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2.1考点难点归纳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供需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需求法则与供给法则SdEE,(注意:转嫁与SdEE,的关系)1>dE TR与P成反比应用:dE与总收益(TR)的关系1=dE TR与P无关1<dE TR与P成正比完全无弹性:E=0相当缺乏弹性:E<1 弹性常弹性单位弹性:E=1相当富有弹性:E>1完全有弹性:∞→E替代品:0>xyE交叉弹性互补品:0<xyE独立品:0=xyE正常商品:0>ME1>ME则为奢侈品收入弹性10<<ME则为必需品劣质品:0<ME)(如吉芬商品均衡sdQQ=蛛网理论一、需求与需求法则1.个人需求个人需求指一个人在某一特定期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各种数量。
个人对于某种商品产生需求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个人具有购买意愿;②个人具有支付能力。
没有支付能力的购买意愿只是自然需要而不构成需求。
可以用下列函数表达式来表示需求:),,,,,,(Λe S C d P T I P P P f Q =式中:P ——商品本身的价格;C P ——互补性商品的价格;S P ——替代性商品的价格;I ——个人收入水平;T ——个人嗜好;e P ——个人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通常,在经济学中个人需求可有如下三种表达形式:需求表、需求曲线及需求函数。
2.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Λ,,,,,e S x c x P T I P P ),商品自身的价格发生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这里特指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指在商品自身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比如Λ,,,,,e S x c x P T I P P 中的任一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也就是说,需求的变化是同一价格下需求量的变化,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
3.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指在某一特定市场和某一特定时期内,所有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将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由个人需求水平相加而成的。
4.需求法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上升(或下降),会导致对该商品或劳务的需求量的减少(或增加);也就是说,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与其需求量成反比。
这便是造成需求曲线斜率为负的原因。
大多数的一般商品都会满足上述需求法则,但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商品都会满足需求法则,例如:①吉芬商品,如马铃薯;②炫耀性物品,如钻石。
二、需求弹性1.需求的价格弹性(1)需求的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
(2)需求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①需求弧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dd d dd Q P P Q PP Q Q E .∆∆-=∆∆-= ②平均弹性,其计算公式为:21211212.Q Q P P P P Q Q E d ++---= ③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Q P dP dQ E d .-=(3)需求弹性的种类①若0=d E ,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完全无弹性。
②若10<<d E ,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相当缺乏弹性,如多数生活必需品。
③若1=d E ,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单位弹性,此时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幅度与价格的相对变化幅度相等。
④若∞<<d E 1,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相当富有弹性,大多数是奢侈品的需求。
⑤若∞=d E ,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完全有弹性。
注意:不同的教材,需求的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并不相同。
人大版《微观经济学》(第四版,高鸿业主编)为:Q P P Q e d ⋅∆∆-=(弧弹性)或QP dP dQ e d ⋅-=(点弹性);北大版《微观经济学》(第3版,朱善利著)为:Q P P Q E d ⋅∆∆-=(弧弹性)和Q P dP dQ E d ⋅-=(点弹性)。
而一些国内教材和英文教材在需求的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中没有负号。
由于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化,所以P Q ∆∆/为负值,)/()/(Q P P Q ⋅∆∆也为负值。
但是,在讨论和进行分析的时候,都只采用计算结果的绝对值。
为了方便起见,本书在)/()/(Q P P Q ⋅∆∆前加负号,使d E 为正的数值,采用统一的公式如下:Q P P Q E d ⋅∆∆-=(弧弹性)和QP dP dQ E d ⋅-=(点弹性)。
2.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指在某一特定时间内,某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消费者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它被用来测度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
假定某商品的需求量Q 是消费者收入水平M 的函数,即)(M f Q =。
需求的收入弧弹性的计算公式:QM M Q E M ⋅∆∆= 需求的收入点弹性的计算公式:Q M dM dQ Q M M Q E M M ⋅=⋅∆∆=→∆0lim(1)若1>M E ,表示某商品消费量增加的百分率超过收入增加的百分率,此种产品属于“奢侈品”。
(2)若10<<M E ,表示某商品消费量增加的百分率低于收入增加的百分率,此种产品属于“必需品”。
(3)若0<M E ,表示收入增加时,消费量反而减少,此种产品属于“劣等品”,黑白电视机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需求的交叉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指在某特定时间内,某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另一种相关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变动百分比之比。
它被用来测度某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另一种商品或劳务的价格的相对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
其计算公式如下: 需求的交叉价格弧弹性:XY Y X Y Y X X XY Q P P Q P P Q Q E .//∆∆=∆∆= 需求的交叉价格点弹性:X Y Y X XY Q P dP dQ E .=交叉弹性系数的性质如下:(1)当时0>XY E ,X 与Y 两种产品间有替代关系。
例如,大米与面粉,米价的上升会引起面粉消费量的增加。
(2)当0<XY E 时,X 与Y 两种产品间有互补关系。
例如,汽车与汽油,汽油价格的上升将引起汽车消费量的减少。
(3)当0=XY E 时,X 与Y 两种产品间无关系。
例如,鸡蛋与灯泡即是两种无关的产品,鸡蛋价格的变化对灯泡的消费量无影响。
三、供给与供给法则1.个人供给个人供给是指在某一特定期间(或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对某商品在各种价格下,其所愿提供且能够提供的各种数量。
若以函数关系可表示如下:式中:f P ——要素的价格;x P ——相关商品的价格;e P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价格;t ——技术水平;P ——商品本身的价格同样,在经济学中供给可有如下三种表达形式:供给表、供给曲线和供给函数。
2.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Λt P P P e x f 不变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发生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这里特指的是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各点的变动;而供给的变动指的是在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其他条件),,,,(Λt P P P e x f 发生改变而导致整条供给曲线的移动。
3.供给法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同方向变化,即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这就是所谓的供给法则。
4.市场供给市场供给是指一种物品在同一时间及同一市场区域内各个经济单位供给的水平相加之和。
四、供给价格弹性1.供给弹性的含义供给价格弹性指某商品供给量变化的百分率与其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被用来测定该商品供给量变动对于该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
2.供给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弧弹性:QP P Q PP Q QE S .∆∆=∆∆= 点弹性:QP dP dQ E S .= 3.供给弹性系数的大小——供给弹性的分类若0=S E ,则称该物品的供给为完全无弹性,如稀有的古董及珍品。
若10<<S E ,则称该物品的供给为相当缺乏弹性,多数农产品的供给均缺乏弹性。
若1=S E ,则称该产品的供给有单位弹性。
若∞<<S E 1,则称该产品的供给为相当富有弹性,多数工业产品的供给均富有弹性。
若∞=S E ,则称该物品的供给为完全有弹性。
五、均衡价格市场均衡就是指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量恰好等于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供给与需求的交叉点就是市场的均衡点,它表示供给与需求两种力量在市场的特定时间内处于均等的状态。
均衡价格就是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
六、供求理论的应用1.农业生产规律的动态分析——蛛网理论(1)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收敛型蛛网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意味着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小于对需求量的影响。
这时价格波动对产量的影响越来越小,价格与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弱,最后自发地趋于均衡。
这种情况形成一个向内收敛的蛛网,称为收敛型蛛网。
(2)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发散型蛛网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意味着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要大于对需求量的影响。
这时,价格与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强,越来越远离均衡点,这种蛛网波动称为发散型蛛网。
(3)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封闭型蛛网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意味着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和对需求量的影响是一样的。
这时,价格和产量的波动幅度相同,既不趋向均衡点,又不远离均衡点,价格与产量始终保持相同的波动程度,这种蛛网波动称为封闭型蛛网。
2.价格管制政策分析(1)支持价格支持价格,又称为最低限价,指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支持价格总是高于市场决定的均衡价格。
(2)限制价格限制价格也是政府管制物价的措施之一。
它是指政府为了防止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
限制价格总是低于市场均衡价格。
由于商品短缺,政府为了维持这种限制价格,往往采取配给制,限定消费者购买的数量,但这时市场上往往会出现抢购、黑市交易、投机现象。
2.2 考研真题及典型题1.供给(武汉理工大学2004研;四川大学2006研)2.供给函数(中山大学2005研)3.恩格尔定律(北师大2001研;财政部2004研;对外经贸大学2006研;华东理工大学2006研;南京大学2007研)4.有效需求(effective demand)(人大2002研;北京邮电大学2003研)5.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elasticity, income elasticity, cross elasticity)(武大2000研)6.吉芬商品(Giffen goods)(武大2000、2002、2003研;人大2003研;复旦大学1998、2000研;中山大学2005研;西安交大2007研)7.替代产品(substitute goods)(复旦大学1997研)8.互补商品(complementary goods)9.均衡(Equilibrium)与非均衡(Non-equilibrium)(北大1997研)9. 均衡价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7研)10.供给量和供给的变动11.弧弹性(中山大学2005研)2.2.2 简答题1.对于厂商来说,其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1和小于1对其价格战略(采取降价还是涨价)将产生何种影响?(南开大学2004研)2.目前,中国有些行业实行行业自律价格,给出一个支持论据,给出一个反对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