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的辩证关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首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前提。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我们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力求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是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这既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又是先进文化所揭示的道理。
其次,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前提。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要求。
先进文化是先进生产力的反映,是最广大人民在精神上的需求。
我们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力求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如果失去了先进文化的指引,那么无论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还是人民根本利益的满足,都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
最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核心。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是我们党与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则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发展先进的生产力,但是如果离开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去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那就有可能为少数人谋利益了。
同样的,要想真正很好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必须有先进文化来指导,但是如果离开人民的根本利益去谈文化,那这种文化的先进性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虽然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只要始终坚持“三个代表”,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一定能无往而不胜。
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指出:“代表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互相联系,互相促进。
”对于“三个代表”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作辩证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