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

不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备选财政支出方案 或计划的社会效益,只计算备选方案或 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作为择 优标准的安排支出的方法。
(二)最低费用选择法的步骤与成本效 益分析法基本相同,只是免去了计算支 出效益与无形成本的麻烦。
例子:培养一万名农学专业的大学生。

三、公共定价法
(一)公共定价法的概念

3、 将各年份的成本和效益折成现值 (1)为什么要折成现值 (2) 如何选择折现率
① 考虑公债利率 ② 考虑银行利率 ③ 考虑一般投资收益率
(3)如何折现 4、加总求出成本现值总额和效益现值总额 5、求出评价指标 (1)净现值指标 (2)益本比指标 (3)内部收益率指标
6、对不同的财政支出计划只能采用益 本比和内部收益率指标来评价孰优孰劣, 对同一支出计划则三个指标都可采用。
(二) 构建政府采购制度的意义
1、政治意义;可以加强廉政建设。“阳光下 的交易”与“黑暗中的交易”。
2、经济意义:①运用市场竞争机制,提高财 政支出效率,因为规模购买本身就降低采购成 本;公开招标会迫使商家“薄利多销”,采购 者与供应商之间的“和谋”型博弈变为供应商 之间的“囚徒困境”型博弈;采购者捞取回扣 的机会大大减少。②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有利于政府调节经济的总量和结构。③ 有利于 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
2、财政支出的行政效率:财政行政管 理费/财政支出。
二、成本—效益分析法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的概念
对不同的财政支出计划,或同一财政支 出计划的不同支出方案的所费与所得进 行评价,以选出最优支出计划或方案的 安排财政支出的方法。
(二)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1、考察影响成本、效益的因素 (1) 实际成本效益和金融成本效益 (2) 直接成本效益和间接成本效益 (3) 有形成本效益和无形成本效益 (4) 内部成本效益和外部成本效益 2、采用“影子价格”将每年的成本效益量
四、政府采购制度
(一)政府采购制度的含义
1、采购的概念:主体有选择地购买商 品和劳务的行为。按主体不同,可分为 私人采购和政府采购两类。
2、政府采购:政府成立专门的采购机 构,以公开招标为主要方式,有选择地 购买商品和劳务以满足公共部门履行职 能,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为。
3、政府采购的特点 (1) 资金来源的公共性(无偿性) (2) 采购目的的非盈利性 (3 )采购对象的广泛性(既有民用品, 也有军用品) (4)采购过程的公开性、竞争性、公正 性 (5)采购数量的规模性
2、二部定价法,这是由两种要素构成 的定价体系。这种价格包括两个组成部 分:一是与使用量无关的“基本费”, 二是按使用量收取的“从量费”。一些 受管制的行业,如电力、煤气、自来水、 电话等行业就采用这种方法。
3、负荷定价法,指根据不同时间 或时期的需要制定不同的价格,在 需求处于高峰时,收费较高,而需 求处于低峰时,收费较低。
政府通过对准公共产品确定供应价格, 可以使社会对准公共产品的消费达到有 效率的状态,从而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的 方法。
(二)公共定价的政策选择
1、纯公共定价,即政府直接规定价格 (多数是对一些自然垄断行业)。
2、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即政府规定 竞争性管制行业的价格。
(三) 公共定价方法的选择
1、平均成本定价法(对自然垄断行业 而言一般不采用边际成本定价法,因为 这种方法会使企业产生亏损,而采用平 均成本定价法可使企业保持收支平衡。
(三) 对成本效益分析法应如何评价
1、由于相当多的财政支出的成本效益都 难以准确衡量而使成本效益分析法的使 用范围受到限制。
2、成本效益分析法有助于克服只看到财 政支出成本而看不到财政支出效益的倾 向,也有助于克服只看到财政支出效益 而看不到财政支出成本的倾向。
二、最低费用选择法
(一)最低费用选择法的概念
(三) 政府采购制度基本框架的构建 1、建立政府采购的法律体系,依法规范 政府采购行为。 2、建立政府采购主管机构。 3、建立政府采购管理体制。 4、选择合适的政府采购模式。 5、建立政府采购仲裁机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