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老年人常见的三种眼底病小心黄斑遭损老年黄斑变性,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顾名思义是与年龄密切相关的眼病。
该病年龄越大,发病的人越多。
黄斑是视网膜中央最重要的约2毫米大的区域,这里,正是影响视觉最敏感的部位。
老年黄斑变性的产生,有多种原因:比如氧化、慢性光损害、吸烟、营养、炎症、遗传等,它们会造成黄斑部有关组织损伤,功能受损,视力下降。
老年黄斑变性有两种最常见的表现:干型(又称萎缩型)和湿型(又称渗出型)。
大多数患者属干型,他们的视力通常缓慢下降。
少数黄斑变性的患者属湿型。
这是因眼底长出了不正常的血管引起的,这类患者一般会觉得视物模糊、变形,通常视力下降得很快,且病情较为严重。
如何尽早得知是否患上黄斑变性?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检测单眼视力:1、书或报纸上的字有无模糊;2、视区中间有无黑影遮挡或空白区;3、直线有无变成弯曲。
如有以上情况发生,应尽快去医院就诊。
糖尿病须防眼疾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在眼部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它对视力有很大危害,如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失明。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的病程有关,一般病程越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越高。
病程在五年内的患者,其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25%;病程15年以上的患者,则有75%的罹患率。
高血压、血糖控制情况不稳定等可加重病情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诱因,是因高血糖导致血管和血液的改变,致使视网膜出血、水肿、缺血,甚至新生血管生成,进一步加剧眼底出血,导致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黄斑水肿或视神经缺血病变、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最终令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
迄今为止,激光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主要治疗手段,它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严重并发症,为患者保存一定的有效视力。
谈及预防,糖尿病患者应充分认识糖尿病对视力的危害,早期来眼科检查,定期随访,早期诊治。
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阻塞,也是中老年人多见的眼科疾病。
发生该病的患者,大多感觉视力模糊,有黑影遮挡视线,且往往突然发病。
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度、吸烟、喝酒及疲劳焦虑。
我们建议,如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度)的患者人群,应及时到医院定期检查,通过眼底造影,确定是否需要激光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需要提醒的是,该病如发展成为严重的并发症(玻璃体出血、青光眼等),会使视力严重受损。
常见的眼底病都有哪些表现呢常见的眼底病有哪些表现?眼底病种类有哪些表现?本文将详细介绍眼底病表现及眼底病的分类表现:常见的眼底病有哪些表现?(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引起的眼底出血是一种主要的致盲性眼病,其患病率为51.3%,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 老年黄斑变性: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症状有视物变形,视力下降、中心暗点等,可严重影响老年人中心视力,若治疗不及时会持续性恶化而导致失明。
(3) 中浆病:为常见眼底病。
多发生于健康青壮年,男性多见。
典型症状为眼前暗点、视物变形、视物模糊等,预后良好。
(4) 视网膜脱离:此病病情较复杂,若脱离累及黄斑区,则引起严重视力障碍,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全视网膜脱离,则预后较差。
(5) 视网膜静脉阻塞:此病严重影响视力,预后较差,应及时采取激光治疗,从而有效的防止并发症(如青光眼)的产生。
(6) 高血压性眼底病变: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全身血管的改变,眼底血管改变比较明显,从而导致视力障碍。
(7) 外伤性眼底病:是一种复杂性的眼底病,包括:眼底出血、视神经损伤、球内异物等。
应进行早期积极有效的治疗。
眼底病种类有哪些表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功能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失调而引起全身性、代谢性疾病。
目前,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
糖尿病会引起全身性损害,表现为心、脑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神经性病变以及眼部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在眼部主要并发症,是我国四大致盲眼病之一。
如同时全身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血流变学有明显改变者,则发生率更高。
治疗:激光治疗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至今30多年来,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取得可靠的效果,是目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有效的手段;导升明(Doxium)是目前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药物。
从根本上改善视网膜的供血情况,使之早期病变得以吸收和修复,可以推迟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延缓视网膜病变进展。
严格有效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使眼底病变经过光凝和导升明治疗,新病变不存在。
如血糖再升高,可能在视网膜其他部位,特别是黄斑部位,又产生新病变、黄斑水肿,仍然会造成视力进一步恶化。
视网膜变性:是一种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慢性、进行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光感受器的变性疾病。
其遗传方式可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隐性遗传,也有散发病例。
开始于儿童期,至青春期加重,多双眼受累。
特点:很早就有夜盲,暗适应减低,中心视力可保持很久,但视野逐渐缩小,及至晚期中心视力减退,视野呈管状,病人行动困难,工作和生活均感不便。
视网膜脱离: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
两层之间有一潜在间隙,分离后间隙内所潴留的液体称为视网膜下液。
按病因可分为孔源性、牵拉性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本病多见于中年或老年人,多数有近视,双眼可先后发病。
发病的诱因有视网膜周边部的格子状和囊样变性,玻璃体液化变性和视网膜粘连,这些诱因又和年龄、遗传、外伤等因素有关,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引,在发病机理上更显得重要。
本病可用手术封闭裂孔来进行治疗。
视神经炎:局部炎症;全身性感染;脱髓鞘疾病;中毒;营养不良及代谢紊乱。
老年黄斑变性:一种和年龄增长有关的多因素复合作用的眼底病。
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
因此亦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本病真正病因不明,可能是由于黄斑部脉络膜毛细血管缺血、玻璃膜变性破裂,色素上皮对视细胞代谢产物(外节盘膜)蚕噬消化能力下降,使盘膜残余小体沉积形成玻璃膜疣。
预防与治疗:老年黄斑变性为眼底黄斑结构的衰老性改变,年龄越大,发病的机会越多。
本病可能与遗传、慢性光损害、营养失调、中毒、心血管等全身疾病及免疫性疾病有关。
本病至今尚无特效疗法。
目前对渗出型者,应用氩镭射能有效封闭视网膜下新生血管,但并不能阻止新的新生血管形成。
因此,镭射治疗仅是一种对症治疗,可避免病情恶化,少数也有效果不好者。
糖尿病眼病的病因是什么?糖尿病是选择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糖尿病可以引起各种各样的眼部疾病,如角膜溃疡、青光眼、玻璃体积血、视神经病病变,最常见的是视网膜病变和白内障,而且及其影响我们的视力问题,引起糖尿病眼病病因原因是什么呢?糖尿病治疗专家介绍关于导致糖尿病眼病病因原因主要的情况是,导致眼病主要是由于血糖长期控制不好,日积月累对血管和视神经造成损害。
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很多,以视网膜病变最为多见,且危害最大。
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的失明几率高25倍。
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成为仅次于老年性视网膜变性之后的四大致盲因素之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随糖尿病病程发展而有所不同。
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为21~36%。
早期患者可能全无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缩小,屈光改变,对比敏感度降低等。
视网膜病变发展到最后,会出现新生血管性增殖膜、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最终失明。
但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而且早期预防的花费要远远低于晚期治疗的费用。
因此糖尿病病友对眼病的预防尤为重要,可以有效避免或者延缓眼病的发生。
眼底病是什么病呢?眼底病是什么病?眼底病都包括哪些?眼底病症状有哪些呢?本文将详细介绍眼底病是什么病及眼底病包括哪些和眼底病症状是什么:眼底病是什么病?眼底是一个习惯名词,是指在临床上用肉眼无法看见的眼球后部球内组织,这些部位的病变统称为眼底病。
眼底病的危害主要是影响视觉能力,严重的可以致盲,早期常常不易被发觉,当病人感觉到视力下降时,病情可能已经很严重。
眼底病与人体其他疾病一样也有急慢性之分,有些病症的发展过程可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而对于某些急性的眼底病,如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若抢救不及时即可致盲。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高血压、高血脂、肾病、糖尿病等均会发生眼底病变,因此眼底检查可以对许多全身性疾病进行监测。
另外,眼底位于眼球深部,结构精细,眼底病的复杂性及多样性使眼底病的治疗有较大的困难,传统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但往往难以奏效,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目前眼底激光治疗已成为许多眼底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临床上常见的眼底病有视网膜脱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动脉阻塞、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炎等。
眼底病都包括哪些?通常所说的眼底,包括视网膜、脉络膜和视神经乳头。
任何一个部位发生病变,导致视力下降、眼前暗影或视野缺损等,均可称为眼底病。
眼底病可发生于不同年龄,主要包括:1.老年性黄斑变性:因年龄增长老化造成的常见黄斑病变,是60岁以上人群的主要致盲原因。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眼部表现。
随糖尿病患病时间的延长,发生率增加。
3.视网膜静脉阻塞:因血液粘稠度高、血管硬化等引起,最常见于老年人,90%以上患者的年龄为50岁以上。
4.高度近视黄斑变性:因高度近视而引起黄斑出血、新生血管形成,甚至疤痕形成,是中青年人的主要致盲原因。
5.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多见于青年及中年男性,常单眼发病,有自愈和复发倾向。
病因不详,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感染、过敏等均能促发本病。
6.视网膜变性、裂孔、脱离:多由近视、外伤等原因引起,对视力的影响因病变位置和范围等而不同。
7.血管瘤:可发生于视网膜或脉络膜,血管瘤类型不同,发病年龄也有差异。
眼底病症状有哪些呢?1. 视网膜脱离: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内异物导致的视网膜脱离;挫伤性视网膜脱离。
2. 黄斑部疾病: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近视性黄斑病变;卵黄状黄斑变性;少年黄斑营养不良;视网膜黄斑前纤维增生;黄斑蘘样水肿;特发性黄斑裂孔;外伤性黄斑裂孔;3. 变性性疾病: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先天性视网膜劈裂;视网膜脉络膜萎缩;色素性视网膜萎缩。
4. 眼底血管性疾病: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动脉周围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肾病性视网膜病变;[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柯茨病(coats);视网膜血管瘤;脉络膜血管瘤。
5. 视神经疾病:视乳头炎;视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视盘血管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缺血性视乳头病变。
6. 眼底先天异常:白化病;视神经乳头玻璃膜疣;视乳头前膜;视乳头缺损;脉络膜缺损;牵牛花综合症;黄斑缺损;黄斑异位;视乳头色素痣;先天性视乳头血管襻;先天性视网膜血管瘤;先天性视网膜皱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