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银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白银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白银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大纲白银市国土资源局二○○八年六月目录前言 (1)一、现状与形势 (1)(一)首轮规划成效及问题 (1)(二)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 (2)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 (3)(一)指导思想 (3)(二)基本原则 (3)(三)规划目标 (3)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5)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5)(一)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调控 (5)(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 (7)(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 (9)(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11)五、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11)(一)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总体要求 (11)(二)重点保护、预防与治理的矿山区域 (12)(三)新建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 (13)六、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3)(一)加强实施规划的组织领导,强化宏观调控 (13)(二)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体系,加强规划管理 (14)(三)健全和完善矿产资源法规体系,依法按规管理矿产资源14 (四)加强资源管理,全面实施有偿使用制度 (15)(五)扩大开放,建立资源开发利用的多元投资机制 (15)(六)依靠科技与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科技水平 (16)(七)实施重大工程优先战略,保证重要资源供给安全 (17)七、附表 (17)八、附图 (18)前言1、简述白银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依据,白银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重要作用。

2、规划分期:基期、近期、远期及展望期。

3、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适用范围。

一、现状与形势(一)首轮规划成效及问题1、首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正式颁布实施的时间及意义、作用。

2、根据首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评述首轮规划成效及问题。

⑴首轮规划成效①规划体系和资源管理。

②地质勘查工作和资源保障能力。

③宏观调控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资源利用效率。

④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生态环境。

⑤矿业秩序整顿效果和查处矿山违法开采案件,整合、关闭矿山企业。

⑵首轮规划存在的问题①资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②开发利用结构与布局不合理问题依然凸显。

③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资源浪费问题比较严重。

④矿山环境恢复与治理程度依然滞后。

⑤矿产资源管理体系和管理措施依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1、根据矿产资源储量简表和2005年度全市固体矿产资源统计基础表,叙述截至2005年底,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矿产地,占全国、全省已发现矿种数的比例。

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地,及在全省的地位。

2、根据《白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2005年白银年鉴》和2005年度全市固体矿产资源统计基础表,评述矿产资源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

2005年,已开发利用矿产数,矿山企业数,从业人数,年产矿石量,矿业及相关原材料加工业产值,矿产品及其加工制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市国民经济的比例。

3、根据《白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全市矿产资源特点、勘查、开采及矿山环境保护现状和问题,通过《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专题研究》,进行矿产资源供需形势预测分析。

对紧缺矿种,资源储量短缺需做长远打算,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增加后备资源供给。

4、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主要矿产资源需求量实际年平均增长速度,依据保有储量预测主要矿种的产量、需求量。

主要是煤、铜、铅、锌、金、熔剂用灰岩、水泥用灰岩、水泥用大理岩、冶金用石英岩、芒硝等10种。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为目标;以白银市资源性城市转型为规划的基本出发点,节约利用现有的矿产资源,加快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增加新的矿产资源储量和新的矿产地;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指导方针,改善矿山环境状况,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统一,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结合,“两种资源”与“两个市场”统筹兼顾的原则。

(三)规划目标1、总体目标根据全省的总体目标,在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从国情、省情和市情实际以及矿情,合理制定主要矿种开采总量、最低开采规模,矿山最低生产服务年限、采矿权投放数量等规划目标。

特别要制定好约束性指标和必要的预期性指标。

逐项落实全省的总体目标。

整合资源以优化矿业结构,提高矿业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切实加强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改善矿山环境;建立健全矿业权市场调配机制和矿产资源管理制度,促进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2、按规划分期的近期(2006年-2010年)、远期(20011年-2015年)及展望期(2016年-2020年)分别制定规划目标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近期全面落实《甘肃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安排在我市的各类勘查项目。

远期在全面落实《甘肃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安排在我市的各类勘查项目的基础上,依据我市地质队伍的勘查工作安排,适当增加勘查项目。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落实和制定我市主要矿种煤、铜、铅、锌、金、熔剂用灰岩、水泥用灰岩、水泥用大理岩、冶金用石英岩、芒硝、凹凸棒石粘土、陶瓷土、沸石、石膏的开采总量,最低开采规模,矿山最低生产服务年限、采矿权投放数量及时序。

调整矿业布局和结构。

通过矿山整合和严格执行新建矿山准入条件,控制矿山总数,提高大中型矿山占总矿山数的比例。

提高平均采选回收率和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

提高矿山企业工业总产值。

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落实和制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率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加强矿山环境保护执法监管力度。

全面落实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土地复垦费制度。

落实省上规划制定的矿山土地复垦面积和矿山土地复垦率。

矿产资源管理及制度建设:健全规划实施管理责任制和公众监督机制;全面实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矿业权评估监督管理制度和新建矿山准入的规划预审制度;落实矿山环境恢复与治理保证金制度;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激励机制建设。

规范矿业市场,建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新秩序;形成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多元化、多渠道融资投资机制。

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信息系统的社会服务功能和政府决策的支撑作用。

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按照省上规划的部署,白银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负责落实。

严格执行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的原则进行部署落实。

白银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将根据我市地质队伍的勘查工作安排,适当增加一些非金属矿产、普通建筑材料的勘查项目。

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落实省上规划的全部开采规划区和开采规划区块;落实省上规划全部的矿山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规划区;对市上发放采矿许可证的的各类矿产及其矿山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进行全面规划,特别是拟建项目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一)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调控坚持市场配置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原则,保持矿产资源开采总量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落实国家调控政策。

分解落实省上规划制定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指标及具体要求;结合省上规划,确定全市重点、鼓励、限制和禁止的开采矿种,确定全市规划拟定的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总量控制指标;确定规划期各类矿业权投放数量。

通过实施资源整合,减少全市矿山总数。

煤开采总量为约束性指标;铁、铜、铅锌、金、芒硝、水泥用灰岩开采总量为预期性指标。

能源矿产:积极扶持魏家地煤矿的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利用;鼓励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控制煤炭开采总量,通过专题调研,结合省上指标,提出到2010、2015、2020年的煤炭生产总量的控制指标。

增加大中型煤矿数量,减少小型煤矿数量。

金属矿产:鼓励开采铜、铅、锌、铁、锰矿和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回收;限制开采钨等矿产;保护性开采岩金;禁止开采砂金。

通过专题调研,结合省上指标,提出2010、2015、2020年金属矿山总数。

提出铜、铅、锌、金矿的开采总量的合理指标。

非金属矿产:鼓励开采磷、宝玉石、优质耐火粘土、陶瓷土、水泥用灰岩、凹凸棒石等矿种。

限制开采石膏、硫铁矿等矿种。

保护性开采地下水,禁止开采可耕地砖瓦粘土。

加大非金属矿山的调控力度。

对芒硝矿要加大整合力度,限制产能,实行保护性开采。

要加强矿产资源开发总量与全市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科学确定矿产资源开发时序和矿产总量,尤其对国家确定的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和优势矿产,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控。

依据法律、法规和经济、行政等综合手段,引导矿山企业合理确定开发规模。

适时调整矿产品结构和数量,以实现规划确定的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调控目标,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促进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对市内紧缺的锰、铜、磷、铬、稀土、铝土矿等矿产,要从长远考虑,加强资源储备和矿产品储备,建立稳定的资源供给基地。

对国内外市场价格具有重要影响硒等矿产地的资源储量,要适时进行保有一定比例的战略性储备,利用财政信贷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企业调节产能,优化销售,平抑市场供求。

对黄金等稀缺或不可再生资源不再鼓励外商投资。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将省上规划的主要调控指标分解到县区;按照提出的要求明确全市稀缺矿种的保护措施。

设置重点、鼓励、限制、禁止开采区,以进行招商引资;设置规划区块,落实省上规划所划定的在我市的开采规划区块,划定我市发怔权限的所有矿产的开采规划区块,按规划区块投放矿业权数量和资源整合;设置矿山环境保护区,根据省上规划和市林业局、旅游局、文化局等提出的市级以上的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历史文化遗迹作为重点保护区,以专题研究为基础提出重点治理区,以历年来发生的地质灾害和县区地质灾害区划为基础提出重点预防区;落实国家规划的矿产资源储备区和保护区;提出待规划区的管理政策。

1、矿产资源区域布局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合理布局、规模开采、集约利用”的原则,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引导矿业向重点和鼓励开发区集聚,加强矿业经济区建设。

将全市划分为4个分区即白银区、景泰县、会宁县,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

提出鼓励开采区、限制开采区、禁止开采区及其矿种;最低开采规模和矿山最低生产服务年限。

白银区优势矿产是铜、铅、锌、稀散金属、贵金属、石灰岩、石英岩、普通建筑材料等。

按此进行该区域开发利用的总体布局。

要充分发挥区位优越和工业基础坚实及人才聚集的优势,大力提升矿产开发的采选冶技术和矿产深加工技术,延伸产业链。

景泰县其优势矿产是石灰岩、石膏、石英岩、煤、地下水、普通建筑材料等,按此进行该区域开发利用的总体布局。

整顿矿山企业尤其是煤炭生产企业的生产布局,整合资源,减少小型矿山数量,改善资源利用结构和资源利用效益。

靖远县—平川区其优势矿种主要是煤炭、陶瓷土、耐火黏土、煤层气、凹凸棒石粘土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