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相关性肾炎
2. 高血压: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常伴有
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 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上很多高血 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 血压,因此将两者称之同源性疾病。
3. 慢性肝炎:由急性乙型肝炎、急性丙型肝炎久治不愈,病程超过半年,
● 电镜检查见大块电子致密物沉积于上皮下及基底膜内,部分病例同时有内 皮下及系膜区沉积。有时可发现病毒样颗粒,并可见管状网状包涵体。
诊断标准
目前国际上无统一的诊断标准。1989年《中华内科杂志》举办的“乙型肝 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专题座谈会”制定了我国关于HBV-GN的诊断建议,试 用以下三条诊断标准:
乙肝相关性肾炎
2020-06-17
概念
●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glomerulone nephritis)是指由乙型肝炎病毒 (HBV)直接或间接诱发的肾小球肾炎,经血清免疫学及 肾活检免疫荧光所证实,并排除其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的一种肾炎综合征。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人群 HBV携带率高达15% 。
3. 阿糖腺苷能抑制DNA多聚酶和核苷酸还原酶,从而抑制病毒的 复制,如果联合应用干扰素治疗,可获得更好的效果。
4. 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益气健脾的中药对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抑制和杀灭乙型肝炎病毒,也有一定的疗效。
于市委、李清茹于市委,李清茹.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研 究进展[J].中国民间疗法,2020,28(04):101-102.
● HBV-MN常为非典型膜性肾病,光镜下除了弥漫性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钉 突形成外,增厚的基膜常呈链环状,并伴较明显的系膜增生;HBV-MPGN 的病理表现与原发性MPGN类似,但上皮下、基底膜内的免疫复合物沉积 更为多见。光镜下系膜细胞和基质弥漫性重度增生,广泛系膜插入,基底 膜弥漫性增厚伴双轨征形成,常伴重度肾小管间质病变。
HBV-GN的肾脏病理特点
● 免疫荧光检查见IgG及C3呈颗粒样沉积外,常有IgM、IgA及C1q沉积,沉 积部位除毛细血管壁外,亦见于系膜区。肾组织中HBV抗原 HBsAg、 HBcAg、HBeAg一个或多个阳性,阳性荧光物质之分布与肾炎类型有关, H B V- M N 主 要 分 布 在 肾 小 球 毛 细 血 管 袢 , 呈 典 型 的 颗 粒 状 荧 光 ; H B VMPGN则毛细血管袢及系膜区兼有。系膜增生性肾炎主要位于系膜区,呈 团块状。
② 有血尿、水肿、高血压等肾炎表现或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③ 常伴肝脏肿大,病情多变,起病时以肾炎表现为主,一段时间后又转为
以肾病表现为主,无一定规律可循。
HBV-GN的肾脏病理特点
● HBV-GN的病理类型多种多样,最常见的类型为HBV-MN,在儿童患者此种 病理类型占80%以上,成人约占50%,其次为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及系膜增 生性肾炎。另外,还有少数病例表现为微小病受、IgA 肾病与局灶硬化性 肾炎。
发病机理
● 乙型肝炎病毒与肾炎在发病机理上的联系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乙型肝炎 病毒抗原体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引起免疫损伤、病毒直接感染肾脏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自身免疫致病有关。由于儿童和青少年抗HBe反应 不完善,所以是乙肝肾炎高发人群。
临床表现
① 临床上乙肝肾炎患者在发病前或发病时,肯定有乙肝病毒感染或乙型肝 炎病史。
①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抗原阳性。 ② 确诊肾小球肾炎并可除外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③ 肾组织中找到HBV抗原 不论其肾组织病理为何种改变,符合以上三条即可确诊。其中第三条为基本 条件,缺此不可诊断。
并发症
1. 肾功能不全: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严重破坏,使身体在
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方面出现紊乱的临 床综合症后群。分为急性肾功能不全和慢性肾功能不全。预后 严重,是威胁生命的主要病症之一。肾功能不全可分为肾功能 储备代偿期、肾功能不全期、肾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症期四期。
而转为慢性的肝炎。常见症状有纳呆、疲倦、腹胀、腹痛、胁痛等。
4. 肝功能衰竭:肝细胞受到广泛、严重损害,机体代谢功能发生严重紊乱
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简称肝衰竭。肝衰竭发生于许多严重的肝脏疾病 过程中,症候险恶,预后多不良。患者通常有黄疸、肝性脑病、出血、 脑水肿、肺水肺、腹水等症状。
HBV相关肾炎治疗原则及方案
● 尚无特效药物,需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 治疗原则:降低尿蛋白;防治再发;保护肾功能及延缓肾脏病进展。 ●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低盐、优质蛋白饮食。肾功能不全时控制蛋白质
入量,限制钠盐。使用ACEI、ARB类药物降压、降低尿蛋白及他汀类药物 降血脂。 ● 2、抗病毒治疗:阿尔法干扰素、核苷类药物如拉米夫定、或其他抗病毒药 物如恩替卡韦等。 ● 3、糖皮质激素 ● 4、免疫抑制剂
● 中医无HBV-GN这一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中医“水肿”“腰 痛”“尿浊”“鼓胀”等范畴。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因肝脾肾 亏虚,正气不足,感受湿热疫毒。病位在肝、脾、肾,病机总属本虚标实、 虚实夹杂。王耀光教授认为乙肝病毒属中医“疫毒”范畴,具有强烈的传 染性,本病病机关键是肾虚而湿热毒侵,毒损肾络。于市委认为,脾为后 天之本,中医在治疗HBV-GN的过程中,在固肾调肝的同时,还要重视健 脾,将健脾补肾贯穿本病治疗始终。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诊疗流程
1. 就目前而言,对于乙肝肾炎尚未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免疫抑制 剂虽然对多种类型肾小球肾炎有益,但可能延缓缩主清除乙型 肝炎病毒的能力,因此多数人不主张激素治疗。
2. 干扰素有抗病毒作用,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异性结合,激活某 些酶以后阻断病毒的繁殖与复制,但不能进入宿主细胞直接杀 灭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