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三章国际货币金融法律制度
第十三章国际货币金融法律制度
• 2.布雷顿森林体制 . 布雷顿森林体制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 国际货币法律制度,其主要内容如下: (1)采取黄金-美元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制 以黄金储备为基础,以美元为主要国际货币, 实行“双挂钩”制,即美元与黄金挂钩,确认 黄金官价为35美元=1盎司黄金;其他成员国 的货币和美元挂钩,以美元定值本币。 • (2)确定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各国应维持本币 对美元汇率在平价上、下各1%的幅度内浮动。
二、《基金协定》关于监督制度的规定 、《基金协定》 基金协定
• 《基金协定》第4条第3款规定了基金组织监督国际 货币制度、保证其有效运行的职能,为此,基金组织 应对各成员国的汇率政策实行严密的监督,并应制订 具体原则,以在汇率政策上指导所有成员国。 为实施该款的规定,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就监督成 员国的汇率政策提出了三条原则:第一,成员国有义务 不得为妨碍国际收支的有效调整或从其他成员国取得 不公平的竞争利益而操纵汇率或国际货币制度;第二, 成员国为消除外汇市场上的混乱状况时,须对外汇市 场进行干预;第三,成员国在采取干预政策时,应合理 照顾其他成员国的利益,包括货币受到干预的国家的 利益。
• 2、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 • ( 1) 固定汇率制:外汇行市受到某种限制而 ) 固定汇率制 在一定幅度内波动的一种汇率制度。在固定汇 率制下,一国往往以法律形式规定外汇汇率相 成法定汇率,一切外汇交易都应按该汇率进行。 • ( 2) 浮动汇率制:是指外汇行市不受某种客 ) 浮动汇率制 观因素的限制而由外汇供求关系自行决定升降 的一种汇率制度。
:《基金协定 基金协定》 三:《基金协定》关于汇兑措施的规则
• 1.《基金协定》关于一般义务的规定 .《基金协定》 .《基金协定 《基金协定》第8条第2款第1项规定,成员国应取消 经常项目下的外汇管制,但是,除第14条项下过渡办法 之外,成员国仍可在下列三种情形下维持外汇管制:第 一,对于国际资本流动,成员国无需经基金组织同意, 仍可实行管制;第二,如某一成员国货币依据《基金协 定》第7条规定被宣告为“稀缺货币”(如基金组织认 为对某成员国货币的需求明显地严重威胁基金组织供应 货币的能力时,应正式宣告该货币为稀缺货币。),可 以暂时限制该货币的自由汇兑。但至今尚无宣告某一成 员国货币为稀缺货币的先例;
(二)各国汇率制度
• 1、 汇率是一国货币折换成其他国家货币的比价。 • 汇率有两种表示方法: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 • (1)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单位外国货币为基准,将其 折合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标价方式的特点是以若 干单位的本国货币表示一单位外国货币,因此,又称 本币汇率。 • (外币固定而本币浮动的直接标价法)在招商银行开 办的交易币种当中,日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港 币、新加坡元均采用直接标价法,如1美元=115.25日 元;1美元=1.47加拿大元等。 • 外汇汇率上升 • 外汇汇率下跌 • 外币的价值与汇率的涨跌成正比。
• 3.牙买加体系 . 1978年4月,修改原《基金协定》的《牙买 加协定》生效,其对原《基金协定》有关国际 货币法律制度规定的修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 个方面: (1)取消固定汇率制,允许各成员国自由选择 汇率安排; (2)实现黄金非货币化,废除黄金官价,各成 员国可按市价进行黄金交易; (3)创设特别提款权充当国际主要储备资产 • 。
二、各国涉外货币法律制度
• (一)各国货币的性质:(根据是否允许兑换) • 1、 完全可兑换货币:(自由货币),一些主要发达 、 完全可兑换货币 国家的货币都是自由货币。 • 2、 部分可兑换货币 部分可兑换货币(有限制的自由兑换),此种限 制包括对交易主体如居民兑换的限制,也包括对交易 项目兑换的限制。如我国目前实行人民币在经常项目 下可自由兑换,对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进行限制。 • 3、 不可自由兑换货币 不可自由兑换货币:(实行完全的限制) • 这里所说的自由与不自由是指兑换是否须经政府批准。 即使是不可自由兑换货币经政府批准也可进行兑换。
• ( 2) 、 间接标价法 ; 是以一单位本国货币为 ) 间接标价法; 基准,将其折合成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特 点:用若干外币表示一单位本国货币的价格; 即本币固定而外币浮动的为间接标价法。 • 欧元、英镑、澳大利亚元采用间接标价法, 如1英镑=1.6025美元;1欧元=1.5680加拿大元; 1欧元=1.0562美元;1澳大利亚元=0.5922美元 等。 •
• ①以政府是否干预为准,可将浮动汇率分为: • A: 自由浮动汇率:货币当局不采取任何措施, : 自由浮动汇率 完全由外汇市场供求变化自由涨落自行调整。 • B: 管理浮动汇率 : 管理浮动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为了促 使汇率向对本国有利的方向浮动,而直接或间 接地干预外汇市场。自由活动汇率只是理论上 的汇率浮动方式。各国实际上都不同程度地对 汇率加以干预和管理。
• 《基金协定》第4条第3款还规定,基金组织制 定的监督汇率政策的原则应当尊重成员国国内 的社会和政治政策,在有关原则的执行中应对 各成员国的具体情况给予应有的注意,尤应考 虑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 此外,出于监督各成员国汇率政策的需要, 在基金组织提出要求时,各成员国应就汇率政 策问题同基金组织进行磋商,即所谓“第4条 磋商”。
• 第三,经基金组织同意,在特殊情况下,成员国仍可对 经常性国际交易的支付或转移实行限制。此外,对于某 些外汇管制措施,如成员国要求其居民持有的外汇须按 市场价格强制卖给本国货币当局等,基金组织认为也不 应纳入第8条项下“外汇管制”的范畴。同时,《基金 协定》第8条第3款规定,除非获得基金组织同意,否则 成员国不得施行歧视性货币安排和采取复汇率制度。 一旦成员国接受《基金协定》第8条的全部义务, 便成为所称的“第8条成员国”。截至1999年10月,已 有146个成员国成为“第8条成员国”,我国于1996年12 月1日正式通知基金组织,接受第8条义务,成为“第8 条成员国”。
二:《基金协定》关于汇率安排的准则 :《基金协定》 基金协定
• 1.《基金协定》关于成员国一般义务的规定 .《基金协定》 .《基金协定 基金协定》 条第1款对 《基金协定》第4条第 款对“成员国的一般义务” 条第 款对“成员国的一般义务” 规定如下: 规定如下: “鉴于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便利国 与国之间商品、 与国之间商品、劳务和资本的交流和保持经济健康增 长的体制, 长的体制,鉴于主要目标是继续发展保持金融和经济 稳定所必要的有秩序的基本条件, 稳定所必要的有秩序的基本条件,以保证有秩序的外 汇安排,并促进一个稳定的汇率制度,尤其是, 汇安排,并促进一个稳定的汇率制度,尤其是,各成 员国应该: 员国应该: ⑴尽量以自己的经济和金融政策达到促进有秩序的 经济增长这个目标,既有合理的价格稳定, 经济增长这个目标,既有合理的价格稳定,又适当照 顾自身的状况; 顾自身的状况;
• 2.《基金协定》关于过渡办法的规定 .《基金协定》 .《基金协定 根据《基金协定》第14条规定的过渡办法,一成员国 可对经常项目的支付和转移加以适当限制,只要这些限 制与不断改变得环境相适应,但该成员国得每年与基金 组织就保留各种限制措施进行磋商,即为“第14条磋 商”。在过渡安排下,成员国不得采取新的限制措施。 一俟情势许可,“第14条磋商国”即应取消外汇管制。 特殊情况下,基金组织认为此类成员国已具备了适当条 件,可通知其放宽或取消限制。限制一旦取消就不得重 新启用,除非报经基金组织同意。如一成员国退出“第 14条磋商国”成为“第8条成员国”,就不得重回第14 条的过渡安排。截至1999年10月,尚有36个成员国选择 第14条的过渡安排。 •
• 1944年7月,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 年 月 个国家雷顿森林会议”中,签订 基金协定》。次年12月协定生效 》。次年 月协定生效, 了《基金协定》。次年 月协定生效, 创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宣 创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 ), 告产生战后的国际货币法律制度, 告产生战后的国际货币法律制度,即 布雷顿森林体制” “布雷顿森林体制”。
3.《基金协定》关于成员国外汇管制法的 .《基金协定》 .《基金协定 域外效力的规定
• 《基金协定》第8条第2款第2项规定:“有关任何 成员国的汇兑契约,如与该国安排本协定所施行的外 汇管制条例相抵触,在任何成员国均属无效。此外, 各成员国得相互合作采取措施,使彼此间的外汇管制 条例更为有效,但此措施应符合本协定。”该项规定 实为要求一成员国承认其他成员国外汇管制法的域外 效力“ (一般一国的公法只具有“域内效力”,即只 能管辖本国境内的人、物和行为,如一国法律具有 “域外效力”,则意味着将本国境外的人、物或行为 纳入本国立法的适用范围。)。因其和传统的法律观 念相冲突,在实践中已成为《基金协定》最有争议的 条款。
• ②按照汇率浮动的方式,又可以把浮动汇率分为: • A单独浮动 单独浮动:指一国货币不与其他国家货币发生固定 单独浮动 关系,其汇率根据外汇市场上供求关系状况决定。 • B钉住浮动 钉住浮动:指选定一种外国货币作为基本货币,将 钉住浮动 本国货币钉住基本货币,当基本货币汇率上下浮动时。 本国货币的汇率也随之浮动。目前钉住浮动有两种形 式:(钉住某一国货币浮动,现约50%发展中国家钉 住;钉住“一揽子货币”浮动(特别提款权) • C联合浮动 联合浮动,又称:“蛇行浮动”指一些国家组成某 联合浮动 种形式的经济集团,在集团内部各成员国之间实行固 定汇率,而对集团以外的国家实行共同浮动的办法。
第十四章 国际货币法律制度
• 重点:掌握目前国际金融法律制度的特点 重点: • 教学要求和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金融 教学要求和学习方法: 危机下的我国金融法律问题
第一节 国际货币金融法的概述
• 一、国际货币金融法的概念: 国际货币金融法的概念: • 是调整国际货币金融关系的国际规范和 国内规范的总称。 因 国内规范的总称 。 [因 ( 1) 国际收支平 ) 衡制度( ) 汇率制度( ) 衡制度 ( 2) 汇率制度 ( 3) 国际储备制 度(4)货币资金跨国流动所产生的各种 ) 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