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理学之法律行为

法理学之法律行为

➢ “法律行为”一词的出现,是近代的事情。
3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18世纪德国法学家丹尼尔.奈特尔布拉德( Daniel Nettehladt,1719-1791)于 1748年开始使用拉丁文“actus iuridicus‘ (法律行为),指称“与权利义务有关的行 为”。
4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16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与法律行为相对应的范畴是“非法律行为” 非法律行为指那些不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即不受 法律调整,不发生法律效力、不产生法律效果的行 为。
➢ 区分法律行为与非法律行为的意义:
➢ 研究法律行为,就是要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为法 律行为和非法律行为确定明晰的界限,分清哪些 属于法律行为,哪些不属于法律行为。
➢ 历史法学派奠基人古斯塔夫.胡果(G. Hugo)首创 德文“法律行为人”一词
➢ 1807年,胡果的学生德国“潘德克顿”体系(学 说汇纂体系)的创始人海泽(G.H. Heise)在《 供学说汇纂讲授所用之普通民法体系概论》中明 确使用了后被译作“法律行为”的德文名词 “Rechtsgeschäft”
法理学之法律行为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0年4月15日星期三
第一节 法律行为的概念
一、行为与法律行为的界定
➢ 行为是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部的活动。
➢ 凯尔森:行为之所以成为法律行为正因为它是由法律规 范所决定的。行为的法律性质等于行为与法律规范的关系 。行为只是因为它是由法律规范决定并且也只有在这一范
➢ 中文“法律行为”一词始于日本学者。 ➢ 其原初语义是合法的表意行为。 ➢ 但是在一般法学理论论著中,“法律行为”是一个
涵括一切有法律意义和属性的行为的广义概念和 统语,而不限于狭义的合法的表意行为。
8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法律行为的概念
➢一般意义上的法律行为应是各法律部门中的行为 现象的高度抽象,是各部门法律行为与各类的最 上位法学概念。 ➢法律行为,就是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上 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
6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民法的“法律行为”只是在民法知识框架内的一概 特定概念,其准确汉译应为“法律示意(表示)行 为”,与事实行为处于同一位阶,属于法律事实;
➢ 它不可能作为一个最上位的概念用来描述和解释 一切法律部门的行为现象,否则将导致法律解释 上的困难和混乱。
7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法律行为的发生,一定是对行为者本人以外的其 他个人或集体、国家之利益和关系产生直接或间接 的影响。 ➢总之,人在社会中生活,其行为在主要方面都是 社会指向的,它们是与社会利益发生各种各样的联 系,或者与社会利益一致,或者与社会利益产生矛 盾和冲突。
1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的社会性本质决定了他/她的活动和行为的社 会性,这种社会性既可能表现为社会有益性,也 可能表现为社会危害性。正是由于这一点,它们 才可能具有法律意义。 ➢纯粹自我指向的行为,一般是不具有法律意义的 。
9
律行为的基本特征
1、具有社会意义 ➢法律行为能够产生社会效果,造成社会影响,具有交互性 。 ➢法律行为是一种社会指向的行为。法律行为作为人的活动 ,具有社会性的特征,法律行为并不是一种孤立的行为, 而是其他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或一个方面。
10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1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具有法律性
法律行为是由法所规定和调整的行为,是发生法律效果 的行为。 合法行为会受到国家肯定、承认、保护、奖励;违法行为 会受到国家否定、取缔、处罚、制裁。 法律行为是法律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法律规定的、 具有法律意义、可以用法律进行评价的人的行为,由此区别 于一般的社会行为。
13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法律行为是由法律所调整和规定的行为。
➢ 由于行为具有社会指向,并且可能造成社会矛盾、 冲突和社会危害性,它们才有可能、也有必要受到 法律的调整。
➢ 法律正是基于这一理由对那些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 行为纳入调整范围之内,并对不同的行为模式及行 为结果作出明确的规定。
5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Fiedrich Carl Von Savigny,1779-1861)在《当代罗马法体系 》中对这一概念作了系统论述, 被认为是法律行 为理论的集大成者。
➢ 他提出法律行为的“意思学说”,将法律行为与“意 思表示”相提并论,并为德国民法典所采用。
17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从总的方面看,分清法律行为与非法律行为,就 是要将法律行为与纯粹的经济行为、政治行为、 道德行为和宗教行为等区别开来。
➢ 原则上,经济、政治行为等大多受到或应当受到
法律的调整,但由于立法的滞后或出于立法政策
围内才是一个“法律”行为。([奥]凯尔森著:《法与国
家的一般理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p42. )
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法律行为是法学的基本概念,在法学概念体系中 居于关键的地位。
➢ 与其他学科不同,法学更强调在实在法意义上理 解行为的含义、构成要件及其有效性,即从规范 意义角度探讨法律行为的概念。
➢ 法律行为能够发生法律效力或者法律效果
14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3、能够为人们的意志所控制,具有意志性
➢法律行为是受人的意志所控制的活动,是人们有 目的、有意识进行的。 ➢独立的意思表示和按照自己的意志确定并实现行 为内容,这是法律行为成立的基本要素。 ➢ 正是通过意志的表现,行为才获得了人的行为( 包括法律行为) 的性质。
15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法律行为的结构中,只存在意志和意识能力强 弱的差别,即有时候人们完全按照自我意志来实施 法律行为,有时候则可能并不完全出于自由意志实 施某种行为,但它本身并不是一个意志的有无问题 。
➢在法律上,纯粹无意识(无意志)的行为(如完 全的精神病人所实施的行为),不能看作是法律行 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