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

廊子的结构是拜占庭式的。
房屋的正立面就是广场的某一个立面,券廊使房屋和广场 互相渗透。
育婴堂:早期文艺复兴建筑 伯鲁乃列斯基
育婴堂雕刻
பைடு நூலகம்
2、巴齐礼拜堂
----伯鲁乃列斯基
其形制借鉴了拜占廷的。 正中是一个穹顶,左右各 有一段筒形拱,后面一个 小穹顶,前面一个小穹顶
它的内外部形式都由柱式 控制,在主立面上,突出 中央,在文艺复兴建筑中 比较常见
佛罗伦萨主教堂2
三、意义
1、它是在建筑中突破精神专制的标志
2、它借鉴了东欧小型教堂的手法,使用了鼓座,把穹顶 全部表现出来,成了城市轮廓线的中心,是文艺复兴时期 独创精神的标志
3、无论在结构上,还是施工上,这座穹顶的首创性的幅 度是很大的,这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技术的普遍进步

§8.3曲折的历程
第八章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第八章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8.1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产生的社会背景 §8.2春汛---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 §8.3曲折的历程 §8.4众星灿烂 §8.5广场建筑群 §8.6活跃的理论 §8.7圣彼得大教堂和它的建造过程 §8.8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建筑
§8.1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产生的社会背景
2
威尼斯 圣马可广场 图书馆立面局部
威尼斯 圣马克广场 西人口拱 门看教堂与钟楼
圣 马 可 广 场 鸟 瞰
圣马可广场远景
从 广 场 看 圣 马 可 教 堂
公爵府
圣马可教堂
威 尼 斯 水 城
第七节 圣彼得大教堂和它的建造过程
圣彼得大教堂(1506--1626)
伯拉孟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世界上最大的 天主教堂;广场是梯形十字椭圆形组合的复合式广场 伯尼尼。
米 开 朗 琪 罗 设 计 的 圣 彼 得 大 教 堂 平 面
17世纪初年,在极其反动的耶稣会的压力之下,教皇命 令建筑师玛丹纳(CarloMaderno,1556~1629年)拆去已经 动工的米开朗琪罗设计的圣彼得教堂的正立面,在原来 的集中式希腊十字之前又加了一段3跨的巴西利卡式的大 厅(1606—1612年)。于是,圣彼得大教堂的内部空间和外 部形体的完整性都受到严重的破坏。在教堂前面,一个 相当长的距离内,都不能完整地看到穹顶,穹顶的统率 作用没有了。新的立面用的是壁柱,构图比较杂乱。立 面总高51.0m,壁柱高27.6m,由于尺度过大,没有充 分发挥巨大高度的艺术效果
罗马 圣比得主教堂总平面
罗 马
圣 比 得 主 教 堂 与 广 场 鸟 瞰
穹顶直径41.9m,很接近万神庙的。内部顶 点高123.4m,几乎是万神庙的3倍。希腊十 字的两臂,内部宽27.5m,高46.2m,同马 克辛提乌斯巴西利卡相仿,而通长140多米, 则远远超出。穹顶外部采光塔上十字架尖端 高达137.8m,是罗马全城的最高点。
一、文艺复兴初期---开创者
(14--15世纪初) 建筑师是行会的工艺匠师; 中心在佛罗伦萨;主要建筑为市政厅、学校、市场、育婴堂
之类的公共建筑物;虽然已经重新采用柱式,但还不是很严 谨;保留着中世纪市民建筑的一些特色,只强调一个沿街立 面
1、育婴堂 1419年 ---伯鲁乃列斯基
平面是一座四合院,正面面向安农齐阿广场;底层是连续 券廊,科林斯柱式;第二层窗小,墙面大,但线脚细巧, 和券廊的风格很协调。整个立面构图简洁,比例匀称。
一、人性的苏醒
经济发达,眼界开阔,中产阶级有力-------世俗文化 对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的冲击人性逐渐苏醒
《论人的尊严》----意大利人文学者皮科------人性解放 的伟大宣言,对神学教条的彻底否定
二、同封建教会的力量做斗争,向古典文化 寻求支持和向导
“人文学者”“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在意 大利掀起的一场搜求、学习、研究古代著作和古代 遗迹的热潮
五、威尼斯
1、建筑上追求开朗愉快的风格,构图自由 活泼
2、市政厅 3、教堂 4、16世纪中叶,威尼斯的建筑也发生很大
变化 5、17世纪后,威尼斯的建筑随着经济的衰
落而衰落了
威 尼 斯 圣 马 可 广 场 鸟 瞰
威 尼 斯 圣 马 可 广 场
1
威 尼 斯 圣 马 可 广 场 的 透 视
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出现了建筑学术著 作的高潮。
阿尔伯蒂、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帕拉第奥
三、文艺复兴盛期---新的高涨(16世纪上半叶)
1、罗马城成了新的文化中心,文艺复兴运动此时 达到盛期
2、建筑追求雄伟、刚强、纪念碑式的风格;轴线 构图,集中式构图经常被用来塑造庄严肃穆的建 筑形象,建筑设计水平大有提高。
古典文化的再生,是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标志之一
文艺复兴: 早期: 盛期:
后期:
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 16世纪起传遍意大利并以罗马 为中心,同时开始传入欧洲其他 国家, 一意大利北部威尼斯,维琴察等 地为中心
佛罗伦萨主教堂1
标志着意大利文艺 复兴建筑史的开始
§8.2春汛---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
巴齐礼拜堂同环境很协调
二、文艺复兴中期----转向 宫廷(15世纪中后 期)
1、府邸:
大多是四合院,3层,临街建造, 平面趋向紧凑、整齐,外形上只突 出一个立面
例:美第奇府邸
2、建筑师:
这些知识分子建筑师给新建筑潮 流以理论的说明;并且借鉴古人 著作,总结劳动者的实践经验, 对建筑学本身进行了系统的深入 研究,探讨了各种构图的规律, 制定了柱式及其组合的量化法则 ,对建筑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
一、形制及建造过程 1、坎皮奥----平面大体还是拉丁十
字的,但东部却是一个以歌坛为中 心的集中式的形体 2、伯鲁乃列斯基 1420年动工, 1431年封顶
二、结构 1、穹顶下面使用
----“鼓座” 2、抵御穹顶侧推力所使用的方法: (1)穹顶轮廓采用尖矢形,而不是
半圆形 (2)用骨架券结构
3、盛期文艺复兴与早期文艺复兴的重要区别之一 就是:前者主要是在教皇的庇护下,而后者主要 受到城市贵族和大资产者的资助。
4、坦比哀多----小教堂( 1502--1510)
盛期文艺复兴建筑的纪念 性风格的典型代表
设计人---伯拉孟特
集中式的圆形建筑物,周 围一圈多立克式的柱廊
造型:集中式的形体、饱 满的穹顶、圆柱形的神堂 和鼓座,外加一圈柱廊, 体积感很强
造型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5、法尔尼斯府邸
四、衰退 (16世纪中叶起)
1、两种倾向
(1)泥古不化,教条的崇拜古代
(2)追求新颖尖巧,被称为“手法主义”
2、形制复旧
3、进展
文艺复兴晚期,建筑的平面安排、空间组织都比过去深入 ,构图手法和风格也更多样化,园林艺术和城市规划都有 新的高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