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行业概况及发展环境分析铁路运输,是一种陆上运输方式,以两条平行的铁轨引导火车。
铁路运输是一种最有效的已知陆上交通方式。
铁轨能提供极光滑及坚硬的媒介让火车的车轮在上面以最小的摩擦力滚动。
这样,在火车上面的人会感到更舒适,而且节省能量。
如果配置得当,铁路运输可以比路面运输运载同一重量客货物时节省五至七成能量。
而且,铁轨能平均分散火车的重量,令火车的载重力大大提高。
铁路运输按照用途可分为客运、货运两大类。
客运用于运送旅客和为旅客服务;货运用于运输货物,包括生产生活资料等。
从所有制关系上讲,我国铁路目前主要有国有铁路、合资铁路和地方铁路三种形式。
铁路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其周期性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基本一致。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区域经济发展、资源分布和工业布局不均衡,长距离、大运量的大宗货物运输以及大规模的中长途旅客运输在一定时期内仍将主要依靠铁路。
与此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不断引深,推动了铁路技术装备、建设工程等向海外市场输出,铁路行业成为我国对外交流合作的“新名片”。
当前国民经济平稳发展,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进程持续推进,全社会对铁路运输的需求仍然较大。
2017年铁路客运量占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运输方式总量的16.7%,比上年增加1.9个百分点;铁路旅客周转量占各种运输方式总量的41.0%,比上年增加0.8个百分点。
2017年铁路货运量占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运输方式总货运量的7.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铁路货运周转量占各种运输方式总量的19.6%,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2017年末,铁路“十三五”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60%和70%左右,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层次分明、安全高效的铁路网络。
由此可见,铁路行业将继续处于良好的发展阶段。
第一节经济环境分析一、2017年经济运行情况(一)国际经济环境分析从国际宏观经济形势来看,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步伐加快,复苏稳健。
据世界银行最新预测,2017年,世界经济增速将达3%,比2016年加快0.6个百分点。
发达经济体增长势头较强,欧元区经济增长2.4%,美国和日本经济分别增长达2.3%和1.7%,好于预期;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增长是拉动全球经济强劲复苏的主要动力。
总体来看,2017年国际金融市场基本稳定,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2017年美国、日本和欧洲三大经济体复苏态势良好。
作为最大的经济体,美国经济逐季走高,2017年前三季度当季GDP折年数同比分别增长2%、2.2%和2.3%,预计全年增长2.2%,比2016年高出0.5个百分点。
2017年前三个季度日本经济增速分别为1.5%和1.6%和2.1%,均超市场预期。
2017年一季度欧元区GDP增速高达2.7%,为过去6年来最好水平,二三季度分别增长1.8%和2.3%,预计全年增长2.1%,比2016年高出0.5个百分点。
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在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俄罗斯和巴西等国经济表现出较强的韧性,2017年并没有出现金融及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反而走出衰退,开启了复苏步伐。
IMF预计,2017年俄罗斯和巴西经济将分别增长1.8%和0.7%,2016年俄罗斯和巴西经济分别下降了0.2%与3.6%。
受此影响,独联体国家以及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经济增速均有所回升。
受益于欧洲经济的复苏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影响,欧洲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也呈现加速增长态势,IMF预计2017年该地区经济增长4.5%,比2016年高1.1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世界经济的稳步复苏提高了全球贸易活跃度,根据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CPB)数据,2017年全球进出口货物的总量比2016年高出4.5%。
而全球贸易量的快速增长,为交通运输业尤其是全球港口航运业、航空运输业等提供了强劲的增长动力。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前20的集装箱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35亿TEU,同比增速为5.6%,远高于去年1.7%的增速,其中亚洲港口尤其是中国港口表现抢眼。
集装箱运输和干散货运输市场均实现触底回升,国际航运市场也在不断转好。
航空货运业整体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埃森哲旗下的Seabury咨询与航空货运管理(Airline Cargo Management)合作的年度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航空货运需求同比上涨约11.0%。
(二)国内经济环境分析2017年以来,我国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和质量提升,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好于预期,经济活力、动力和潜力不断释放,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82712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实现了自2010年以来的首次增速加快。
从具体经济指标来看,2017年全年,工业生产增长加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6%,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
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31684.0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381510.0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8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0.4%。
房地产开发投资稳定增长,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9799.0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
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262.0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网上零售额71751.0亿元,同比增长32.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6.0个百分点。
进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进出口总额277921.0亿元,同比增长14.2%,扭转了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其中,出口153318.0亿元,进口124603.0亿元,分别增长10.8%和18.7%;进出口相抵,顺差28716.0亿元。
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其中,城市上涨1.7%,农村上涨1.3%。
工业生产者价格由降转升,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3%,结束了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下降的态势;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8.1%。
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0元,同比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0个百分点。
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进展顺利。
2017年全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0%,创五年新高。
商品房库存水平持续下降,1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上年末减少10616.0万平方米。
工业企业杠杆率不断降低,1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5%,比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
企业成本继续下降,1-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92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61元。
短板领域投资加快,全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水利管理业、农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23.9%、16.4%和16.4%,分别快于全部投资16.7、9.2和9.2个百分点。
综合来看,2017年全年,我国宏观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国内贸易活动愈加活跃,民众商务旅行不断增长,催生大量货运及客运服务需求,为交通运输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推动交通运输业持续稳定增长,行业整体处于较高景气区间。
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交通运输业生产效率持续提升、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对实体经济尤其是物流业实现降本增效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也将对宏观经济的稳定向好形成有力支撑。
二、经济形势预测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加大基建的投入成为宏观转型期的“经济安全垫”;铁路行业为较长时间内的全国及各地方政府基建风口行业。
(一)国际经济环境预测全球经济前景乐观。
展望2018年,全球经济将继续巩固,市场前景乐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8年1月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17年全球产出增长上调至3.7%,较2017年10月《世界经济展望》中的预测高0.1个百分点,比2016年增速高0.5个百分点,表明全球经济复苏基础良好;将2018年和2019年全球增长预测均上调0.2个百分点至3.9%,表明全球经济增长势头加强且市场前景乐观。
同时,《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还指出,虽然受经济活动回升和更宽松金融条件相互促进的影响,全球经济短期内的周期性反弹将更强劲,但在中期内仍存在下行风险。
从中长期来看,资产估值过高和严重收缩的期限溢价提高了金融市场调整的可能性,从而可能抑制增长并挫伤信心;同时,内向型政策的实施、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以及一些国家的政治不确定性也会带来下行风险。
(二)国内经济环境预测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
展望2018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新业态、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提升,加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互联网+”等政策积极效应将不断释放显现,我国经济将延续稳中向好总基调并保持平稳运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8年1月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18年和2019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分别上调至6.6%和6.4%,这是IMF2017年第五次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态势稳中向好。
“中国经济预测发布会”发布的2018中国经济预测报告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呈前高后低趋势,一季度为6.8%左右,二、三季度为6.7%左右,四季度为6.5%左右,全年增速为6.7%左右,整体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第二节政策环境分析一、主要政策汇总2017年,为加快多式联运发展,《“十三五”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规划》正式印发;为了进一步扩大交通有效供给、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和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指导意见》。
作为“十三五”时期铁路改革发展的全面指导文件,《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正式印发;为进一步深化铁路货运价格市场化改革,促进铁路运输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深化铁路货运价格市场化改革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表12017年铁路运输行业主要政策汇总二、重点政策分析(一)“十三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2017年6月,为做好交通领域科技创新工作,进一步推动交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在总结“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专项成果基础上,依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交通运输领域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技术预测交通领域国家关键技术研究、“十三五”交通运输战略研究成果和向相关部门地方广泛征集的科技创新素材,提出《“十三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