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重点:[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促进人类动物祖先演变到人类的三个前提条件●人类心理的三个特点●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霍尔的复演说●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全程发展的研究⏹毕生发展研究的六条基本原则(补充)新生儿期(出生至一个月)乳儿期(1 岁以内)婴儿期(1~3 岁)幼儿期(3~6、7 岁)儿童期(6、7~11、12 岁)少年期(11、12~14、15 岁)青年期(14 、15~25 岁)成年期(25~55、60 岁)老年期(55、60、65 岁后)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一、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P2)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一)心理学(P2)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学科2.人的三个心理过程:知(认知过程)、情(情感过程)、意(意志过程)。
3.心理科学的特殊性:与物理现象不同,心理现象不具形体,不能直接观察到。
4(1)人的行为很明显会受到心理活动的支配和调节(2)人是有意识的高等动物,心理非常复杂,可以有意识的掩盖自己的某些心理活动。
(3)人的心理的复杂性、外部行为的多变性并不能使心理活动成为神秘莫测、无法研究的东西。
(二)发展心理学(P3)1.发展心理学(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年龄特征: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的联系,既表现出连续性,又表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形成年龄特征。
3.具体来说,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还必须结合研究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活动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4.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包括两部分: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和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前者所研究的是动物心理学的内容,即研究动物心理学的实质;后者所研究的是名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的内容)5.从广义上来说,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科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二、种系心理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P4)种系心理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种系心理发展(P4)1.种系心理的进化过程动物进化的标志之一是其结构的分化,其中最主要的是神经系统的出现。
(1)刺激感性阶段(2)感觉阶段(3)知觉阶段(4)思维萌芽阶段。
类人猿的出现意味着思维的萌芽。
2.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1)人类的进化。
●人类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祖先是高度发展、现已灭绝的猿类。
●人类动物祖先演变成人类有三个前提条件:一是直立行走和手的发展,二是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三是因交往而需要产生语言。
●动物的进化受生物原理或生物规律的支配,而人类的发展则受社会原理或规律的支配。
(2)人类心理的特点●一是有意识的心理。
意识包括意识客体和意识自我两种类型。
意识的作用1包括能够清醒地觉察周围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2明确思考过程和方向,使认识活动具有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和预计性调节自身的行为,具备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自觉能动性;3意识是人的心里的高级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因为人的心里存在着意识和无意识两种形式。
●二是社会性的心理。
人类心理受社会历史的制约,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心理特点。
离开了人类社会和人类时间就谈不上人类的心理。
●三是有语言功能的心理。
语言有两个主要的功能概括功能和调节功能。
人的有意识和心理,正是以语言为基础的个体经验和社会经验的总和。
(二)个体心理发展(P7)1.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2.个体心理发展和种系心理发展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P8)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有关心理发展原理或者规律的理论问题;另一个是个体发展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问题。
(一)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P8)在人类发展基本原理或规律这个问题上,各种心理学派别之间的争论可以归为五点:第一,人类心理与行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第二,人类对于环境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第三,人类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的是量变还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第四,人类心理发展是普遍的,还是特殊的;是多样的,还是固定的第五,发展的终点是开放的还是有最终目的的(二)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P9)1.年龄阶段的划分标准划分人生阶段所依据的典型资料可归为如下几类:●以生理发展为划分标准,如柏曼以内分泌腺为分期标准;●以智力发展为划分标准,如皮亚杰以思维发展为分期标准;●以个性发展特征为划分标准,如埃里克森对人格发展阶段的划分;●以活动特点为划分标准,如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对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以生活事件为划分标准,如成年期分为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
2.年龄特征的研究(1)个体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带有普遍性),典型特征(具有代表性)或本质特征(具有一定的性质)。
它是和年龄有联系的(因为年龄适时间的标志代表一定的时期和阶段,一切发展都是和时间相联系的);但又不是完全由时间决定的。
(2)在一定的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文化背景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3)心理现象是复杂的,所以心理发展既是指心理整体的综合发展,又指各种心理现象的发展。
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变迁(P11)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P11)1.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1882年普莱尔《儿童心理》的出版。
2.普莱尔的《儿童心理》的问世,给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定了最初的基石。
(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演变(P13)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形成、演变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 准备时期:19世纪后期之前为2. 形成时期:从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
3. 分化和发展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由于整个心理学的发展,儿童心理学研究工作和著作,不论在数量上或是质量上都有了飞速发展。
4. 演变和增新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一是理论观点的演变,(2)二是具体研究工作上的演变。
二、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全程发展的研究(P14)(一)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扩大到了青春期(P14)霍尔:将研究视野扩至青少年,1904年出版《青少年:它的心理学、及其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这个书名不用记吧我觉着),研究青少年心理;从此确定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及儿童心理学研究,即儿童从出生到成熟,各个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
(不足:没有明确提出心理学要研究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二)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率先做了研究(P14)1.荣格:最早开展成人心理学研究。
2.荣格的发展观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提出前半生和后半生分期的观点(2)重视“中年危机”(3)论述老年心理,特别是临终前的心理(老人面临死亡时如何理解生命的性质)1.霍林沃斯:出版了第一本发展心理学著作《发展心理学概论》2.巴尔斯特等人提出了一生全程研究及相关理论发展的原因3.巴尔斯特等人提出毕生发展研究的六条基本准则:(1)发展与人的毕生相伴(2)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有得有失的过程(3)生物学与文化的影响在毕生发展中会有所变化(4)发展涉及资源配置的变化(5)发展具有可塑性(6)发展会受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三、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P17)(一)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国化在四个层次上的突破(P18)1.杨国枢教授从四个层次讨论了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方向和尝试:(1)重新验证国外的研究发现(2)研究国人的重要与特有现象(3)修改或创立概念与理论(4)改变旧方法,涉及新方法2.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国化在四个层次上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在建构和谐中国的大背景下开展发展心理学各项内容的研究(2)在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上,必须处理好十大关系:●自然面与社会面的关系●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关系●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整体研究与局部研究的关系●个人研究与合作研究的关系●现代化手段和常规研究的关系●实验研究与史论研究的关系●定性与定量的关系●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二)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基本途径(P19)摄取——选择——中国化第三节:发展心理学的进展与展望(P21)当前发展心理学最大的特点在于,强调本学科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一、发展心理学的进展(P22)(一)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进展(P22)1. 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横向整体化变化(1)新的交叉学科不断出现(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向人生的两极延伸2. 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纵向整体化变化所谓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纵向整体化变化,是指发展心理学研究重点的变化发展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的进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科学原理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2)发展心理学研究思路的生态化取向(5)研究方法的综合化与研究手段的现代化(6)研究结果的数量化特征(三)发展心理学理论的进展(P24)1.一般理论的进展2.社会性和品德发展理论的发展3.认知发展理论的进展:认知发展理论的进展表现在两个方面(1)认知发展的三级水平的观点(2)五种智力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不存在单纯的某种智力和达到目标的唯一方法,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发觉各自的大脑资源,这种为达到目的所发挥的各种个人才智才是真正的智力,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成功智力理论所谓成功之力,就是为了完成个人的,以及自己群体或者文化的目标,从而去适应环境、改变环境和选择环境的能力●真智力理论帕金斯核查大量智力测验和促进智力的研究,提出智力主要由三个维度构成。
一是神经智力,指神经系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二是指经验智力,指个人积累的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三是反省智力,指解决问题学习和完成挑战智力任务的广泛的策略。
●生物生态学理论该理论认为智力是天生潜力,环境(背景),内部动机相互作用的函数。
个体的环境资源有两类,一类是近端过程,即直接环境中与课题的持续相互作用,另一类是远端因素,由影响近端过程的形式与质量的环境维度组成。
●情绪智力理论梅耶尔等人认为,情绪智力用于说明人们如何自觉和理解情绪,具体的说,是知觉和表达情绪、在思维中同化情绪、理解和分析情绪、调控自己以及他人情绪的能力二、对发展心理学的展望(P27)略(二)发展心理学的未来走向(P28)略课本P32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