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建筑与文化---4古罗马

中外建筑与文化---4古罗马

古罗马建筑Ancient Rome Architecture
建筑发展演进1、伊特鲁里亚时期(BC.8-BC.2):在石工、陶瓷构件与
拱券结构方面有突出成就。

罗马王国与共和初期的建筑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罗马共和盛期(BC.2-BC.30年):BC.146年征服希腊,承袭了希腊与小亚细亚文化。

公共建筑如剧场、竞技场、浴场、巴西利卡等十分活跃。

同时希腊建筑在建筑技艺上的精益求精与古典柱式也强烈地影响着罗马。

3、罗马帝国时期(BC.30-AD. 476):BC.30年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奥古斯都称帝。

到AD.180年为兴盛时期,建造了不少雄伟壮丽的凯旋门,纪功柱和广场、神庙等等。

规模宏大与豪华富丽。

光辉的拱券技术
古罗马主要的建筑材料是混凝土。

主要结构为拱券结构,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

巴拉丁山上的弗莱维王朝宫殿主厅的筒形拱,跨度达29.3米。

万神庙穹顶的直径是43.3米。

AD.1中叶,十字拱覆盖方形空间,拱顶的重量集中到四角的墩子上,无需连续的承重墙,空间因此更为开敞。

几个十字拱同筒形拱、穹窿组合起来,能够覆盖复杂的内部空间。

罗马帝国的皇家浴场就是这种组合的代表作。

经典建筑
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代表是罗马万神庙
(Patheon)它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

现代以
前一直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大空间建筑。

结构为混凝土浇筑,为了减轻自重,厚墙上开
有壁龛,龛上有暗券承重,龛内置放神像。

神像外
部造形简洁,内部空间在圆形洞口射入的光线映影
之下宠伟壮观,并带有神秘感,室内装饰华丽。

罗马万神庙
罗马斗兽场
古罗马广场
图拉真广场
纪功柱
建筑理论
古罗马时期形成了系统的建筑理论体系。

《建筑十书》由古罗马建筑师和工程师维特鲁威所著,全书分为十卷,是现存最古老且最有影响的建筑学专著。

内容涉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建筑构图原理、西方古典建筑型制、建筑环境控制、建筑材料、市政设施、建筑师的培养等等。

成为自文艺复兴以后三百多年建筑学上的基本教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