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布局确定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空间开发格局揭开面纱。
今天下午,记者从青岛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将建设“一心五区”。
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建平介绍,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是国务院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明确建设的新区。
新区规划范围包括黄岛区和胶南市全部区域,陆域面积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
这里聚集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中德生态园等开放功能区,是我省国家级园区数量最多、功能最全和政策最集中的区域。
根据规划,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将构建“一心五区”空间开发格局。
一心是新区中心区,包括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胶南经济开发区、青岛临港经济开发区、胶南市城区和黄岛区部分城区,延伸放大国家级开发区政策功能,形成新区中心区,规划面积约330平方公里,建设新区行政、金融、商务、文化、科教中心和西海岸中心城区。
五区是五大经济功能区,培育支撑青岛未来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新一轮大开放格局。
一是保税功能拓展区,构筑胶州湾片区、董家口片区两大保税功能拓展区,总面积约110平方公里。
二是国际经济合作区,面积约19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中德生态园拓展区和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
三是董家口经济区,包括胶南市泊里镇和琅琊镇全域,面积约235平方公里,规划建设临港产业区和旅游宜居区。
四是西海岸国际旅游度假区,由海岛片区、大珠山生态片区、小珠山生态片区三部分组成,面积约190平方公里。
五是古镇口服务保障区,面积约60平方公里。
在产业布局上,新区将构建“531”海洋特色产业体系,“5”即做强海洋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海洋高端石油化工产业、航空产业、海洋新兴产业等五大临港先进制造业,“3”即大力发展海洋运输物流业、海洋文化旅游业、涉海金融服务业等三大海洋服务业,“1”即提升发展现代海洋渔业。
为了加快开发进度,青岛已经确定组建注册资本金100亿元的青岛西海岸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市直国有企业管理,委托新区管委会实施监管,主要承担西海岸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区域一级土地整理和开发、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金融及资本运作等新区具体开发建设任务。
今年,公司到位注册资金不少于30亿元。
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大勇表示,新区管委会对辖区内的各行政区、经济功能区,将按照直管区、代管区、协管区等不同类别进行管理,逐步淡化行政区色彩,强化经济功能区色彩,最终争取实现行政区划调整,并报批国家级经济新区。
根据规划,预计到2015年,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50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00亿元,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000万标箱,港口吞吐量达到5亿吨,人口规模200万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80%。
再造一个新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城区规划大跃进桥隧贯通,缩短了青黄之间的物理距离;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规划的原则通过,则为这片沃土的发展插上一双有力的翅膀。
伴随着众多地产大鳄的入驻,昔日荒凉的盐碱地变身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西海岸楼市蓄势待发,未来将在岛城楼市再掀波澜。
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城区规划建设将大大加速推进,各项经济发展迅猛,未来几年,现在的青岛开发区城区将逐步和胶南城区接合,一个新青岛的雏形即将出现。
26日下午,青岛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新闻发布会,西海岸经济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建平首先通报相关情况。
根据王建平介绍,根据西海岸经济新区的规划,2015年新区基本形成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年生产总值力争达到5000亿元。
王建平介绍,加快推进新区建设,从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新青岛,放大蓝色经济区建设国家战略效应,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
西海岸经济新区将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产生以青岛为核心的黄海西岸城市群,形成多中心发展的湾区大青岛格局,推动青岛实现历史性新跨越,带动山东、辐射沿黄流域发展。
按照规划,到2015年,新区将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员为主、海洋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海洋经济综合效益显著提高;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大幅提升;海洋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取得显著进展,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国际航运枢纽地位基本确立,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初步构建以新区北部城区和董家口港城带动全域发展的城市框架,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提高。
预计到2015年,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50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00亿元,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了3000万标箱,港口吞吐量达到5亿吨,人口规模200万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80%西海岸经济新区规划(据市政协网站)1月10日,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原则通过了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规划和蓝色硅谷规划。
这两个规划也是备受市民关注的热点。
虽然有关规划内容尚未公布,但随着两大区域建设大幕的拉开,一些重要信息也相继浮出了水面。
蓝色硅谷包括“一区一带一园”记者1月29日获悉,1月19日,市政协召开了第20次常委会议。
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围绕青岛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成果、《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规划》、《青岛蓝色硅谷建设发展规划》议政建言。
根据市政协发布的信息,其间,市规划局刘敏同志,市发改委张旭东、任振刚同志分别就相关规划作了说明。
其中,张旭东在就《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规划》作说明时,结合幻灯片提到了西海岸经济新区的规划范围、规划面积和规划期限等内容。
根据他提供的信息,西海岸经济新区规划范围为黄岛区、胶南市全域,涉及人口139万。
陆域规划面积为2096平方公里,海域约为5000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是2011年至2020年。
除此之外,备受关注的另一大重点区域——蓝色硅谷的规划信息也同时亮相。
据介绍,青岛蓝色硅谷规划范围为“一区一带一园”。
其中的“一区”即蓝色硅谷核心区,包括即墨市鳌山卫、温泉两镇陆域和海域全部,规划陆域总面积21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25平方公里。
“一带”由核心区向南,沿滨海大道延伸至崂山区科技城,形成一条海洋科技创新及成果孵化带,总长约50公里。
“一园”即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规划陆域面积63平方公里。
要组建大部制职能部门1月10日举行的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深入讨论并原则通过了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规划和蓝色硅谷规划。
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在讲话中指出,规划建设西海岸经济新区和蓝色硅谷,是市委、市政府着眼青岛未来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发挥青岛本土优势,探索科技兴海模式、高效利用海洋资源、引领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积极探索。
西海岸经济新区和蓝色硅谷的建设,对于在大青岛格局下,不断优化全市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构建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的产业体系,支撑青岛新一个百年的发展,在不远的将来打造一个新青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李群强调,推进西海岸经济新区和蓝色硅谷的规划建设,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尽快启动西海岸经济新区和蓝色硅谷规划的实施。
班子要到位,马上研究成立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组建精干高效的团队,尽快组建西海岸经济新区和蓝色硅谷管委会。
配套规划要到位,发展要素要到位,项目要到位。
二是创新西海岸经济新区和蓝色硅谷发展体制。
要创新行政体制,按照职能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组建大部制职能部门,提高行政效率,实行扁平化管理,抓紧设置重点功能区管委,负责片区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
要创新开发机制,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建立高效开发、集中建设、协调统一的体制,强化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和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中、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
要搭建开放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各园区的政策和功能叠加优势,形成开放发展的引擎,带动区域整体发展。
三是加强对西海岸经济新区和蓝色硅谷的宣传推介。
要加大对两个规划的宣传力度,掀起一轮宣传热潮,使西海岸经济新区和蓝色硅谷成为青岛的新名片。
新区可能打破行政区划西海岸经济新区位于胶州湾西岸,功能定位为东北亚国际集装箱中转中心、国际期货交易中心、国际物流中心;自由贸易港区;山东半岛高端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滨海旅游度假区。
此前,市蓝色经济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西海岸经济新区是省蓝色经济规划中较为特殊的一项提案,根据国家及省规划要求,将合理调整行政区划。
种种迹象表明,西海岸经济新区和蓝色硅谷建设大幕已渐渐拉开。
在市政府部门公布的2012年工作打算中,有关这两大区域规划建设的字眼频频出现。
其中,市发改委明确提出,今年将启动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
编制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争取基本农田异地代保,增加建设用地规模。
加快推进王台装备制造产业园等功能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力度。
推进保税港区转型发展,争取国际航运等政策试点。
市规划局在工作打算中也提到,今年将抓紧编制完成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总体规划、蓝色硅谷区域建设总体规划,全力加快西海岸经济新区、蓝色硅谷建设。
关键词·金融流动资金半数在西海岸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化西海岸经济新区规划,加快开发步伐。
”代表们普遍认为,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将整合西海岸现有发展优势,为我市实现蓝色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张大勇代表分析,范围包括黄岛区、胶南市两个行政区的全部区域,其中陆域面积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目前常住人口139万。
2011年新区生产总值1805亿元,工业总产值5196亿元,辖内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8.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9.15亿美元。
“大家可能还不太了解的,青岛的金融系统当中,流动的资金50%在西海岸。
”关键词·功能区国家级园区数全省最多新区集聚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德生态园等开放功能区,是山东乃至全国国家级园区数量最多、功能最全和政策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区内有前湾港和董家口港两大国际港口,2011年货物吞吐量3.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300万标箱,董家口港区作为国家重要枢纽港,已建成40万吨级超大型矿石泊位,规划建设的112个泊位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形成3.7亿吨的年吞吐能力,相当于再造一个青岛港。
海洋资源、岸线资源丰富,海岸线282公里,海域和岸线均占到青岛市总量的40%以上,石化、汽车、家电、海洋装备制造业以及海洋二、三产业形成规模。
关键词·办公管委会落户胶南朝阳山目前我市已经启动了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
在分组审议中,张大勇介绍,目前经济新区管委会机构暂时在黄岛区租赁的写字楼内办公,今年上半年将启动西海岸经济新区核心区建设,其中在胶南朝阳山附近建设CBD核心商务区域,区域涵盖范围17平方公里,管委会也将在此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