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老年帕金森病的综述

关于老年帕金森病的综述

关于老年帕金森病的综述
姓名:朱崇杰
学号:1101670023
班级:2011级药物制剂
指导老师:张环英
关于老年帕金森病的综述
一、发现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在60岁以后发病。

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的其它部分的震颤,身体失去了柔软性,变得僵硬。

最早系统描述该病的是英国的内科医生詹母帕金森,当时还不知道该病应该归入哪一类疾病,称该病为“震颤麻痹”。

这个名称在我国旧的教科书中也是这样的,至今仍有一些非专科医生在使用这个名称。

后来,人们对该病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观察,发现除了震颤外,尚有肌肉僵直、写字越写越小等其它症状,但是四肢的肌肉的力量并没有受损,认为称麻痹并不合适,所以建议将该病命名为“帕金森病”。

二、病位
帕金森病的病变部位在人脑的一个叫中脑的部位。

该处有一群神
经细胞,叫做黑质神经元,它们合成一种叫做“多巴胺(DA)”的神经递质,其神经纤维投射到大脑的其它一些区域,如纹状体,对大脑的运动功能进行调控。

当这些黑质神经元变性死亡至80%以上时,大脑内的神经递质多巴胺便减少到不能维持调节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便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

三、病因
脑炎常引起黑质及其上行的黑质纹状体通路的损害,是发生帕金森综合症的病因之一。

另如动脉硬化、颅脑损伤、脑肿瘤、一氧化碳中毒、利血平、酚噻嗪类药物、锰、汞、氰化物中毒等也可引起与帕金森氏病类似的临床症状或病理改变,这些情况统称为帕金森综合症。

帕金森病往往有明确的病因。

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年龄老化。

2)环境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所以人们怀疑环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质,损伤了大脑的神经元。

3)家族遗传性:医学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帕金森病似乎有家族聚集的倾向,有帕金森病患者的家族其亲属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一些。

4)遗传易感性:尽管帕金森病的发生与老化和环境毒素有关,但是并非所有老年人或暴露与于同一环境的人,甚至同样吸食大量MPTP 的人都会出现帕金森病。

虽然帕金森病患者也有家族集聚现象,但
至今也没有在散发的帕金森病患者中找到明确的致病基因,说明帕金森病的病因是多因素的。

综上所述,任何单一的因素均不能完满的解释PD的病因。

多数研究者倾向于帕金森病的病因是上述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即中年以后,对环境毒素易感的个体,在接触到毒素后,
因其解毒功能障碍,出现亚临床的黑质损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多巴胺能神经元渐
进性不断死亡变性,最终失代偿出现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

四,预防
对有帕金森病家族史及有关基因携带者,有毒化学物品接触者,均应视为高危人群,须密切监护随访,定期体检,并加强健康教育,重视自我防护。

加大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的力度,减少有害气体、污水、污物的排放,对有害作业人员应加强劳动防护。

改善广大农村及城镇的饮水设施,保护水资源,减少河水、库水、塘水及井水的污染,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能喝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

老年人慎用吩噻嗪类、利血平类及丁酰苯类药物。

重视老年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脑动脉硬化等)的防治,增强体质,延缓衰老,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对预防帕金森病均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此外,最新研究发现,红茶中的酶有助预防帕金森病,而咖啡因无此功效。

某研究机构调查了6.3万名45岁至74岁的新加坡居民,发现每个月至少喝23杯红茶的受调查者患帕金森病的几
率比普通人低71%。

研究人员希望今后能从红茶中提取出有效成分制成预防帕金森病的药物。

五、临床表现
帕金森病的起病是缓慢的,最初的症状往往不被人所注意。

但出现以下症状时,临床上就基本可以诊断为帕金森病了。

1、静止性震颤:震颤往往是发病最早期的表现,通常从某一侧上肢远端开始,以拇指、食指及中指为主,表现为手指象在搓丸子或数钞票一样的运动。

然后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和对侧肢体,晚期可波及下颌、唇、舌和头部。

在发病早期,患者并不太在意震颤,往往是手指或肢体处于某一特殊体位的时候出现,当变换一下姿势时消失。

以后发展为仅于肢体静止时出现,例如在看电视时或者和别人谈话时,肢体突然出现不自主的颤抖,变换位置或运动时颤抖减轻或停止,所以称为静止性震颤,这是帕金森病震颤的最主要的特征。

震颤在病人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时加剧,随意运动时减轻,睡眠中可完全消失。

且对天气变化敏感。

震颤的另一个特点是其节律性,震动的频率是每秒钟4-7次。

这个特征也可以帮助我们区别其它的疾病,如因舞蹈病、小脑疾患、还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引起的疾病。

2、肌肉僵直:帕金森病患者的肢体和躯体通常都失去了柔软性,变得很僵硬。

病变的早期多自一侧肢体开始。

初期感到某一肢运动不灵活,有僵硬感,并逐渐加重,出现运动迟缓、甚至做一些日常生活的动作都有困难。

如果拿起患者的胳膊或腿,帮助他活动关节,你会明显感到他的肢体僵硬,活动其关节很困难,象在来回折一根铅管一样。

如果患肢同时有震颤,则有断续的停顿感,就象两个咬合的齿轮转动时的感觉。

3、运动迟缓:在早期,由于上臂肌肉和手指肌的强直,病人的上肢往往不能作精细的动作,
如解系鞋带、扣纽扣等动作变得比以前缓慢许多,或者根本不能顺利完成。

写字也逐渐变得困难,笔迹弯曲,越写越小,这在医学上称为“小写症”。

面部肌肉运动减少,病人很少眨眼睛,双眼转动也减少,表情呆板,好象戴了一副面具似的,医学上称为“面具脸”。

行走时起步困难,一旦开步,身体前倾,重心前移,步伐小而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步,即“慌张步态”。

行进中,患侧上肢的协同摆动减少以至消失;转身困难,要用连续数个小碎步才能转身。

因口、舌、鄂及咽部肌肉的运动障碍,病人不能自然咽下唾液,导致大量流涎。

言语减少,语音也低沉、单调。

严重时可导致进食饮水呛咳。

病情晚期,病人坐下后不能自行站立,卧床后不能自行翻身,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4、特殊姿势:尽管患者全身肌肉均可受累,肌张力增高,但静止时屈肌张力较伸肌高,故病人出现特殊姿势——①屈曲体态:头前倾、躯干略屈、上臂内收、肘关节弯曲、腕略伸、指掌关节弯曲而指间关节伸直,拇指对掌,髋及膝关节轻度弯曲。

②慌张步态。

5、其他:①口,咽运动障碍,讲话缓慢;②自主NS:顽固性便秘,夜间大量汗出,直立性低血压;③皮脂性分泌亢进,脂颜;④精神症状:抑郁,无欲,智力衰退;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现象,如唾液和皮脂腺分泌增多,汗分泌增多或减少,大、小便排泄困难和直立性低血
压。

五,药物治疗
1、药物治疗:维持纹状体内Ach与DA平衡。

(1)抗胆碱药:对肌强直有效,对运动迟缓疗效差
副作用:腺体分泌减少,瞳孔扩大,便秘,尿酸高。

禁用:前列腺大,青光眼。

(2)金刚烷胺:促进N末梢摄取DA,减少再摄取,发送震颤,肌强直,运动徐缓。

副作用:失眠,头痛,下肢青斑,踝部水肿。

癫痫慎用,哺乳期禁用。

(3)DA替代疗法:美多芭:左200mg 苄丝肼50mg
注:长期服用:并发症
1)症状波动:①疗效减退剂未恶化,②开关现象,开期伴异动症,末期加重无动症。

2)异动症:运动障碍,手足征,不自主运动,肌强直
①剂峰运动障碍1-2h
②双相运动障碍:剂未,剂初
③肌张力障碍:清晨服药前
3)精神症状:抑郁,减少药量
4)多巴受体激动剂:3-5年DA疗效试弱。

①嗅隐平1.25mg 1/4d 3-5d增加1/4 20mg/d。

副作用:恶心,呕吐
②惜高利特0.025m/d 5d 0.025m
③吡贝地尔D2D3对震颤改变明显
④普拉克素3-5mg/d
⑤罗匹尼罗0.25mg bid
⑥卡麦角林2-6mg/d
5)MAO-β抑制剂:阻止DA降解,合用DA有减少V4量。

司吉林2.5mg bid +VitE。

6)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抑制DA外周代谢。

托卡明帕金森综合症偏方:
处方与用法:黄芪30克,川芎、全蝎、当归、地龙各10克,巴戟天、天麻、赤勺各15克,红花6克,蜈蚣6条,丹参20克,木瓜18克。

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

功效:补气活血,养血通络,主治老年人帕金森综合征,手脚颤抖,或伴局部疼痛等。

2、外科
3、细胞移植
4、康复
参考文献:
1、《中国康复医学杂志》韩炜;曹洪涛;叶霞
2、《老年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许继平;李玉莲
3、《综合护理对老年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王锦玲
4、《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运动障碍的初步研究》周国庆; 任苏虹; 段立晖; 汤兵; 李敏; 李华; 刘新峰; 祝华龙; 史兆荣
5、《老年帕金森病的分类、诊断与鉴别诊断》王新德
6、《陈德润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经验》郑开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