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大道对比分析
1992-1994年
皇后林荫大道
雏形
最重要的街道
法国花园史 上第一条林 荫大道
香榭丽舍大道
香榭丽舍大道修整改造
香榭丽舍大道 道路剖面图
1980年代香榭丽舍大街街景曾一度比 较混乱,地面停车也造成行人不便。 1992年街道被重新改建,以地下停车 库取代原来的地面停车道,从而将步 行道由12 m拓宽至24 m。
世纪大道建筑风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世纪大道景观系统
作为人车并存的城市街道在景观设置上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如何协调车行与步行之间因速度差异而带来的尺度上的矛盾世纪大道是一 条展示城市面貌的景观大道这一定位决定了它的大尺度和壮观的场景街宽百米两侧又多为大尺度的高层建筑街道空间开阔明朗富于 时代气息一系列时间主题的标志性雕塑画龙点睛对于步行者主要是通过街道北侧绿化景观人行带上设置8个180米长、20米宽的“植 物园” ,20多个整齐排列的方形园圃运用一些中国传统园林的手法来营造一些近人尺度的空间和景观它们借鉴了中国传统园林的尺度 和一些符号如白墙黑色边线古典园林门洞等一定程度体现了地方特色但是矮墙围合的空间过于封闭内部的绿化及园林小景与外部街 景之间缺乏足够的联系和互动造成两种尺度之间协调不够另外街道两边建筑尺度不一间隔松散加上多条道路斜向交叉导致世纪大道 缺乏连续的街道边界宽阔的人行道也缺乏更细致的处理略显空旷和沉闷人气与活力不足。
利用增种新的植被(同旅游段),塑造绿色的“二 次街道界面”,营造小尺度的空间感受和公共活动 区域,和机动车道空间分离
沿路带形公园
借鉴五:地块结合地铁站点设施实现地下商业一体化开发,并结合绿化营造优质的地下空间。
绿化带的 地下空间 开发
结合地铁站的商业空间开发
法国香榭丽舍大街
香榭丽舍大道概览
星形 广场 协和 广场
规划理念 传承人文底蕴 红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同一个无穷的宝藏,而迎宾大道无疑是展示和提升这 一宝藏的最佳舞台。 优化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养育这一片沃土,赋予其悠远的记忆,规划应尊重自然环境,显山透绿,坚持城市开发与合 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构建和谐的城市生态网络,营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让自然 融入城市中来,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迎宾大道的规划将是城市绿化的进一步回归,强 化与丰富。 展示形象魅力 迎宾大道是面向武汉,进入红安城区的第一印象,是红安整个城市形象展示的窗口。规划应塑造具有 鲜明地方特色和现代化风貌的城市新区形象。协调好现代化人工景观与丘陵起伏的自然环境的关系。 顺畅交通联系 迎宾大道是红安城区对外联系的主通道,也是整个城区南北向的交通性主干道。因此,迎宾大道必 须回归便捷通畅的理性本质,规划应结合区域的交通出行,合理的组织交通流线,形成高效有序的城市交通 体系。 再现经济价值 合理布局迎宾大道沿线用地功能,提升沿线的土地利用价值,激发沿线地块经济活力。迎宾大道做为 未来城市建设的龙头,必将承担多元的城市功能。多样的功能将有利带动迎宾大道两侧的开发建设,提升和 优化招商引资空间环境,同时有利于塑造城市新的形象,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
2、规划范围的界定 结合总体规划的街区划分和路网规划,统筹 兼顾,避免沿街“一层皮”的处理。 (1)、迎宾大道全长约4200米,规划道路 红线宽度60米。 (2)、规划范围北起城南大道,南至发展大 道。道路西侧以支路网为界,道路红线外控制宽 度约为350米左右,东侧结合地形地貌考虑道路合 理间距,控制在道路红线外500米以内。总面积约 3平方公里
旧人行道 6m 1m
新人行道 10m 2m
香榭丽舍大街步行道改造前
——24 m——
人行道铺地
香榭丽舍大街的人行道路面全长都用简洁、连续的花岗石铺装,这也统 一了街道中各种不规则的要素,如路面的高差、下到车库的斜坡等。人 行道用浅灰色花岗石铺设,中间嵌有深色花岗石以装饰。
香榭丽舍大街步行道改造后
香榭丽舍大道街景
深圳深南大道
带形城市 横贯东西的景观大道 连接市区与新城的纽带
城市门户景观大道
宝安区
南山区
福田区
定位:城市的脊梁—展示 城市精彩的胶带
作为一条城市生活性的主干道, 深南大道既承载着重要的 交通功能,又是市民生活 的重要场所,同时它又是 城市最重要的经济发展线。 对深南大道的研究和建设 应着重平衡交通、生活和 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山等223名将军,是举世闻名的“中国第一将军县”。
绿色的生态环境
红安县河谷平原少,为半山半丘陵地区。山脉 均属大别山支脉,著名山脉有天台山、九焰山、 似马山、老君山、五云山等,自然风光秀丽,
1、本道路的位置
迎宾大道位于红安城区的南部,南接武麻高速公路 出口,北与红安城区相接,是由武汉进入红安城区的入口 干道,是红安目前最主要的一条城市门户性道路。
是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是鄂豫皖苏区的政治、经济、 军事、文化中心。 红安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七里坪革命旧址 群、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烈士陵园被列为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省内有近百个单位在红安挂牌,设立 传统教育基地。
名家辈出,将星闪耀
红安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任国家主席,走 出了韩先楚、秦基伟、陈锡联、谢富治、王近
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位于巴黎市老城区的中心东起协和广场西至星形 广场全长1.8 km,宽约70 m ,车行道两侧各有约20 m 宽的步行道。
它以圆点广场为界分成两部分:东段是条约700米长的林荫大道,以 自然风光为主,道路是平坦的英式草坪,绿树成行,莺往燕来,鸟 语花香,是闹市中一块不可多得的清幽之处。西段是长约1200米的 高级商业区,雍容华贵也是全球世界名牌最密集的地方。 在历史的积淀与磨合之下香榭丽舍大街的高档商业氛围世界时尚气 息以及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之间形成了一个古老与时尚恬静与华丽 的复杂混合体而正是这种复杂性为它带来了无穷的魅力。
世纪大道沿线建筑功能分区
办公楼
住宅区
医院等城市公 共服务设施
商业综合体
城市景观绿地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
沿世纪大道线形分布的建筑北侧主要以住宅区及办公楼为主,南侧主要以办公楼为主,并在靠近世纪公园的端点处形成以 浦东区政府,上海市科技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组成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群体。经调研发现,整个世纪大道宽敞的线形界 面,虽然在北侧引入了许多景观元素,但仍显冷落,人气不旺,只有在几个景观苗圃中有一些老人休憩聊天。南侧界面人 行道较窄,且全天基本处于高楼阴影中,鲜有人在此停留。
■
借鉴三:利用南北走向的生态基底形成城市开放空间,既能够实现绿化渗透,又可以承担组团隔离。组团内采用大 尺度横向延伸的公共绿化带。
■ 大尺度纵向绿化带将深圳分为多个功能组团 ■ 大尺度横向延伸的沿深南路沿街绿化带
大型公共开放空间:深南大道沿线分布着城市的大型公共开放空间。这些开放空间提供公众公共休闲场地,提供了与不同于城市建筑景观的面 向自然的开敞视野。 道路绿化带:自华富路以西沿深南大道沿线有宽阔的绿化带。其绿化良好,丰富了城市景观及层次感,构成了深南大道西段最主要的景观视觉 印象。 街头绿地及广场:街头绿地及广场提供了公众日常休闲活动场所,这种小型广场比大型公园更便于使用,与公众的生活联系也更为紧密。
香榭丽舍大街的景观处 理显得平实宜人,靠近 协和广场一侧由树木和 花园构成主要街景,靠 近凯旋门一段则由密集 的7 层左右的建筑构成 街道的边界。这些建筑 色彩高度相近细部丰富 令街道界面统一尺度亲 切。
高级商业区一侧
林荫大道一侧
湖北省红安县迎宾大道
红色的革命传统
红安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它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
借鉴四:道路分段考虑不同断面形式,结合交通辅道,公交站点和地铁站点,改善路边停车、解决步行穿越,形成人性化交通。
步行穿越
辅街
过街步行通道设施:结合商业中心、公交站点的过街天桥,结合地铁站点的地下通道 沿路停车
建立整齐的沿街立面;公交首末站结合地铁;整合 步行环境,商场扩建地面建筑;增加沿街商业;统 一设置广告位;
•
借鉴二:利用轨道交通站点,结合TOD模式形成道路沿线的多级核心组团。
“一心多核”:深圳城市中心不是像常规城市那样集中在一个点,而是分散在一条线上,深南大道可以近似地看作一个线状的城市中心,每个组团沿深 南大道不是封闭的,因此新的中心在空间上连续展开,形成‘一心多核’的格局。“一心”即指中心区 CBD,“多核”则表示CBD外存在多个不同 功能类型的区级商务核点。
星形 广场
1100米
高级商业区
圆点 广场
700米 林荫大道
协和 广场
重大节日、庆典也在这里举行
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集体性活动
“自然首都”的作品展
香榭丽舍大道概览发展历程
风景设计师勒 诺特 皇后玛 丽·德·梅德西 斯 决定把卢浮 宫外一处到 处是沼泽的 田地改造成 一条绿树成 荫的大道 1616年 对卢浮宫前 的杜乐丽花 园的重新设 计中延伸了 花园中心小 路的长度, 新的林荫道 从卢浮宫出 发直至现今 的香榭丽舍 圆形广场。 十七世纪中叶 昂丹公爵和玛 雷尼侯爵 接手了皇家 园林的建设 管理,在此 期间他们完 成了香榭丽 舍的全线规 划工作 1724年 设计师希托夫 和阿尔方德 改变了对香 榭丽舍最初 的规划方案: 他们为香榭 丽舍添加了 喷泉、人行 道和煤气路 灯。 1828年
城市景观大道研究
城 市 景 观 大 道
许鹏飞 王波 张建峰
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
世纪大道概览
世纪大道,从东方明珠至浦东世纪公园全长 约5.5 公里,宽100米。世纪大道功能定位为城市景观大 道,法国夏氏-德方斯提供的方案设计,将世纪 大道中心线向南偏移10米,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 的不对称道路,气势宏大,具有强烈的园林景观 效果。 世纪大道也是第一条绿化和人行道比车行道宽的 城市景观大道。在设计上较好的解决了人、交通、 建筑三位一体的综合关系。为凸现园林景观效果, 北侧36米宽的人行道布置了4排行道树,常绿的香 樟在外侧,沿街的内侧则是冬季落叶乔木银杏, 起到了夏遮冬透的树种效果。南侧15米宽,布置 了2排行道树。同时北侧人行道还建有8个180米 长、20米宽的“植物园”,分别取名为柳园、水 杉园、樱桃园、紫薇园、玉兰园、茶花园、紫荆 园和栾树园,主题突出、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