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傅健解读:重症肌无力分型大纲PPT课件

傅健解读:重症肌无力分型大纲PPT课件

5.刘会平等提出,有下列情况者均应建议手术 治疗:(1)服用药物效果不佳;(2)无法承 受药的副作用;(3)合并胸腺瘤时。并提出 初期临床症状轻,可服药物治疗,一旦病情加 重或发展为全身型,则建议手术治疗。
6.范士志等提出,除年龄过大,全身情况较差 或单纯眼肌型外,均应早期手术治疗理(术前准备)
V型(肌萎缩型):指重症肌无力病人起病半年如果 即出现肌肉萎缩,因长期肌无力出现肌肉萎缩者不属 此型。
-
5
3.MGFA分型
2000年美国重症肌无力协会(MGFA)提出新 临床分型,比Osserrman分型更细致客观
MGFA临床分型
-
6
-
7
二、MG外科治疗理论依据
1.研究表明,用抗人T细胞单克隆抗体OKT系列测定病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发现MG病人OKT4/OKT8比 例失调,切除胸腺后,这种比例失调可部分得到纠正。
重症肌无力的分型
北京华科痿证研究院—傅健
-
1
一、综述
(一)定义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神经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 为重复活动后肌肉无力或易疲劳,休息后症状缓解, 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抗体作用在神经肌肉 接点,使功能性乙酰胆碱受体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神 经肌肉传导障碍,神经肌肉接点发生这种自身免疫性 疾病的原因和机理尚未清楚。MG的发生率大约0.5~ 5/10万,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女性好发于20-30岁, 男性多发生于50岁以上,一般说女性多于男性(3: 2),但有的报道男性多于女性。
-
14
3.重症肌无力三大自身抗体测定 ①血清乙酰 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测定,80%病人血 清AchRab滴度高于正常。②血清触突前膜抗 体(psMab)测定,13%MG病人血清psMab 阳性,而psMab和AchRab同时阳性者达53%。 ③血清抗骨骼肌杭体,或称血清抗骨骼肌柠檬
酸提取物抗体及血清胸腺瘤相关抗体 (CAEab),胸腺瘤组织CAEab的阳性率高 达88.2%。
-
3
(2)改良Osserrman分型法
I型(眼肌型):单纯眼外肌受累,无其他肌群受累, 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效,预后好。
II型(全身型):有一组以上肌群受累,主要累及四 肢,药物治疗好,预后好。
IIa型(轻度全身型):四肢肌群轻度受累,常伴眼外 肌无力,一般无咀嚼、吞咽和构音困难,生活能自理, 对药物治疗反应及预后好。
-
2
(二)临床分型
1.传统的分型方法:
①眼肌型:此型较多见,表现为眼外肌麻痺,可自行 缓解,门诊此型占73.4%,儿童多见,预后较好。
②延髓型,主要是构音有障碍和吞咽困难,此型病人 较重,门诊占4.72%。
③全身型:四肢躯干肌无力,可能发生呼吸麻痺而死 亡,门诊占21.8%,住院病人占72.4%,以成人多见。
2.文献报道,胸腺切除手术后,可使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AchRab)值明显低于术前水平,但尚有争议。
3.胸腺切除,去掉了促进自身免疫反应的胸腺素的来源。 4.由于病理胸腺内干细胞分化肌原细胞,并作为一种抗
原,使T细胞致敏,切除胸腺可去掉MG病人自身免疫 反应的抗体发源地。
-
8
5.Lerinson实验研究证明,MG患者的胸腺是B细胞的活 化部,切除了胸腺去掉了胸腺内合成AchRab的结构。
2.所有成人MG病人,一旦发展为全身型,应 尽快做胸腺切除术,特别是<55岁的病人,但 年龄并不是手术的禁忌证。
-
11
3.单纯眼肌型是否手术有争议,有学者认为眼 肌型MG不危及生命,又有自然缓解的可能,
况胸腺切除治疗单纯眼肌型临床效果不及全身 型,对单纯眼肌型不要手术治疗。Nieto及 Masaoka认为胸腺切除对单纯眼肌型有效,随
6.MG采用药物治疗者,在发病十年内死亡率达40%, Buckinghau(1976)进行胸腺切除与单纯药物治疗 长期对比研究,结果证明胸腺切除者明显优于药物治 疗组。
7.临床资料表明,胸腺切除后5年,MG的缓解和改善率 可达90%。
8.临床已经发现,胸腺切除后,合并的部分其他自身免 疫疾病症状可见改善。
-
9
三、手术适应证选择
自1941年Blalock等报道胸腺切除以来,很多 报道均显示胸腺切除对治疗MG有很好的疗效, 但到目前为止胸腺切除治疗MG的手术适应证 尚无统一标准,目前据文献记载大约有以下几 种意见:
-
10
1.papatestas等,1976年提出,所有的全身型 MG病人均应早期实施胸腺切除术。
-
15
4.应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控制症状,一般用溴化斯的明, 每天用量不大于12片(720mg),根据病人症状体征 剂量逐渐增加,直到能改善症状,病情控制在最佳状 态为止,注意该药的中毒反应。中毒症状有①毒蕈碱 样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瞳孔 缩小,缓脉、流诞、出汗、流泪、痰多,血压下降、 肺水肿,心跳骤停等。②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 头晕,昏迷等。③烟碱样不良反应,有肌肉震动,痉 挛或无力等。目前临床多用溴化吡啶斯的明,毒副作 用是新斯的明的1/4-1/8。
手术时间的延长,其效果越来越好。国内郭占
林等报道,对单纯眼肌型,尤其是病情有向全 身型发展倾向(约占80%)的应积极手术治疗。
单纯眼肌型药物不能控制者亦应手术治疗,眼 肌型术前不能排除小胸腺瘤,故要手术治疗。
-
12
4.小儿眼肌型MG病例药物治疗无效后也应手 术治疗,但有人提出对10岁以下的MG病人决 定手术要慎重。
IIb型(中度全身型):四肢肌群中度受累,常伴眼外 肌无力,一般有咀嚼,吞咽和构音困难,生活难自理, 对药物治疗反应和预后一般。
-
4
III型(重度激进型):急性起病,进展较快,多于数 周或数月后出现球麻痺,常伴眼肌受累,生活不能自 理,多在半年内出现呼吸麻痺,对药物治疗反应差, 预后差。
IV型(迟发重症型):潜隐性起病,进展较慢,多于 2年内逐渐由I、IIa、IIb型发展到球麻痺和呼吸肌麻痺, 起病半年后出现呼吸肌麻痺者属此型,对药物治疗反 应差,预后差。
1.术前一般项目的常规检查及化验检查,胸部 X线,CT或MRI检查。
2.肺功能检查 国内文献报道,肺通气功能与 术后危象发生有密切关系,肺通气功能障碍者 术后危象发生率可达84.2%,多篇文献报道及 本人经验,术后危象发生者多先发生呼吸衰竭。 故术前一定充分了解患者肺功能情况。术前呼 吸功能不好,一是肺部疾病引起,另一方面可 能是由呼吸肌功能不全引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