业化生产的差 别,认为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
(3.2)
式中,是第i个商品的价格,是第j个自产农副产品的价格,M是农户总收入。
第一节 农户经济概述
一、农户经济及其特征
二、农户经济理论的发展及演变
三、农户经济的经济学分析
(一)收入效用最大化
农户从市场上购买的商品和自产的产品一部分用于家庭生活消费,另一部 分用于扩大再生产。(3.2)式可进一步分解为:
本章要点
农业经济学 2015年高教版
第一节 农户经济概述
一、农户经济及其特征 二、农户经济理论的发展及演变
三、农户经济的经济学分析
(一)户与家庭
家庭强调的是父母子之间的三角社会关系,婚姻和血缘的两缘关 系是家形成的核心。户是一个扩大了的家庭,明显强调的是共同居处 这一特性。
第一节 农户经济概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农户经济及其特征
二、农户兼业的原因剖析
三、农民兼业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农户是理性人
“经济人”假设,即认为人具有完全的理性,可以做出让自己利 益最大化的选择。这说明农民能够利用每一个能够增加资源使用效率 的机会,理性地进行积极的创新,以达到资源的最有效利用。
第二节 农户兼业化
一、农户兼业化概念界定
二、农户兼业的原因剖析
三、农民兼业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五)对农业生产组织化的影响
总之,农户兼业化对农业劳动供给、农业土地利用、农业资本投入、农业科 技应用和农业生产组织化等方面的影响,最终都会体现在农业产出的数量和质量 以及农业生产的外部环境的变化上。
增大了劳动力的机会成本
第二节 农户兼业化
农业经济学 2015年高教版
交通运输的发展减少了通勤的时间
非农就业机会日益增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容易获得非农就业的信息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劳动制度的改变和劳动条件的改善
增大了劳动力的机会成本
第二节 农户兼业化
一、农户兼业化概念界定
二、农户兼业的原因剖析
三、农民兼业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三)推力—拉力理论
第一节 农户经济概述
一、农户经济及其特征
二、农户经济理论的发展及演变
三、农户经济的经济学分析
(二)时间效用最大化
确定农户家庭经营劳动时间的价格U值的确定通常有三种方法:
市场均衡法
劳动净产值法 劳动边际报酬法 第一节 农户经济概述
一、农户经济及其特征
二、农户经济理论的发展及演变
(三)利润最大化与产品量最大化
(3.3)
式中,和分别为第i个用于生活消费和再生产的商品的价格,和分别为第i个 消费商品和生产资料商品;和分别为第j个用于生活消费和再生产的自产品的 价格,和分别为第j个自产的生活品和再生产资料品。
第一节 农户经济概述
一、农户经济及其特征
二、农户经济理论的发展及演变
三、农户经济的经济学分析
(一)收入效用最大化
(二)实体经济学派
“家庭效用最大化"原则
恰亚诺夫 农户经济理论
巴纳姆和斯奎尔 农户经济理论
黄宗智 农户经济理论
第一节 农户经济概述
一、农户经济及其特征
二、农户经济理论的发展及演变
(一)收入效用最大化
三、农户经济的经济学分析
(3.1)
式中,为农户从市场上购买的商品和劳务, 为农户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 。预算约束条件为:
第一节 农户经济概述
一、农户经济及其特征
二、农户经济理论的发展及演变
三、农户经济的经济学分析
(二)时间效用最大化
农户收入是其时间花费的产物。因此,农户经济效用函数可以表达如下:
(3.7)
式中,为第i项在市场中花费的时间,为第j项在家庭生产经营中耗费的时间 ,时间条件为:
(3.8)
第一节 农户经济概述
二、农户经济理论的发展及演变
三、农户经济的经济学分析
(二)农户与农户经济
对户的职业划分:
农户
农户是以从事农业为主的户,与之对应 的是从事工业、运输业、商业等的非农 业户。
对户的经济区位划分: 农户是居住在农村的户,与之 对应的是城市户或城镇户。
农户经济:以农户家庭为基本单位,主要利用自有生产资料进行自主性生产经 营的一种经济形式,也包括由它决定的交换、分配和消费等活动及其关系。
增大了劳动力的机会成本
第二节 农户兼业化
一、农户兼业化概念界定
二、农户兼业的原因剖析
三、农民兼业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二)对农业土地利用的影响
由于土地经营规模偏小,农业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农户对农产品商品化生 产的积极性还不高,导致了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撂荒和部分 撂荒的现象。
(三)对农业资本投入的影响
一、农户经济及其特征
二、农户经济理论的发展及演变
三、农户经济的经济学分析
(二)时间效用最大化
收入是由时间配置决定的,农户收入约束与时间约束是融通的:
(3.9)
式中,W为工资率,U为家庭经营工时收入报酬,V是财产收入,S是全部收入 或潜在收入。等式左边的项目说明,全部收入中一部分直接花费在市场商品 上,而另一部分消耗在农户自产的农副产品中。
黄新建(2013)等认为,家庭农场应当是以家庭经 营为基础,以适度规模经营为目标。
第三节 家庭农场概述
一、家庭农场的内涵与特征 二、家庭农场的类型
三、家庭农场的理论分析
(一)家庭农场的内涵
我国对于家庭农场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普遍认为,家庭农场 是指以家庭为单位,以法人形式存在,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 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 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它是一个新兴的农业生产经营载体,将在不 断探索中发展完善。
第三节 家庭农场概述
一、家庭农场的内涵与特征 二、家庭农场的类型
(二)家庭农场的特征
三、家庭农场的理论分析
以家庭自有劳动力为主
农业经营收入是家庭的 主要收入来源
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 农场经营者应具有农村户籍
第三节 家庭农场概述
一、家庭农场的内涵与特征
第一节 农户经济概述
一、农户经济及其特征
二、农户经济理论的发展及演变
三、农户经济的经济学分析
(二)时间效用最大化
根据市场均衡条件,效用函数最大化应包括如下等式:
(3.10) (3.11) (3.12)
在上述均衡等式中显示,所有时间的利用所产生的边际效用都相等,说明农 户在市场中的工资率等于家庭经营单位劳动的报酬,即W = U。
经营农业机会有限或收入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家庭劳动时间或劳动力剩余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妇女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