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下尿路机械性梗阻导致上尿路扩张的尿动力变化
下尿路机械性梗阻导致上尿路扩张的尿动力变化
临界压力和评估膀胱出口的阻力状态。 研究上尿路扩张组的低顺应性发生率和
!# 4= B$ C )# 例, 膀胱顺应性差 $. 例, 引起上尿路扩张患者的膀胱顺应性和逼
& 64GH0IJ2 O/,M01 P31I99;Q R6,(991 7S’ KT=U29=A 01J VL0>;2T 9W >;W3 M3IALA 0:3, UI9A2023 M9>L=3,01J LI9JT10=;4 U0I0=323IA ;1 "," A2I;42>T A3>3423J =31 X;2H >9X3I LI;10IT 2I042 AT=U29=A AL::3A2;M3 9W Y31;:1 $##& , "* : UI9A202;4 HTU3IU>0A;0’ 5I9>9:T , ,-"Z*##’ $ KL>>;M01 O[, \0>>0 KP’ /32ILA9I 4912I0Z 42;>;2T 01J 49=U>;0143 4H0I0423I;A2;4A ;1 0JL>2 =0>3 U02;312A X;2H 9YA2IL42;M3 01J 1919YA2IL42;M3 M9;J;1: JTAWL142;91’ ] 5I9>, &--, , &"" : &--"Z$###’ ) NI;AH10 S,80> [,RLU20 S,32 0>’ [9A23I;9I LI32HI0> 40>M3A 0W23I ;1W014TZLI9JT10=;4 491A3VL3143A’ [3J;02I KLI: ^12,&--. , &) : "#!Z"#*’ ! _L44H; S’ 7H3 J3M3>9U=312 9W J32ILA9I ;1A20Y;>;2T ;1 UI9A202;4 9YA2IL42;91 ;1 I3>02;91 29 A3VL312;0> 4H01:3A ;1 M9;J;1: JT10=;4A’ ] 5I9>, &--! , &"& : &)!$Z&)!!’ ( 收稿日期: $##)Z#&Z&* )
中华外科杂志 $##) 年 * 月第 !& 卷第 * 期% _H;1 ] KLI:,]L>T $##) , P9>’ !& , ‘9’ *
・ """・ ・ 论著摘要 ・
下尿路机械性梗阻导致上尿路扩张的尿动力变化
宋东奎% 齐艳% 王庆伟% 刘会范
% % 为探讨下尿路机械性梗阻导致上尿 尿路梗阻患者尿动力学检查结果。 者中经 ( 超或逆行肾盂造影证实上尿 路扩张组有 !& 例。男 )* 例, 女 ! 例, 年 龄 &$ + *& 岁, 平均 "& 岁。良性前列腺 增生 $, 例, 膀胱颈口挛缩 , 例, 尿道断 裂术后狭窄 " 例, 后尿道瓣膜 ) 例, 尿道 男 "" 例, 女 &! 例, 年龄 &) + .$ 岁, 平均 "* 岁。良性前列腺增生 !* 例, 膀胱颈 尿道断裂术后 口挛缩或后唇抬高 &) 例, 狭窄 " 例, 后尿道瓣膜 $ 例, 尿道炎性狭 窄 $ 例。 使用 /01234 /567 89:;4 尿动力学 自主排尿后, 经尿道插入 <&# 或 <, 双腔 测压管, 测残余尿量, 应用肛塞电极或表 面电极。以恒速灌注膀胱, 出现尿液外 溢时嘱患者排尿, 记录膀胱漏尿点压以 及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在恒速灌注和 牵引下 ( $ => ? =;1、 #@ " == ? A) , 记录尿道 各点的压力分布。膀胱顺应性以 $# => ? 4= B$ C 为界, 小于者为顺应性差。膀胱 漏尿点压$!# 4= B$ C 为上尿路损害的 统计方法包括 ! 检验和 !$ 检验。 上尿路扩张组逼尿肌漏尿点压大于 逼尿肌活动低下 &. 例, 无上尿路扩张组 大于 !# 4= B$ C &" 例, 膀胱顺应性差 $" 例, 逼尿肌活动低下 &* 例。逼尿肌漏尿 点压大于 !# 4=B$ C, 膀胱顺应性差和逼 尿肌活动低下的发生率在两组之间差异 有显著意义 ( " D #@ #" ) 。上尿路扩张组 中逼尿肌功能过度活跃 &) 例, 逼尿肌括 约肌 不 协 调 &- 例, 平均最大尿道压 压 ( ." E !$ ) 4= B$ C, 功能性尿道长度 管抗返流机制破坏, 上尿路从远端向近 端扩张。 本研究中上尿路扩张组的高逼尿肌 漏尿点压发生率显著高于无上尿路扩张 路扩张组和上尿路扩张组之间静止期平 均最大尿道压力, 平均最大尿道闭合压 力和功能性尿道长度无统计学差异。这 表明上尿路扩张患者出现高漏尿点压可 能主要与其顺应性下降有关。 在慢性下尿路梗阻患者中部分因逼 尿肌的去神经超敏病变而会出现自律性 增强, 表现为不稳定膀胱。但本研究结 果显示上尿路扩张组的不稳定膀胱和逼 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的发生率与无上尿 路扩张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尚不 能证明下尿路梗阻患者出现上尿路扩张 与不稳定逼尿肌和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 调有关。而且这种不稳定膀胱多在膀胱
[$] 关。KL>>;M01 等 也认为如果膀胱出口
活跃 &! 例, 逼尿肌括约肌不协调 $# 例, 组。本研究发现下尿路梗阻患者无上尿
炎性狭窄 & 例。无上尿路扩张组 ,- 例。 率和静止期尿道压分布两组之间差异无
[&] 仪, 按照 世 界 尿 控 协 会 推 荐 标 准 测 定。 等。64GH0IJ2 等 对具有下尿路症状的
梗阻诊断明确, 则低顺应性为逼尿肌失
[)] 代偿的表现。 NI;AH10 等 对后尿道瓣参 Nhomakorabea考
文
献
膜患儿研究发现有 ) 例 出 现 上 尿 路 扩 张, 如果症状超过 " 年, 上尿路扩张多伴 有高逼尿肌基础压力。且逼尿肌损害越 重, 解除梗阻后, 恢复的时间就越长。本 逼尿肌低活动性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无 上尿路扩张组, 提示下尿路机械性梗阻 尿肌收缩力比无上尿路扩张患者有进一 步下降。慢性梗阻早期因逼尿肌肥大增 生使逼尿肌收缩力代偿性增加, 膀胱排 空能力也相应增加; 但慢性下尿路机械 性梗阻后期逼尿肌超微结构出现改变, 导致膀胱顺应性进一步下降和排尿期逼 尿肌收缩力受损, 表现为储尿期高逼尿 肌基础压力和膀胱排空能力下降, 残余 尿量增加。储尿期高逼尿肌基础压力引 起输尿管尿液输送阻力增加, 膀胱输尿
[!] 出口梗阻解除后可大部分消失 。
路扩张的尿动力学变化, 我们分析了下 ( &## E !. ) 4= B$ C, 平均最大尿道闭合 &’ 临床资料: &&# 例下尿路梗阻患 ( ,- E )$ ) ==; 无扩张组逼尿肌功能过度 平均最大尿道压 ( -, E ). ) 4= B$ C, 平均 最大尿道闭合压 ( .# E )- ) 4= B$ C, 功能 性尿道长度 ( ,* E $- ) ==。逼尿肌功能 过度活跃, 逼尿肌括约肌不协调的发生 显著意义 ( " F #@ #" ) 。 $’ 讨论: 下尿路机械性梗阻引起上 尿路扩张患者的膀胱主要表现为逼尿肌 活动低下伴低顺应性和高漏尿点压, 同 时可伴有不稳定膀胱, 逼尿肌括约肌协 同失调, 高尿道压力和功能性尿道延长 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研究发现逼尿肌活动 低下和低容量与其下尿 路 症 状 密 切 相
作者单位: !"##"$ 郑州大学第一附 属医 院尿动力学中心
( 本文编辑: 秦学军)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