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52页

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52页

第一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施工排水施工排水包括地表排水及基坑排水。

施工期地表排水利用首先施工完成的导流沟及天然沟道采用明沟导流排水。

基坑水主要来源于地下水、基坑渗水、基坑区间天然降雨和施工废水等经常性排水,基坑排水采用强排水法,如基坑地下水位高于最低开挖面,则采用人工降排水法(井点法)进行降低地下水位;如基坑地下水位低于最低开挖面,施工时视开挖情况采用明排法,在基坑边缘设置截水沟,在低洼处设置排水井放置潜水泵,对基坑水进行抽排。

2、施工测量根据设计图及有关技术文件,结合实际地形及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控制测量,施工测量,进度测量及竣工测量,各阶段的测量精度均应满足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并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核。

1.1控制测量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点及技术资料,结合设计图纸,采用全站仪布设轴线控制点,用精密水准仪布置高程控制点,轴线采用控制布设在左右岸及主河槽段砼挡墙上,用带有“+”字丝的钢筋埋设固定,标明位置及距离,并用围栏防护,轴线控制采用直导线控制,左右岸导线点至少应布置三个。

高程控制点布置在左右岸及主河槽段的上下游,用磨光头的钢筋埋设固定并编号、防护。

轴线控制及高程控制布设完后,绘制平面布置图,标明编号及相对位置的距离等有关说明。

1.2施工测量根据控制测量的控制点进行现场施工放样测量,施工前对施工区域测绘平面,以备施工测量放样用。

基础开挖用土桩标明设计开挖轮廓线,在开挖过程中,分层用水准仪测开挖高程。

砼施工的施工放样,用木桩和细线标明各部的轮廓线,并用水准仪测出基础高程及顶面高程加以控制,坝袋安装在坝体砼面用墨线弹划出轴线及轮廓线,核准无误后进行安装。

1.3进度测量根据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测出完成的各项工程量,绘制有关平面图及断面图,并报送有关计算依据,经监理工程师核准后做为结算依据。

1.4竣工测量根据监理工程师的要求,以及工程竣工资料整理的有关内容,进行竣工测量,竣工测量采用全站仪和水准仪,测出建筑物的轮廓线,高程及其相对位置和结构型式,绘制实测的平面图及有关结构图等。

作为竣工存档资料。

3、土方开挖在土方开挖前,根据设计图纸,布设施工控制网,进行开挖前的地形测量和施工放样。

利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订设测桩,以确定高程、边线,控制开挖施工中的开挖边线、尺寸。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和施工放样的精度要求可设定四等首级平面控制网和四等高程控制网。

施工时采用三角控制网进行施工,根据三角控制网的技术要求及施工平面布置图,在施工区设适量的四等控制点,控制点用砼标墩,其中各控制点组成三角形内角不小于300,如受地形限制个别角不小于250。

施工时加强对控制点的保护,以保证在施工中控制点不被损坏。

施工中测量放样主要是对开挖边线和高程进行控制,采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测量控制,沿坡度方向及坡长方向每隔5m布设适当木桩,桩与桩之间拉线标示测量位置,以控制土方清基范围及挖方厚度。

在土方开挖量较大情况下,在不同高程上下各设一台,相互接力挖出边坡雏形,并用自卸汽车将弃土运走,再用推土机整形,推土机碾压。

当土方开挖厚度较小时,用拖式铲运机铲运土,机械开挖时,按设计断面预留一定厚度的保护层,最后用人工进行削坡。

弃土按监理工程师指定地点堆放并用推土机整平。

清基挖方自上而下进行,直到达到设计断面要求为止,施工时按单元划分段进行作业,开挖一段完成一段,为下一个工序争得时间,经工地质量检查组及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后,方可移交下一道工序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为保持岸坡稳定,我们将采取下列措施:(1)在坡顶及坡面适当位置设置排水沟及集水坑,使其纵横成网,组成地表及地下水排水系统,必要时对深度积水区域设置水泵,用于抽排积水。

施工过程中要及时排除地表水,降低地下水位。

雨天用彩条布覆盖已清基坡面,防止雨水对坡面的冲刷破坏。

(2)加强岸坡的巡察工作,时刻注意堤坡变化,特别注意堤内反渗现象,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解决。

开挖施工中注意各种渗流现象,如有发现则及时采用挖沟排水或截流导渗。

对开挖施工中的地下水和施工用水,采取有效的截、排水措施,予以排除。

并注意对排水导流设施的维护。

(3)对有坍塌迹象的坡体除采取以上措施外,还要进行压重固脚等措施。

(4)对外滩地表水应注意疏排,控制其堤外积水水位。

(5)在机械施工过程中采用“宁欠勿超,保持坡形”的原则,对欠挖部分采用人工开挖整形。

根据施工现场客观条件和具体情况以及各道工序作业所需最小空间,将本标段划分为多个施工单元,一个施工单元完成后,及时报请监理人进行检查验收。

经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以缩短同一施工面削坡土方与护坡护砌施工的间隔时间。

在施工中,若出现不良地质地段时,及时报告给监理工程师,并根据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处理。

4、土方回填(1)施工准备工作参加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和施工技术交底;提交劳动力、机械设备、油料及设备配件的进场计划,经审批后落实;编制测量方案,建立控制网并进行保护;搞好质量、安全、环保策划,确定质量、安全、环保目标;工序能力的审定,对于配备的技术人员,施工机具的数量、规格、完好性等进行审查,以满足施工要求:会同监理一道对土场进行取样、送检;用水、用电、施工道路及临时设施的准备;开工初期,根据现场情况派专人负责调配劳动力、机械设备及相关施工队伍,保证按计划及时进场。

(2)生产性试验大规模回填施工前,先进行现场生产性碾压试验。

碾压试验包括:铺料方式、铺料厚度、碾压机械类型及重量、碾压遍数等物理力学试验,将全部成果整理成正式报告,提供给监理工程审核批准,及验收备查。

(3)施工技术要求土料质量应符合《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的要求,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有机物及石块,不得含腐植土。

土料含水量要求控制在18-25%之间,经过碾压后,压实土料干密度要求达到1.5t/m3以上。

(4)土方铺摊土料用1 m3反铲挖装土、5~10t自卸式汽车运输,运距3km。

土料运至现场后用履带推土机先从最低洼部位开始,按水平分层铺土填筑,相邻施工段的作业面宜均衡上升,避免出现陡坎高差。

若段与段之间不可避免出现高差时,以1:3-1:5的斜坡面相接,每层铺筑厚度以25cm-30cm为宜。

作业面必须做到统一铺土,统一碾压,当天铺筑,当天碾压,确保填筑质量。

全部填筑完成以后,须整坡压实,经过一段时间的固结后,再作削坡处理。

(5)土方碾压土方碾压拟采用履带推土机碾压。

碾压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每履带套压为1/2-1/3,行进方向平行于堤轴线,防止出现漏压、欠压。

碾压遍数一般不少于6-8遍。

上、下层的分缝位置错开,相邻作业面的碾压宽度,平行堤轴线方向不应小于0.5m,垂直堤轴线方向不应小于 3.0m。

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应辅以夯具夯实,夯实时应采用连环套打法,夯迹双向套压。

土料碾压后,每层需按监理工程师要求,严格按《土工试验规程》(SDJI28-87)进行取样试验,确保填筑干密度合格率不小于85%,不合格干密度不得低于设计干密度的96%,且不合格部位不得集中。

施工中及时作出相应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若出现局部弹簧土、层间光面、层间中空、松土层或剪切破坏等质量问题时,应及时进行处理,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才准铺筑新土。

上一层填筑料按规定施工完毕,经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铺筑下一层,且在铺筑新料之前,应对压实层表面进行刨毛、洒水等处理,以免层间结合不良。

在接合面的坡面上,配合填筑上升速度应将表面松料铲除,直到压实合格为止,坡面经刨毛处理并保持含水量在控制范围内,然后才能继续铺新料压实。

垂直堤轴线方向的各种接缝,以斜面连接,斜面坡比一般为1:3-1:5,碾压时应跨接缝碾压,其搭接长度不少于3m。

施工过程中做好土料碾压实验,控制好堤顶高程和坡比,斜坡碾压时注意搭接宽度,局部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用人工夯压密实,对已完成的堤段搞好坡面保护,及时申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坡面验收,以便下道工序施工。

5、浆砌石和抛石工程1.1浆砌石工程施工(1)石料质量要求根据设计要求浆砌石所用块石粒径不小于20cm,强度600号经上,块石干净无杂物。

(2)砂浆质量要求砌筑用砂浆强度不低于7.5Mpa,砂浆采用机械拌合,拌合均匀有较好的粘度可操作性强。

砂子和水泥的质量要求必须满足国家水工建筑技术标准。

(3)浆砌石施工浆砌石挡土墙施工方法将块石清扫,冲洗干净,砂浆由机械拌合均匀后均用机动翻半车运输至施工部位,人工砌筑,采用座浆分层砌筑,砂浆灌缝。

技术要求:砂浆摊铺均匀,厚度不小于2cm,块石摆放大面朝下,小面朝上,块石之间缝隙用砂浆填满,并填小片石挤紧。

1.2抛石工程施工(1)石料质量要求、同干砌石技术要求(2)抛石施工方法施工程序:从上游向下游进行,分仓进行,铺设反滤土工布和平10cm 卵石层后进行抛石。

施工方法:机动翻斗车将石料运至施工部位后,人工分层摆放,层面大致平整,上下层互相压槎。

6、雷诺护垫护坡施工方案雷诺护垫是由特殊防腐处理的低碳钢丝经机器编织成的六边形双绞合钢丝网,制作成符合要求的工程构件,其具有更优于EN10223-3标准中所述网箱的力学性能。

雷诺护垫的施工安装顺序:⑴组装:从捆扎包中把折叠的单位取出并放置在坚固和平整的地面上,然后展开并压平成原形状。

前、后和尾板应该翻开至垂直位置完成一个敞开的盒子形状。

侧翼应适当的折叠并互相交迭。

所有的间隔板和尾板都要固定和系紧在护垫的前、后板上。

雷诺护垫在组装后,侧面,尾部和间隔都应竖立,并确保所有的折痕都在正确的位置,每个边的顶部都水平。

最后用绞合钢丝把雷诺护垫的边连接。

(2) 将雷诺护垫放到设计位置:在完成组装以后,护垫被一个接一个的摆放在合适的地点。

为了构成完整的结构,用钢丝或钢环把所有相邻空护垫沿其接触面的边联接。

在陡的坡面上,雷诺护垫应在最上面的面板用硬木栓固定在地面里。

(3) 填石:填充石头可以用任何合适的采石方法获取和用任何设备按照分级要求生产成所需的大小。

填石必须是硬的,而且在暴露在水里的情况下不分解或在护垫结构使用寿命之内不风化。

它的大小的范围应在75mm到150mm之间,在不放置在护垫表面的前提下,大小可以 (4) 盖板:将护垫盖铺上,用适当的工具把护垫盖和即将被连接的边拉近。

护垫盖和所有的边、尾端和间隔板紧紧地绞合在一起。

用交互的双的和单的钢丝圈结或钢环加固的方法把护垫盖连接在雷诺护垫的端板,边板和隔板上。

7、土工布铺设土工布铺设先由人工将坡面表面的一切尖角杂物清除干净,开挖顶部和中部齿槽,铺设垫层,然后铺放土工布在齿槽内填满粗砂夯实,以人工拉紧使其无褶皱,并迅速填土。

施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铺放时在干燥和暧天气进行;(2)铺放时不过紧,留约1.5%的余幅,以便拼装和适应气温变化;(3)接缝与最大拉应力方向开户行;(4)注意防火,现场施工人员应穿无钉鞋和胶底鞋;(5)土工布铺好后尽快铺设干砌石护坡和脚槽(或填土),不得损伤土工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