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模型
added to land
L
L1
L2
图2:传统农业部门劳动边际生产力
8
总之,二元经济中的非资本主义部门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 表。传统部门是一个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部门,主要由家庭式小 农组成,他们不是商品和劳动力市场的完全参与者,生产的产品 大部分用于部门内部的消费,生产投资少到可以忽略不计,而且 不存在工资劳动者。农业部门的生产方式落后,劳动生产率低 下,技术进步处于停止状态。从长期看,传统部门的人均收入维 持在生存水平上,仅仅能够保证人口的再生产。而且,传统部门 中的人口过度膨胀,失业十分严重。
12
3.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
二元经济发展的出路在于通过建立和扩大以现代工业部门为 主体的资本主义部门,将处于隐蔽失业状态的传统农业部门劳动 力转移到大量使用再生性生产资源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工业部门, 收益递增才能取代收益递减成为整个经济的发展趋势。只有当传 统部门的隐蔽失业或不充分就业劳动力得到充分就业,发展中国 家才能摆脱贫困,实现经济起飞。
1
进一步阅读的相关文献:
[1] 阿瑟•刘易斯,1954 ,“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 展”,载于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1989,北 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2] 蔡昉主编,2007,《2007年人口与劳动绿皮 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 谭崇台主编,1993,《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
28
四、对刘易斯模型的评论
首创了经济发展研究的二元结构分析方法,开辟了研究发展 中国家经济的新思路 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 启发人们认识当代发展中国家控制人口增长的深远含义
29
三种批评意见
1、忽略了农业部门发展和整个经济的粮食供给问题。 如果农业部门维持落后状态,粮食供应落后于就业增 长对粮食产生的需求,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9
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贫困的根源在于庞大的农业部门中 劳动人口相对于土地资源过剩,一部分劳动力处于隐蔽失业 状态。只有使相对于土地过剩的劳动力达到充分就业,才能 提高整个经济的人均产出水平。因此,解决充分就业的条 件,就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起飞的条件。
10
二、二元经济发展的机制——劳动力转移
1、 传统部门内部无法找到能够使经济实现起飞的条件。 第一,在传统部门内部,以传统的、自给性农业为主的产业, 大量使用的是土地等非再生性资源或非再生性资本,其规模不可 能像人口那样持续扩大,因此,持续增加的人口势必对它们形成 不可逆转的巨大压力,并造成整个经济收益递减的趋势。 第二,以传统经验积累为基础的技术进步,也由于其变化的 极其缓慢,而远远不足以抵消人口对有限资源压力所形成的收益 递减趋势。
11
2、经济起飞的条件之一:建立和扩大以现代工 业为主体的资本主义部门
第一、现代工业部门大量使用的是诸如厂房、设备等再生 性生产资源,其规模随着生产的发展和资本积累不断扩大,扩大 的速度可以超过甚至远远超过人口增长。这意味着现代经济内部 就业人口将拥有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源并与之相互作用。 第二、以现代科学的发展为基础的生产技术的开发,给现 代化经济的技术基础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技术进步带来的经 济增长可以超过人口增长的趋势。
16
3、发展中国家工业扩张中的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
传统部门存在大量的伪装失业人口,劳动力的供给远远超过了劳动 力的需求; 在工资水平超过非资本主义部门的平均收入水平下,现代部门可以 雇佣到扩张过程中需要的劳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二元经济下的劳 动力是无限供给的。
17
四、现代部门发展分析之二:资本积累和二元经济 发展过程
2
刘易斯发展了一个二元经济古典模型,以解释一个自给自足经济 向货币经济转变的过程,在这个分析框架下解决分配、积累和增 长等问题。他强调资本主义剩余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3
一、传统部门(traditional sector) 和现代部门(modern sector)
发展中国家经济由资本主义部门(capitalist sector) 和非资本主义部门(non-capitalist sector)组成,是一个二 元经济结构。在二元经济中,两个部门具有完全不同的再 生产规律(生产组织和劳动力市场有着本质的差别)。
1、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或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的主要约束来自于资本积累。 传承古典经济学的假设:所有工资用于消费,所有 利润用于投资。
一个典型的现代部门厂商的利润可以表述为:
pQ ( L1 , K1 ) wm L1 rK 1
(1)
18
对方程(1)求劳动的一阶偏导数:
/ L p Q1' ( L1 , K1 ) wm 0
4
资本主义部门以工业部门为代表(现代部门):
——利润最大化 ——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制约 ——部分利润用于储蓄和投资 ——存在持续的技术进步 ——就业水平由劳动边际生产力等于工资决定。 总之,二元经济中的资本主义部门以现代工业部门为代表。 现代部门中的资本主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受短期内劳动和资 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制约。资本家将他们获得的大部分利润用于 储蓄和投资。工业部门存在持续的技术进步,劳动生产力迅速提 高。在完全竞争假设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的就业水平和生产量 由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等于实际工资水平曲线的交点所决定。
25
当一个经济到达第二发展阶段后,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况已 经不存在,劳动与资本一样,成为稀缺的投入要素 。资本积累过 程中,工资不再固定不变;技术进步带来的利益不再为利润所有 者独享,边际利润不一定一直上升 。随着整个现代经济对劳动力 需求增加,实际工资将开始上升,农业部门必须按照劳动边际生 产力支付工资,才能形成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与现代部门竞争获 得所需要的劳动力。
* 1
(5)
20
利润全部用于储蓄,且储蓄等于投资,那么随着利润总量的 增加,储蓄和投资将增加。 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和资本—劳动比率条件下,工业部门吸 收的劳动就业量决定于资本积累水平,资本积累量越多,工业部 门创造的就业机会就越多。
21
资本积累的结果是第二期的资本水平高于第一期,工业部门第二期 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大于第一期,有:
2 1
(7)
如果积累率不变,有
K2 K 1
L L 2 1
23
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和投资过程继续下去,在第三期 有
* K3 K2 ,
* L* L 3 2
* , 3* 2
dQ dL W
c
b a wm ws
0
转折点
SL
A
L 1
B
Q1 L 2
C Q3
Q2
L 3
L
L
图3: 二元经济结构中现代部门的经济增长
24
2、二元经济通向转折点的过程,实际上是一场资 本积累与劳动量供给之间竞赛的过程
前者表现为劳动边际生产率曲线随时间外移,决定着剩余劳 动的吸收量;后者决定于初始剩余劳动量和人口增长速度。这一过 程表明,由传统部门的低收入决定的现代部门的低工资为现代部门 高增长提供了条件,它保证了资本家的利润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 份额不断上升,保证了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资本来源。随着这一过程 的推进,现代部门通过自身的扩张吞噬或消灭传统部门,或者强迫 传统部门转变为按资本主义再生产规律经营的部门。当一个经济到 达剩余劳动力全部被吸收的转折点,就获得了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巨 大动力,进入第二发展阶段。
5
非资本主义部门以农业部门为代表(传统部门):
——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部门(subsistence sector) ——生产投入要素:劳动、土地和技术(以传统经验为基础的简单 技术) ——受土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制约(古典经济学中的李嘉图定律) ——农业人口在达到某个极限之前,具有持续增长的性质,但不可 能降低到最低生存费用水平以下(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人均收入低水平均衡陷阱:不充分就业劳动力和零值劳动力
得到厂商选择的劳动使用量和工资水平:
(2)
w m pQ 1' ( L 1 , K
1
)
(3) (4)
L 1 L [ w m , P ; Q 1' ( )]
19
该厂商第一期的利润水平为:
p Q1 ( L , K ) wm L r K
* 1 * 1 * 1 * 1
26
Q
(a) 总产值曲线 生产力曲线
Q2 Q1
wc
E
A
F
Q
最低生存费用 下的总消费曲线
O
( b)劳动边际
L1
L2
不充分就业的 劳动力
L3
零值 劳动力
L
Q L
隐蔽失业劳动力
wc
Ws
O
L1
L2
L3
L
27
图4: 二元经济中的农业部门商业化
3、储蓄率不仅决定于资本主义部门中利润所占的份额,
而且决定于资本主义部门的规模。 要使一个经济的储蓄水平提高,必须使储蓄者的收入在国 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相应的政策含义是收入分配偏向储蓄阶级。 私人资本主义形式:资本家 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国家 显然,只要保持工业部门低工资状态,资本主义部门的利润 收入增长就高于工资收入增长(见图3)
13
三、现代部门发展分析之一:实际工资和劳动力无限供给
1、在二元经济结构中,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一 定程度上由传统部门的收入水平决定 传统部门收入由什么决定?为什么?
14
传统部门的平均收入等于维持生存所需要的最低费用 (见图1) 因为在传统部门中,一方面存在李嘉图的土地收益递减规 律,另一方面又存在马尔萨斯人口规律,只要人均收入水平超过 维持最低生存费用水平就会刺激人口的增长。结果,传统部门在 人均收入等于最低生存费用水平上达到均衡。
30
2、假设农村存在失业,城市不存在失业 ,忽视经济发展 过程中的城市失业问题。 现代部门在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是否还创造着失业?为什 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