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代谢异常指标的解读

糖代谢异常指标的解读


控制标准
4%~6%:血糖控制正常。 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7%~8%:血糖控制一般。 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 意饮食结构及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 案。 >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 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 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 性合并症。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 3.9-6.0mmol/L 正常 6.1-6.9mmol/L 糖耐量受损(IFG) ≥7.0mmol/L 考虑糖尿病
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正常值 ① 餐后1小时:血糖6.7-9.4毫摩/升。最多也不 超过11.1mmol/L(200mg/dl) ② 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升。 ③餐后3小时:第三小时后恢复正常,各次尿 糖均为阴性 ④随机血糖:>11.1毫摩/升均需要考虑诊断糖 尿病。
项目 特点

指血糖
快捷、便捷 依从性好
静脉血浆血糖
相对耗时、相对繁琐 依从性差、
临床意义

多用于筛查、临床血 糖控制情况的检测
多用于临床诊断等
目前诊断糖尿病时必须用静脉血浆测定血糖, 而治疗过程中随访控制情况多采用末梢血糖
空腹血糖测定方法
测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00~8:00取血, 采血前不用降糖药、不吃早餐、不运动。 如果空腹抽血的时间太晚,所测的血糖值 很难真实反映患者的治疗效果,其结果可 能偏高或偏低。
指血糖与静脉血糖
在排除实验检测本身的误差和非主观因素后,有文献表 示:74例患者应用两种测试方法进行了餐后2h血糖测试, 对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当静脉血糖< 16. 0mmol /L时,所得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且相关性良好; 当静 脉血糖≥ 16.0mmo l /L时, 所得结果虽有差异, 但差值< 1.0mmo l /L,即5% (临床准确性区域在± 20% ) 以内,该 区域内对测试者所做的临床判断不会对测试者造成任何 不必要或是错误的治疗。在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时,人群 中餐后2h 血糖值> 16.0mmo l /L者极少,所以Sure step 稳步倍加型快速血糖仪可以应用于大型糖尿病流行病学 调查而不会造成漏诊,影响结果。

临床意义: 1 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监测。 2 筛检糖尿病。 3 预测血管并发症。 4 鉴别高血糖。
应用评价: 1)当有溶血性贫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红细胞 寿命缩短时,或近期有大量失血,或血红蛋 白异常疾病,检测方法的影响。 2)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已经把糖化血红 蛋白≥6.5%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我国 由于相关资料的不足,且尚缺乏检测方法的 标准化,故暂不推荐采用糖化血红蛋白诊断 糖尿病。
糖代谢异常指标的解读
胜利路社区 A7组
血糖测定
是诊断糖代谢紊乱的最常用最重要的指标。 易受肝脏功能、内分泌激素、神经因素和 抗凝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且检测方法不 同,其结果也不尽相同。
指血糖 与空腹血糖
从理论上讲,两者如果是同时测定的,应该一致,但实 际上有所区别。一般来说,空腹时毛细血管血糖与静脉 血糖基本相同,但在饭后2小时,毛细血管血糖应该比 静脉血糖略高。因为静脉血糖采的是静脉血,而指尖血 糖是从指尖毛细血管采的血,血液是从毛细血管流到静 脉的,在到达静脉之前,身体的组织就会利用一些血糖, 其结果就是静脉血糖比毛细血管血糖要低,尤其是餐后 2小时血糖更是如此。但另一方面,静脉血糖检测时用 的是血浆,不包括血细胞,而指尖血糖用的是全血,包 括血浆和血细胞,其中血细胞中的血糖浓度比血浆低, 所以全血的血糖低于血浆的血糖,也就是毛细血管血糖 低于静脉血糖。
OGTT
当血糖高于正常范围而又未达到诊断糖尿 病标准时,则需进行OQTT试验。 人体糖耐量,通俗地说就是人体对葡萄糖 的耐受能力。
OGTT测定方法
一、原理
正常人一次食入大量葡萄糖,其血糖浓度会轻度 升高,且在 2h 内恢复空腹水平,此现象称耐糖 现象。 如果有内分泌失调或神经系统机能紊乱者,食入 大量葡萄糖后,其血糖会急剧上升, 2h 不能恢 复到正常水平,我们称之为耐糖失常。
尿糖
尿糖是指尿中的含糖,主要是指尿中的葡 萄糖。正常人尿糖甚少,一般方法测不出 来,所以正常人尿糖应该阴性,或者说尿 中应该没有糖。在正常人,只有当血糖超 过肾糖域(约180mg/dl,10mmol/L)时,糖 才能较多地从尿中排出,形成尿糖,因而尿 糖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可能。并发肾脏疾 病时,肾糖域升高,虽然血糖升高,但尿 糖阴性。故尿糖只可做诊断糖尿病的线索 ,不可做诊断标准。
注:180mg/dl等于10mmol/L
英国前瞻性研究证实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糖尿病 相关的死亡率降低21%;心肌梗死发生率下降14%; 脑卒中发生率下降12%;微血管病变发生率下降37% ;白内障摘除术下降19%;周围血管疾病导致的截肢 或死亡率下降43%;心力衰竭发生率下降16%。因此 ,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 监测指标,它的高低直接决定将来各种严重影响糖尿 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糖尿病 患者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 助于帮助患者改善血糖控制水平,促进患者的血糖达 标,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病率,从根本上改善糖尿病 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果判断 ①空腹超过5.1mmol/L ②服糖后1小时:超过10.0mmol/L ③服糖后2小时:超过8.5mmol/L,。 满足① ② ③中任意一条,即可诊断为人可进正常饮食,如病人 进食量很少,在试验前3天,进食碳水化 合物(即米、面食)不可少于150克; ②试验前停用胰岛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③严重疾病或应激情况下,可发生应激性 高血糖,必须在应激消除后才能进行。 ④ 临床已经诊断为糖尿病的不能再做此试 验。 ⑤OGTT试验异常的,需要再测一次予以
口服法
①受试者在无摄入任何热量8小时后,清晨空腹 进行。 ②试验当日空腹取静脉血2毫升,立即送检; ③成人:75g无水葡萄糖溶于250~300ml水中,。 儿童:按照1.75g/kg计算,总量不超过75G ④于5~10分钟内饮完,服糖后半小时、1小时、 2小时、3小时各抽静脉血2毫升,立即送检。
诊断糖尿病的指标
若一个糖尿病人空腹血糖每天测定均正常 ,但其他时间点血糖控制不佳,如何发现 病人一段时间内血糖控制的情况呢?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GHbA1)定义:葡萄糖或 其他糖与血红蛋白的氨基发生非酶催化( 一种不可逆的蛋白糖化反应的产物。糖化 血红蛋白的浓度与红细胞的寿命与该时期 血糖平均浓度有关,不受每天葡糖糖波动 的影响,也不受运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 红细胞寿命一半的时候测得的平均血糖值 与GHbA1值最吻合,所以能反应过去1-2 个月间的平均血糖值。
静脉法
静注50%葡萄糖50毫升,按口服法留取标 本送检。
结果判断
2hPG(2小时血糖值): <7.7mmol/L 正常 7.8-11.0 mmol/L 糖耐量下降(IGT) ≥11.0mmol/L 诊断糖尿病
孕妇OGTT试验
孕妇妊娠24至28周,尚未被诊断为糖尿病的 孕妇,必须进行OGTT试验,筛查糖尿病,方 法成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