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鼠乳腺癌模型的建立

小鼠乳腺癌模型的建立

小鼠乳腺癌模型的建立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目前,国内外乳腺癌发病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在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主要城市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已居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

与某些恶性肿瘤不同的是,及时正确的诊断与干预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甚至能获得终生治愈的效果。

为了探索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和探讨新的治疗方法,国内外研究者借助乳腺癌动物模型,对乳腺癌的病因、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开展研究。

目前乳腺癌动物模型的建立可分为自发型、诱发型和移植型三种,每种方法各有利弊,实验室使用最多的是移植型。

自发型乳腺癌模型多采用近交系小鼠,如C3H,其生长到一定年龄便自然发生乳腺肿瘤。

这种模型最大的特点是实验动物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理,其发生的条件比较自然,与人类患病过程更为相似。

目前此种动物模型是乳腺肿瘤多级预防、治疗和研究发病机制的良好模型。

但自发型乳腺癌模型生长缓慢,不易同时获得大批病程基本一致的动物,观察时间长,实验耗费大。

诱发型乳腺癌模型是通过经口、涂抹、注射和埋藏等方法应用于实验动物,使之发生乳腺癌。

用二甲基苯蒽为诱癌剂诱发乳腺癌,是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形成的肿瘤与人体肿瘤增殖动力学基本类似,但诱癌过程较长,成功率不高,肿瘤发生的潜伏期个体变异较大,不易同时获得病程或肿块大小均一的模型。

相比之下,移植型动物模型克服了上述缺点。

迄今,进入移植型动物
模型实验研究的人乳腺癌细胞系有20多种,其中较为常用的有MCF7、MDA.MB-231和MDA.MB-435等。

采用移植法建立的乳腺癌模型周期短,成本低,可使实验动物均带有同样的肿瘤,生长速度也较一致,个体差异小,无自发缓解,成瘤率高,是目前实验室应用最多的模型。

对此,重点查阅资料关于移植性乳腺癌动物模型制作的具体步骤。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a.动物及分组:取20只昆明鼠随机分成A组(10只),B组(5只),C 组对照组(5只),编号饲养。

b.试剂:无菌水,生理盐水,台酚蓝,2%冰醋酸,甲醛,乙醇,二甲苯,石蜡等。

c.仪器:离心机,显微镜,计数板,电子称,超净工作台,温箱,切片机等。

(2)实验方法
a.模型建立:取H22肿瘤细胞,3000转离心分钟,再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肿瘤细胞3次,并做适当稀释,取40微升细胞悬液加入10微升0.4%台酚蓝染色并镜检计数,制成浓度为3*106个/ml的肿瘤细胞悬液,每只小鼠右腋皮下接种肿瘤细胞悬液0.2毫升。

b.细胞计数:细胞计数液2%冰醋酸溶液。

取50微升细胞悬液加入450微升的细胞计数液中计数。

(3)记录:
接种完成后,逐日观察接种部位有无感染,肿瘤生长后有无自然消退,
用游标卡尺,每周测量肿瘤长径a和短径b ,并计算平均直径,即r = (a + b) /2,每天称量小鼠体重和肿瘤并记录,绘制曲线。

(4)制备组织切片:
a.处死小鼠,将肿瘤组织切成1*1*0.4cm的小块。

b.将切块的组织置于螺口瓶中,加入40%甲醛固定,过夜。

c.固定完成后,倒出固定液,立即换上新鲜的70%乙醇,洗脱两次,室温放置20分钟,继而以75%,80%,85%,90%,95%,100%乙醇脱水各两次,每次20分钟。

d.从新鲜二甲苯除去乙醇,放置2次,每次10分钟。

e.将样品置于60℃温箱中融化石蜡4次,每次1.5小时。

f.将准备好的包埋工具,用一热玻璃吸管加入融化的石蜡,再用热镊子快速将样品移至充满石蜡的模具中,置于室温,使起完全凝结。

g.从包埋模具中取出石蜡块,放于室温干燥处,切片。

讨论:
⑴实验肿瘤学的需要导致肿瘤动物模型的产生,借以研究人类肿瘤的病因、发生、发展以及治疗和预防。

肿瘤动物模型可来自于动物的自发肿瘤、诱发肿瘤和移植性肿瘤。

一前两者由于对动物品系要求严格、实验周期较长或缺少实验一致性而较少使用。

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具有特性明确、生长一致性好、实验周期短、瘤株分布广泛、可反复复制等优点,在肿瘤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可移植性肿瘤,是把动物或人的肿瘤移植到同系、同种或异种动物,经传代后,组织类型和生长特性已趋稳定,并能在受体动物中继续传代,又称为可移植性肿
瘤细胞。

⑵可移植性肿瘤移植于同系或同种动物,称为同种移植,是国内外最常用的肿瘤动物模型复制方法之一。

同种移植的优点是,可供选择使用的细胞系或细胞株多,许多细胞系在世界范围分布广泛,并且这些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已经比较明确,一般都有明确的背景资料,使一群动物同时接种同样量的瘤细胞,生长速度一致、个体差异较小,成活率高,易于对照观察,这些都是便于科研成果相互比较和交流的有利因素。

⑶在接种过程中,应把握注射深度,否则易造成内脏损伤。

接种后三天即开始观察有无肿瘤形成。

本实验具有周期短、制作方便、成功率比较高、较好重复性和稳定性的明显优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肿瘤实验动物模型,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一王蘅文. 实验肿瘤学基础[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 18219.
二郭鹞.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 :34.
三于哲,范清宇,张婷。

大鼠骨肉瘤模型的建立。

动物医学进展,2005 ,26 (2) :5826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