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春季高考网络技术知识点大全

山东省春季高考网络技术知识点大全

网络技术大纲及知识点汇总1.计算机网络概述(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发展四阶段:远程终端联机阶段、计算机网络阶段、网络互连阶段、信息高速公路阶段1969.12 ARPA NET1984 OSI1993 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1994 接入中国1997 中国四网互通(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系统组成和分类。

网络功能:1、实现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共享;2、实现数据信息的快速传递;3、提高可靠性4、提供负载均衡与分布式处理能力;5、集中管理;6、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组成:从拓扑上分:节点+链路;从逻辑功能上分:资源子网+通信子网分类: 1、覆盖围分: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2、拓扑结构分:星型网、环型网、总线型网、树型网、网型网。

3、网络的所有权分:公用网、专用网。

4、网络中计算机所处的地位分:对等网、基于服务器的网络(客户机/服务器网络、C/S网络)2.数据通信基础(1)掌握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1、信息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数据:数字化的信息称为数据。

分两类: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

3、信道:传送信号的一条通道,可以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

4、信道容量:指信道传输信息的最大能力。

5、一个数字脉冲称为一个码元(码位)。

6、 7个码元组成的序列,称为“码字”。

7、比特率:表示单位时间所传送的二进制代码的有效位数(bps)。

8、波特率:每秒钟传送的波形个数就是波特率(baud)。

9、误码率:指信息传输的错误率,衡量传输可靠性的指标。

10、吞吐量:单位时间整个网络能够处理的信息总量。

11、传播延迟(或时延):信号从信源端到达信宿端需要一定的时间。

12、信道带宽:指信道所能传送的信号频率宽度。

13、数据传输率:指单位时间信道传输的信息量,即比特率。

(2)掌握数据传输方式及数据交换技术。

1、数据通信系统模型数据终端设备DTE与线路端接设备DCE2、根据数据信息在传输线上的传送方向,数据通信方式有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3、按照数据在传输线原样不变地传输还是调制变样后再传输,数据传输方式分为:基带传输(近距离、LAN)频带传输(远距离、线)宽带传输(数字+模拟)四种数据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信元交换。

电路交换: 两个工作站之间建立实际的物理连接。

一旦通信线路建立,独占物理通道,直至通信线路被取消。

3阶段:建立、传输、拆除优点:实时性好,通信速率高;缺点:线路利用率低,通信的双方必须同时工作。

报文交换: 采取的是“存储—转发”方式,不需要在通信的两个节点之间建立专用的物理线路。

优点:线路利用率高,双方不需同时工作,可差错控制和纠错;缺点:网络的延时较长且变化比较大,不适于实时通信。

分组交换(包交换):属于存储-转发交换方式,以长度受到限制的报文分组(Packet)为单位进行传输交换的。

分组也叫做信息包。

两种方式:数据报和虚电路特点:传输质量高,误码率低,能选择最佳路径,节点利用率高,有时延,适宜短报文传送。

信元交换(ATM异步传输模式):面向连接的,采用小的固定长度(53B)的信元,是一种广域网主干线的较好选择。

三层: ATM物理层:控制发送与接收及封装数据帧;ATM层:建立虚电路传送信元;ATM适配层:数据与信元转换。

3.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5种类型: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网状型总线结构典型特点:结构简单、扩展容易。

网络中任何节点的故障都不会造成全网的故障,可靠性较高。

分为单总线结构和多总线结构,常用CSMA/CD和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方式优点:电缆长度短,易于布线和维护;可靠性高;可扩充性强;费用开支少。

缺点:故障诊断困难,故障隔离困难,中继器等配置,实时性不强。

星型网典型特点:结构简单,建网容易,中心节点是网络的瓶颈,一旦出现故障则全网瘫痪。

集中式控制策略优点:方便服务;每个连接只接一个设备;集中控制和便于故障诊断;简单的访问协议缺点:电缆长度和安装;扩展困难;依赖于中央节点。

环型网络典型特点:实现简单,任何节点的故障均导致环路不能正常工作,可靠性较差。

采用分散式管理。

优点:电缆长度短;适用于光纤;网络的实时性好缺点:网络扩展配置困难;节点故障引起全网故障;故障诊断困难;拓扑结构影响访问协议拓扑选择原则:可靠性、可扩充性、费用高低。

(2)掌握ISO/OSI参考模型的结构及各层的主要功能。

OSI参考模型七层,由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功能:(1)建立、维持与释放物理连接;(2)按顺序传输比特流;(3)物理层管理链路层功能:(1)链路管理建立、维持与释放;(2)帧的装配与分解与同步;(3)差错校验、数据修复、流量控制及透明传输;(4)MAC寻址。

网络层功能:(1)建立和拆除网络连接;(2)分割与重组数据包(3)差错校验、修复、流量控制;(4)路由与寻址(网络地址、逻辑地址)。

传输层功能:(1)建立传输连接,提供端到端的可靠连接;(2)分割数据并重组为数据段(3)流量控制、透明传输、差错校验及故障恢复。

会话层功能:(1)提供远程会话地址;(2)会话建立后的管理;(3)提供把报文分组重新组成报文的功能。

表示层功能:(1)数据表示和格式转换;(2)语法选择;(3)数据加密与解密;(4)数据压缩。

应用层功能:(1)虚拟终端服务;(2)文件传输、访问和管理;(3)作业传送和操纵;(4)电子。

(3)理解数据传输控制方式。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先听后发、边发边听;令牌传递控制法(Token Passing)只有获得“空”令牌才能发送信息。

(4)了解常见的局域网标准。

IEEE 802标准(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802.1 局域网 802.2 逻辑链路 802.3 CSMA/CD 802.4 Token Bus令牌总线802.5 Token Ring令牌环 802.6 城域网 802.7 宽带 802.8 光纤 802.9 声音802.10安全 802.11无线 802.12快速局域网(5)掌握TCP/IP网络协议。

TCP/IP协议即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是一个协议集。

TCP/IP是事实上的工业标准和国际标准。

作用:解决异构网络系统的通信分层模式: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TCP/IP协议特点(1)开放的协议标准;(2)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3)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4)标准化的高层协议(6)了解广域网。

广域网(WAN)是在广泛围建立的计算机网络,实现远距离数据通信。

广域网节点设备:路由器、调制解调器、通信服务器。

广域网种类:公共传输网络电路交换网(PSTN、ISDN)和分组交换网(X.25、帧中继)专用传输网络数字数据网(DDN)无线传输网络移动无线网(3G、GSM、GPRS)4.计算机网络设备(1)了解各种网络设备(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及其他网络设备)。

网卡,网络适配卡又称网络接口卡,简称网卡。

功能:1.实现局域网中传输介质的物理连接和电气连接; 2.代表着一个固定的地址;3.对发送和接收的信号进行转换,执行网络控制命令;4.实现OSI开放系统七层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的功能;5.对传送和接收的数据进行缓存。

6.按照OSI协议物理层传输的接口标准,实现规定的接口功能。

分类:按总线接口分ISA、PCI、PCMCIA、USB。

按网络类型分以太网卡、令牌环网卡和ATM网卡。

按连接头分BNC、RJ45、AUI、光纤网卡以及无线网卡。

按传输速率分 10、100、1000、10M/100、10M/100M/1000Mbps自适应网卡。

选购:性价比、组网类型、扩展槽、使用环境、特殊要求等。

集线器功能:多口中继器、采用CDMA/CD方式、共享带宽、工作在OSI物理层。

分类:按端口数量分5口、8口、12口、16口、24口、48口等,常用的是24口;按带宽分10、100、1000、10/100、10/100/1000Mbps自适应集线器;按可管理性分不可网管集线器、可网管集线器;按扩展能力分独立集线器、堆叠式集线器。

交换机功能: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上,实现不同网络互连的连接设备,通过缓存、过滤、学习、转发和扩散功能对数据帧完成操作。

分类:按传输介质和传输速率,分为以太网交换机、千兆以太网交换机、FDDI交换机、ATM交换机和令牌环交换机等;按应用领域分为工作组交换机、部门级交换机和企业级交换机。

选择:指标(端口的配置、数据交换能力、包交换速度)注意问题(外形尺寸、可管理性、端口带宽)虚拟网的实现形式:静态端口分配;动态虚拟网;多虚拟网端口配置。

路由器功能: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互连。

路径选择、数据转发和数据过滤,软、硬件均可实现。

分类:按支持网络协议的能力:分为单协议路由器、多协议路由器按工作位置:分为访问(Access)路由器和边界(Boundary)路由器按连接规模和能力:分为区域路由器、企业路由器和园区路由器路由协议: RIP(路由信息协议)、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IGRP(部网关路由协议)调制解调器(Modem)功能:数模转换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链路层分类:分为外置式、置式、USB 以及PCMCIA接口的MODEM收发器(同轴电缆和光收发)功能:完成不同的网络传输介质、传输形式之间的互联。

分类:光纤-双绞线收发器、同轴电缆收发器、卫星收发器、微波收发器等。

中继器( repeater)功能:是连接网络线路的一种装置,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负责按位传递信息,完成信号的复制和放大功能、延伸传输介质的作用。

特点:(1)两端采用相同的CSMA;(2)5-4-3原则(2)掌握网络设备的安装及调试方法。

网卡:1、关机断电;2、戴好防静电手环、手套;3、找到相应插口的空闲插槽将阻隔的挡板去除;4、插入插槽(先后再前)并确保接触良好;5、螺丝固定机壳和网卡。

集线器:堆叠方法(UP/DOWN堆叠端口专线直连)级联方法(UPLink级联用直通、普通口级联用交叉线)Modem连线:P985.结构化布线系统(1)了解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组成。

智能大厦: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建筑艺术有机结合的产物。

结构化布线系统与传统布线系统最大区别:与设备位置无关。

六个子系统(模块)水平干线、垂直干线、建筑群干线子系统、工作区、管理、设备子系统(2)掌握双绞线、光纤的应用。

物理特性:UTP和STP ;传输特性:100Mbps;连通性:点到点连接;地理围:100m;抗干扰性:电磁干扰、射频干扰、串扰;价格低。

种类:1、2、3、4、5、E5、6类;线序标准:T568B(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T568A(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制作方法:一剥二绕三排线、剪齐放入钳夹紧光纤为光导纤维的简称(Fiber),由直径大约为0.1mm的细玻璃丝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