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细小病毒1
• 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细小病毒和其它病原(特 别是圆环病毒II型)混合感染,可加重圆环病毒II 型感染所引起的各种临床表现,各级种猪场都很 重视猪细小病毒病的防控 。该病最早于1967年在 英国报道,目前呈世界流行,给养猪业造成较大 的经济损失。
(2)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病原简介
形态特征: 猪细小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 为单分子线状单 股DNA病毒,外观呈六角形或圆形,无囊膜,直 径为18-26nm,核衣壳呈20面体等轴立体对称。
( 17 )
( 14 )
6 防控措施
猪细小病毒感染,目前无特效药进行治疗。为避 免该病的发生,只能采取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 饲养管理、环境消毒和疫苗免疫。疫苗目前主要 分灭活苗和弱毒疫苗。 ① 严格种群管理,加强检疫工作,杜绝引进病猪和 带毒猪。 ②目前对易感猪进行疫苗免疫是最有效的。现主要 使用灭活疫苗,分为组织灭活苗和细胞培养灭活 苗,以油佐剂细胞灭火苗最为常用。 ③ 坚持经常性消毒,用0.5%漂白粉或1%烧碱可杀 灭病原体,减少猪与病毒的接触
(9)
不同阶段的感染
母猪主要为繁殖障碍,母猪流产,产出死胎、畸 形或木乃伊胎 –如在怀孕30-50天期间感染,主要产木乃 伊胎; –如在怀孕50-60天期间感染,主要死产 –如在怀孕60-70天期间感染,主要流产 –如在怀孕70天以上感染,多能正常产仔 ,其带有抗体和病毒。 –怀孕中期胎儿死亡,当胎儿被液化吸收 ,怀孕母猪腹围减小,妊娠中止
( 15 )
•
补充说明
• 用于分离PPV的病料,一般为流产或死产胎儿的脑 、肾、肝、肺、睾丸、胎盘及肠系膜淋巴结等, 其中以肠系膜淋巴结和肝脏的分离率最高。
• 虽然此方法是最准确的诊断方法,但是其费时费 力,并且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设备,另外,其 感染力会随着胎儿死亡时间而降低从而限制了临 床应用;
(5)
3 流行病学
• 传染源 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分泌物、排泄 物及被污染的饮水、饲料、器具均可引起本病的 传播。 • 传播途径 可通过胎盘垂直感染和交配感染,也可通过被 污染的食物、环境,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 易感动物 猪是猪细小病毒唯一宿主,不同年龄、性别、 品种的猪均可感染,常见于初产母猪。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秋两季及母猪配种后更 易感染。
( 10 )
早期感染PPV,胎儿在母体内死亡
( 11 )
产下不同木乃伊胎和死胎
( 12 )
产下不同组合胎儿
( 13 )
5 诊断
⑴根据繁殖母猪无其他症状,仅表现为产胎数少、 木乃伊胎、死胎可怀疑PPV感染。 ⑵对本病进行确诊时需将木乃伊、死胎儿肺(胎儿 长度小于16cm)送实验室做病毒分离鉴定。 分离培养:仔猪原代肾细胞等 鉴定: HA和HI试验、荧光抗体试验 ⑷血清学试验 –病毒中和试验 –HA和HI试验:血清需非特异性处理
易感猪经口腔感染
经 胎 盘 传 给 胎 儿 经血液传入子宫
(8)
4 症状及病理变化
① 仔猪:通常无症状,偶尔可见弱仔,产死仔猪增 加,木乃伊仔猪增加。
②母猪:如果繁殖母猪无其它症状,仅表现为窝产仔 数减少,以及产出大小不一的木乃伊胎,就应怀疑 为PPV感染。
③易感母猪感染后会导致胚胎吸收和木乃伊胎。所以 ,主要症状包括窝产仔数下降、大小不一的木乃伊 胎、假怀孕和不孕。
猪细小病毒
演讲人: 演讲人:毛晓丽
(0)
猪细小病毒
1 2 3 4 5 6 概述 病原简介 流行病学 症状及病理变化 诊断 防控措施
(1)
1 概述
•
猪细小病毒病(PPV):是由细小病毒科猪细小 病毒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发生于初 产母猪,其特征为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及病 弱仔猪,但母猪通常不表现其他临诊症状,其他 猪感染后也无明显的临诊症状。
(3)
猪细小病毒的形态
(4)
2 病原简介
抗原特性:只发现一个血清型 血凝性: 可以凝集豚鼠、大鼠、小鼠、鸡、鹅、猫、 猴和人O型红细胞,其中以豚鼠的红细胞最好。 抵抗力: 对热、消毒药抵抗力强,耐PH2-9,70℃2h 失活,80℃可耐受5分钟
• 红细胞凝集试验(HA)操作简便易行,且能进行快 速、大量的诊断,但是其灵敏度低、特异性不强 ,只能作为辅助诊断方法。
( 16 )
• 经PPV感染后母猪会获得很高的抗体水平,并且会 维持很长时间。 • 很高的抗体水平并不意味着猪群正在或已经发病 ,也不意味着更好的免疫保护。比如1:20的滴度 与1:80,000的滴度所提供的免疫保护是一样的。 • 某一时间对所有母猪进行血清学检查,仅能得出 母猪当中曾经感染过病原的比例,并反映出整体 的免疫水平或易感程度。猪只接触PPV之后,免疫 力会维持一生。
(6)
PPV的传播
初产母猪早期感染时,可产生病毒血症引起繁 殖障碍,病毒经血液穿过胎盘感染胎猪,有选择 性地杀死胎猪,由于此时胚胎骨骼还没有发育, 胎儿在母体内死亡后被母体完全吸收,最终形成 一块很小的形似垃圾的凋落物被排出体外,引起 母猪再次发情。
(7)
PPV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