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 •
• •

PRES的发病机制
PRES的发病机制
PRES的发病机制
PRES的临床表现
PRES的影像学表现
• 头部MRI对PRES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 主要表现为大脑半球后部顶枕叶白质或灰 质的血管源性水肿,而非脑缺血改变。94% 的患者伴有皮层受累,其他累及的部位包 括额叶、小脑、胼胝体压部、脑干等,一 般为双侧对称性、多灶性的。
PRES的治疗
• 三、停用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性药物
• 1、减量或停用 • 2、环孢素可导致低镁血症引起抽搐,加重 脑水肿,应用此药者需查血镁,并更换药 物。
PRES的治疗
• 四、其他
• 1、控制脑水肿,如脱水降颅内压的应用等。 • 2、保持充足的动脉血氧、静脉应用晶体液、 纠正凝血紊乱和电解质失衡。 • 3、营养支持治疗,防止并发症。 • 4、孕妇应及早终止妊二、控制癫痫
• 1、癫痫可加重脑水肿,导致脑损伤,癫痫持续时 间与预后成反比。 • 2、癫痫应及早控制至症状控制、影像学检查基本 正常后可停药。 • 3、用药选择:劳拉西泮、地西泮、丙戊酸钠、苯 妥英钠、苯巴比妥等,孕妇应用硫酸镁。 • 4、顽固的癫痫持续状态选用异丙酚、硫喷妥钠、 咪哒唑仑、戊巴比妥。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定义
•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PRES)是以头痛、癫痫发作、视觉模糊、 意识障碍及精神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在 大脑后循环区域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的临 床—影像学综合征。
PRES的治疗
• 一、降血压
• 1、PRES的治疗与脑梗死不同,脑梗死急性期要求血压维持于较高水 平,以保持脑灌注。而PRES强调迅速降压,4—6小时内将血压逐步纠 正,平均动脉压降至发病前水平。 • 2、第1小时内平均动脉压下降不应超过25%,快速过度降压可导致脑 灌注不足而加重脑损伤,对孕妇过快的降压可使子宫胎盘血流急剧下 降,而加重病情。 • 3、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拉贝洛尔、心痛定、尼卡地平、尼莫地平、 硝普钠、肼苯哒嗪、二氮嗪等。 • 尼莫地平对脑血管有良好的选择性作用,可解除血管痉挛,并有 神经保护作用因而推荐应用。 • 硝酸甘油由于加重脑血管扩张而加重病情,因此应谨慎应用。 • ACEI和ARB类药物应避免应用与孕妇,以防致畸或导致胎儿肾损 害。
PRES的病因
• • • • 高血压脑病的急性血压增高是PRES最常见病因。 其他病因: 1、妊娠产褥期疾病:子痫、子痫前期或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 (HELLP)综合征等; 2、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毒药物:包括环孢素A、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阿糖 胞苷、他克莫司、顺铂、6巯基嘌呤、麻黄、干扰素—α等; 3、急性或慢性肾脏病:肾功能不全、透析失衡综合征、肾小球肾炎等; 4、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白塞病、韦格纳肉芽肿 病等; 5、内分泌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甲亢等; 6、大剂量应用类固醇激素;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大量输血或促红细胞 生成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电解质紊乱如高钙血症;肝功能衰竭或 肝移植;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症;感染、骨髓移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格林—巴利综合征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 7、其他原因如静脉应用球蛋白、造影剂应用、蝎子中毒、中枢兴奋药滥用、 洋地黄中毒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