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病、眼与全身疾病
西方国家65岁以上人群老年人最常见的致盲眼病
诊断要点: 年龄大于50岁,多双眼 软性玻璃膜疣 soft drusen 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异常(色素增殖或脱失) 神经上皮脱落 视网膜或视网膜下出血 hemorrhage (retinal,
subretinal) RPE 地图样萎缩 geographic atrophy 瘢痕形成 scarring
视网膜血管病 Retinal Vascular Diseases
• 视网膜静脉阻塞
• 视网膜动脉阻塞
• 视网膜血管瘤
视网膜静脉阻塞 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
• 病 因:多因素致病。The precise etiology of retinal vein occlusion is not entirely clear.
色素上皮脱离示意图
15‘’动脉期 19’’动静脉期
动静脉期
静脉期
晚期
三种病变的FFA 表现的对比
项目 色素脱失
色素上皮脱离 中浆
出现 动脉前期或动脉早期 动脉前期或动脉早期 静脉早期 时间
变化 情况
持续 时间
随着背景荧光增强而 随着时间延长,亮度 渗漏点大小范围不断
增强,造影过程中, 增加,但大小形态始 扩大,形态不断改变,
治疗与预后
• 药物治疗: 疗效不确定。
• 激光治疗: 针对新生血管型AMD。 PDT Photo-dynamic treatment TTT Trans-pupil thermal treatment
中浆的OCT表现
治疗
保守治疗:
(1)本病有自限性,80~90%的患者,一般在3~6个月内 可自行愈合,因此,有学者认为可不予以任何治疗。
(2)可用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药物:vitC、vitE、芦丁等。 一般禁用强烈扩血管药物,以免加重病变部位的渗出。
(3)对于精神紧张或休息不好者,可适量给予镇静剂。 (4)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营养、休息,减少摄入刺激性食物, 戒烟戒酒。 (5)严禁使用糖皮质激素。
分型: 完全阻塞---缺血型 ischemic type 不完全阻塞---非缺血型 nonischemic type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
A physical blockage at the level of the lamina cribrosa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病 因及发 病 机 理
视 网 膜 裂 孔、 玻 璃 体 液 化
发病率:1 in 10,000
视网膜裂孔
Retinal tear and hole
玻璃体牵拉与马蹄孔的产生
视网膜格子样变性
马蹄孔网脱
圆形孔网脱
这一发现与 发生地理性 萎缩的风险 更高、更软 的drusen和进 展为新生血 管相关。
Such a finding is correlated with a higher risk of developing geographic atrophy,more soft drusen,and progression to neovascularization.
射消失。
• 发作期可见黄斑部有1~2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 盘状浆液性视网膜脱离,轻度隆起,色稍暗,其边缘有 环形反光晕轮。
• 发病时间长者水肿区的色素上皮表面或脱离的视网膜内 面有黄色或白色针尖样、颗粒样渗出。考虑是视网膜下 血浆所含的蛋白类物质或脂肪成分凝集。
•恢复期,原水肿区视网膜可见粟粒状黄白 色小点和色素斑,成为先前发病的残余体 征。
旁中心渗漏点
色素上皮脱离
• 偶见于中浆患者,占17%。 • 眼底镜下为圆形或椭圆形隆起,颜色均匀一致, 比其他部位稍暗。往往围绕一灰红色的晕,呈 囊样外观。 • 因色素上皮与Bruch膜连接紧密,所以脱离范围 不大,约1/4~1/3盘径。且脱离边缘几乎成直角。 • FFA:动脉前期有荧光,勾画出范围,随背景 荧光增强而增强,但其大小,形态始终不变。
视网膜半侧静脉阻塞 hemi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临 床 表 现:
视 力: 无 痛 性下 降
眼 底: 视网膜出血 视 网 膜 水 肿, 黄 斑 水 肿 视网膜渗出 静 脉 迂 曲、 扩 张
视网膜对缺血的耐受
治疗与预后
治疗:争 分 夺 秒! 降低眼压 吸氧 应用血管扩张剂 溶栓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 网膜病变
发病机理
• 由于缺血、炎症、外伤、变性、生物化学或免 疫学改变均可使RPE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发生病 变。
• FFA显示“中浆”主要是RPE细胞失代偿,表 现为RPE连续性的中断,故出现RPE渗漏染料, 这是RPE连接复合体即屏障功能破坏的结果, 但不是RPE细胞坏死。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激光光凝,周边视网膜冷冻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视网膜动脉阻塞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 RAO
• 病因 血管壁受损,血管痉挛,栓子形成 (胆 固醇栓子,血小板纤维蛋白栓子,钙化栓子)
• 分类 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 Branch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 Cilioretinal retinal arteriole occlusion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缺血型 ischemic type
非缺血型 nonischemic type
治疗
• 病因治疗:控制血糖,血压 降低血粘度 • 视网膜静脉阻塞治疗:药物,激光,玻璃体腔注射药物
玻 璃 体 出 血:玻璃体切割术
视网膜大片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激光光凝
激光光凝治疗
由于中浆与色素上 皮屏障功能受损有关,故激光目 的是利用激光热效应破坏失代偿的RPE细胞和刺激周 围正常RPE细胞增殖,形成新的RPE屏障功能。随着 光凝损伤的修复,渗漏点被封闭。
成功的光凝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减少复发,目前, 光凝疗法是治疗中浆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PDT:光动力治疗。
视网膜脱离
大小、形态不变。 终不变。
亮度越来越烈。
随着脉络膜背景荧光 背景荧光消退后仍然 可持续数十分钟甚至
消退而消失。
存在。
数小时。
发病 色素上皮限局性色素 色素上皮脱离后,液 通过病变色素上皮, 机理 脱失,透见背景荧光。体积存于上皮下。 液体渗漏并积存于神
经上皮下。
临床 陈旧性病变 意义
慢性活动性病变
活动性病变
sub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 and subretinal hemorrhage
视网膜下新生血管与视网膜下出血
A. Color photograph shows macular thickening associated with subretinal hemorrhage. B. Full-phase angiogram shows lacy hyperfluorescence.
Retinal detachment, RD
• Classification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Tractional retinal detachment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Exudative retinal detachment
视网膜的组织学结构及功能
视网膜的血液供应系统
视网膜有独特的双重血液供应系统:
脉络膜血管---供应外层视网膜 视网膜血管---供应内层 视网膜
血-视网膜屏障 (Blood-retinal barrier)
Inner barrier
Outer barrier
正常眼底图
视网膜的病理
•视 网 膜 异 常 血 管 •视 网 膜 出 血 • 视网膜 水肿 • 视网膜渗出 • 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分离 • 视 网 膜 新生物 (肿 瘤) • 视网膜先天发育异常
老年黄斑变性
病因: 尚未确定。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功能受损,退化有关
分型:nonneovascular (dry, atrophic) 视力下降缓慢。 进行性RPE萎缩 黄斑区色素脱失及增殖,散在的玻璃膜疣。 荧光造影可见黄斑区有透见荧光(窗样缺损
neovascular (wet, exudative) 视力下降较快。 RPE下有新生血管膜存在从而引起一系列 渗 出、出血、瘢痕改变
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治疗
• 激光光凝或视网膜冷冻 • 扣带手术 •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视网膜裂孔的激光治疗
视网膜裂孔的冷冻治疗
巩膜扣带术 Scleral buckle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老年黄斑变性 Senile macular degeneration
•年 龄 相 关 性 黄 斑 变 性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色素上皮连接复合体
•由于RPE细胞屏障功能破坏和RPE细胞输 送离子泵功能的异常,造成视网膜下积液, 形成黄斑区盘状视网膜脱离。
•ICGA发现“中浆”病例不仅有RPE渗漏 性改变,更主要的是相应区域脉络膜毛细 血管充盈迟缓或高灌注,通透性增强现象。
神经上皮脱离示意图
病因
• 本病的病因至今不明,可能是多因素作用的结 果。其发病可能与以下情况有关: A.年龄:20~50岁的青壮年,其中80%在35~45 岁。 B.性别:男性较女性多7倍以上。 C.精神紧张:A型性格者交感神经紧张,易发生 情绪波动,血中儿茶酚胺高,易发生中浆。 D.吸烟、饮酒,或长期大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E.其他:疲劳、感冒、病毒感染、肝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