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和运动性疾病及其防治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和运动性疾病及其防治


2020/5/21
15
低血糖症 处理
轻者:喝浓糖水或进食含糖类食物, 平卧保暖休息,短时间便可恢复。
重者:如已昏迷,可先指压或针刺 人中、百会、涌泉、合谷等穴位, 并迅速作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液 (可用葡萄糖液50~100毫升)。
2020/5/21
16
低血糖症 预防
1、不要在饥饿的情况下参加紧张的、剧烈的运 动或参加过长时间的运动,进行长时间或长距 离的运动时,中途应当适当补充含糖、盐的饮 料。
在运动中或运动后一时知觉丧失,称为运 动性晕厥。它是由脑部突然缺血所致。
2020/5/21
21
运动性晕厥 原因
1、心输出量减少,平时缺乏锻炼者,突 然参加较大运动量的锻炼,心脏机能一 时跟不上运动的需要,动作不协调,闭 气时造成血液回流量减少,心输出量也 随之减少,因而出现暂时性脑缺血。
2、重力性休克。久站不动,久蹲突然起 身,跑步后突然停止活动等,均可因重 力作用使血回流量减少,而形成脑缺血。
运动性贫血 表现
预防
运动性贫血发病 缓慢,其主要症 状有头晕、恶心、 呕吐、气喘、体 力下降以及运动 后心悸、心率加 快,脸色苍白等。
合理安排运动量和 运动强度,补充富 含蛋白质和铁的食 物,克服偏食的习 惯,症状严重者, 可暂时停止运动训 练,做些轻量的体 育活动。
2020/5/21
20
五、 运动性晕厥
合理安排训练或比赛时间,不要在饭前 过饥或刚吃完饭时进行,应在饭后半小 时以后。
注意运动的节奏和调节水电解质的平衡, 如检查有损伤或慢性病时,应及时治疗。
2020/5/21
12
三、低血糖症
正常人的血糖为 3.9~6.4mmol/L, 如空腹血糖低于 3.3~3.8mmol/L时, 会出现一系列症状, 称为低血糖症。
1、牵拉指、趾,使 过伸,以使痉挛的 肌肉拉伸而解痉, 然后局部按摩,热 敷。
2、离开寒冷环境的 刺激,喝些盐开水。
2020/5/21
7
肌肉痉挛 预防
1、加强锻炼,提高适应能力,运动前充分做好 准备活动,特别是在寒冷环境中锻炼时。
2、冬季注意保暖,冬泳不能在水中过长时间不 活动,夏天游泳如水温较低时,游泳时间不能 过长。
2、电解质失调,特别是夏天运动时大量出汗, 使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失调而引起肌肉痉挛。
3、肌肉收缩失调或损伤,如过快的连续收缩, 使肌肉放松不够而成痉挛,或运动中肌肉有反 复细微损伤,引起保护性强直收缩。
2020/5/21
6
肌肉痉挛 表现
处理
肌肉痉挛时, 局部变硬。疼 痛难忍,指、 趾不自主地屈 曲,难以伸直。
2020/5/21
13
低血糖症 原因
1、运动前(或比赛前)已处于饥饿状 态,过紧张或有病等状态。
2、长时间运动,消耗大量血糖,使糖 代谢机能出现紊乱,运动时诱发。
2020/5/21
14
低血糖症 表现
轻者感觉饥饿、疲乏、头晕、心悸、 面色苍白、出汗等。
严重者出现低血糖性休克症状:神志不 清,语言含糊,四肢发抖,烦躁,甚至昏迷, 脉搏快且弱,呼吸急促,瞳孔扩大等。
3、夏天出汗多,注意喝些盐水,补充电解质。 4、疲劳时,不宜过长时间剧烈运动。
2020/5/21
8
二、 运动中腹痛
腹痛可表现为腹部 钝痛、胀痛或绞痛, 多见于中长跑时。
2020/5/21
9
运动中腹痛 原因
1、胃肠痉挛 2、肝脾郁血,引起胀痛。主要是血液回
流受阻而淤积于肝脾,引起胀痛。 3、腹腔脏器有慢性病,如肝炎、阑尾炎。
2、有较轻症状时,应停止运动,迅速进食一些 含糖食物或饮糖水。
3、久病初愈(或未愈者)及基础差者,应避免 参加长时间的剧烈运动。
4、有糖代谢疾患者,应及早治疗。
2020/5/21
17
四、 运动性贫血
血液中红细胞数与血 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 ( 男 性 120g/L , 女 性 110g/L ) 下 限 , 称为贫血,因运动引 起的血红蛋白减少, 即称为运动性贫血。
2020/5/21
18
运动性贫血 原因
运动时肌肉对蛋白质和铁的需要量增加, 饮食中摄取的蛋白质不足,可引起运动 性贫血;
运动时脾脏释放的溶血卵磷脂能使红细 胞的脆性增加,同时由于运动时血流加 速,易引起红细胞破裂,致使红细胞的 新生与衰亡之间平衡被破坏而导致运动 性贫血。
2020/5/21
19
运动性疾病概述
NEWSTART:健康新起点
N.营养(Nutrition) E.锻炼(Exercise) W.水(Water) S.阳光(Sunlight) T.节制(Temperance) A.空气(Air) R.休息(Rest)
2020/5/21
2
运动性疾病概述
身体运动,有时会使人体 产生生理活动过程的有序 性受到暂时性破坏,从而 出现某种生理反应,或产 生运动性疾病。
23
运动性晕厥 处理
有前驱症状时,应下蹲或卧下休息片刻,可避 免晕倒。
已晕厥者应使其平卧,头低足高,解松衣领, 注意保暖,做下肢向心性揉推按摩。不醒者可 指压或针刺人中、百会、涌泉等穴。
2020/5/21
22
运动性晕厥 表现
首先出现全身乏力,头晕、耳鸣、眼前 发黑、面色苍白等前驱症状,紧接着失 去知觉,突然倒地,出现手足发凉,脉 慢而弱,血压下降,呼吸缓慢,瞳孔缩 小等症状。
轻者由于倒地后,脑部得到血液补充, 使缺血消除,片刻可醒,但醒后仍有头 晕、精神欠佳,乏力等感觉。
2020/5/21
2020/5/21
10
运动中腹痛 处理
锻炼时发生腹痛,可弯腰跑,减速、 深呼吸或暂停运动。对胀痛的腹部揉按, 一般可缓解,也可揉按或针刺内关、足三 里、大肠俞等穴位,口服药物进行治疗, 可解除胃肠痉挛。如腹腔脏器本身有疾患, 就应按疾病进行治疗,如腹肌有损伤应按 损伤处理。
2020/5/21
11
运动中腹痛 预防
2020/5/21
3
运动性疾病概述
一、肌肉痉挛 二 运动中腹痛 三、低血糖症 四、运动性贫血 五、运动性晕厥 六、运动性血红蛋白尿 七、脑震荡
2020/5/21
4
一、肌肉痉挛
肌肉发生不由自主 的强直性收缩,就 是肌肉痉挛,俗称 “抽筋”。2020/5ຫໍສະໝຸດ 215肌肉痉挛 原因
1、寒冷刺激,如在冷水、冷空气等环境锻炼时, 若准备运动不足,易发生肌肉痉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