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德育教育【P1-2】自我介绍及欢迎/欢迎大家来到[*****讲座],请给我们在座的每位家长一个热烈的教师备课栏掌声。

(欢迎词)我叫***,是***机构的老师,[*****讲座],是由我们**学校与文尊教育,联合举办的一个公益性的家长课堂,目的是支持更多的家长进步,通过学校与在座的家长一起去学习如何正确的去教育孩子,支持孩子,进而培养孩子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我想做一个调查,有哪些家长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取得好成绩,未来出人头地的?(停顿一下)没有,说明大家都期望自己的子女将来有出息,将来有作为,将来有成就,对不对?但是有哪位家长可以告诉我,怎样才可以让你的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作为,有成就?(找一个家长发言,听完肯定他,例如,他说好好学习啦,补课啦,别上网,等等,你就重复他的话,然后,肯定他,对,没错,很好,然后说,谢谢,请坐)。

刚才那位家长说的很好,但是,这些还不够,能让你的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作为,有成就的重中之重,不在外面,也不在哪个老师的身上,在哪里?在在座的各位家长,你们左右着你们孩子的未来。

或许有人说,耸人听闻,但是,我们这样想一下,如果,在座的各位家长都没有真正承担起教育自己子女的责任的话,还有哪个外人能更愿意?对不对?正是这个原因,作为一家责任学校,我们从文尊教育引进了这样一套国内最先进的家庭教育系列课程,以公益的家长学校的方式与各位家长见面。

【P3】今天,我们家长学校的学习主题是:家庭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P4】讨论:什么是伦理?什么是道德?现在,在我们的屏幕上出现了两个词语,一个是伦理,一个是道德,那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家长们,什么是伦理,什么是道德呢?或者说,您怎么理解这两个词?各位可以畅所欲言,没有对错。

(留3-5分钟由家长发言,选择2-3个家长,让他们站起来分享)总结家长的分享:看来各位家长对这两个词,都有各自的看法,也都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很好(方向:鼓励的态度,不要去否定家长的积极性)。

下面,我们来看看伦理与道德之间的定义,以及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P5】中国古代的“伦理”一词,源于《礼记.乐记》,…【P6】人字结构对于伦理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我们做了一个简便的示意:基于人字型的结构的划分。

我们先来看人的结构,大家看:一撇一捺,构成了个人,人呈明显的左右结构;在人的结构下,伦理在左边,特指:客观的、外在的、社会的约束与规范;道德在右边,特指:主观的、内在的,个人的自我规范,而这一切,都是基于人的最根本的需要:利己,人愿意从伦理和道德的层面去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根本是,这样做是对自己有好处的。

【P7】蒙牛集团的总裁牛根生先生在央视《赢在中国》做评委时说的话,期望对在座的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有所帮助:有德有才予以重用;有德无才予以慎用;有才无德不予录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

这样的人才观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完善过程中不仅正在被更多的企业所接受,而且逐渐成为全社会评价人才的首要标准。

【P8】遵循伦理道德的必要性/人,为什么要遵循伦理道德?这个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首先,人是社会的产物,人需要跟别人打交道,而社会化的过程中决定人必须遵守伦理道德。

其次,现在,我们面临的是市场经济社会,而市场经济下,体现的是个体合作和个体博弈。

良好的道德操守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能够规避交易风险,所以,也要求我们要遵守伦理道德。

【P9】家庭教育中的德育教育/那么,我们自然就明白了,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甚至可以说是核心教育,就是我们的德育教育。

德育,就是育德。

家庭决定着德的内容、方式和程度。

家长要听过自己良好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习惯;同时又要重视道德的社会适应性养成,确立面向未来的崭新道德观,是家庭品德教育更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取得更大的成效。

【P10】自古至今,有许多的故事,在教育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讲故事《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古时候有一对夫妻,他们有一个可爱伶俐的小孩,这小孩刚会走路时候一次拿了一个货郎担的一个针,回家后母亲居然对他表扬了一番。

后来长的更大了就开始偷人家的玉米等农作物,母亲知道后没有制止。

再后来偷其它的贵重东西,父母知道后也没有制止。

后来他长大了,偷了很多牛马和金银珠宝,终于被官府抓到了,由于偷的太多,要秋后问斩。

临斩前,他说有一个要求,监斩官问是什么要求,他说:“再吃一次母亲的奶。

”刚好母亲在给他送行,于是就满足了他的要求,岂料他竟一口咬掉了母亲的乳头,说:“我小的时候偷东西母亲没有制止过,所以现在非常恨您。

”母亲伤心和疼痛过度也在不久去世了。

【P11】作为一名家长,在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的重要性,并且也揭示一个道理: 品格是一个人和一个民族的力量源泉,人的品格培养需要从小开始.【P12】家庭德育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家庭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包括哪些的内容:首先要热爱祖国,培养孩子爱国主义品德。

历史上的众多伟人,无不是热爱祖国的典范:(举例子:苏武牧羊、岳母刺字、木兰从军等,可以深入讲一个故事);近代中国,也有许多爱国人士:李大钊、方志敏、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

爱国,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社会属性。

一个人若要有成就,就不能不爱国。

其次,刻苦勤劳。

(讲个故事代入:春秋鲁国大夫母亲织布的故事),中国历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发明家、科学家、军事家无不是刻苦勤劳的典范;再次,要俭朴节约。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听说过没有。

司马光不光是个乐于助人的人,也是古代的一名大文豪,他本人就是一个勤俭节约的人,同时,他还以自身为榜样,对其儿子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他对自己的孩子说: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

什么意思:就是说,勤俭节约是各种美德的基础,奢侈浪费是最大的罪恶。

所以,在座的家长,你们能不能像司马先生一样,先从自我做起,然后再去影响自己的孩子啊?无论如何,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勤俭节约习惯;还有,就是要尊师重教。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但近年来,这种传统有点向下走的趋势,在这里要强调,尊神重教,也是一种大德,是美德。

古往今来,不仅三教九流尊师重教,即便是贵为九五之尊的皇上,也都非常重视对教师、教育的尊重。

给大家讲个故事:(乾隆皇帝“娘娘免进书院,违者斩”的故事)最后,就是要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现在的助人为乐,变得有点走味了,有个小朋友,在家里看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后,大受启发,在幼儿园里给小朋友们分水果的时候,以孔融让梨的风格,给别的小朋友大的,最小的留给了自己。

老师自然很感动,当众表扬了他的行为。

但,回到家之后,就被家长骂的狗血喷头,被骂成“傻瓜、笨蛋”,后来,家长不依不饶,找到学校,当面斥责老师,没有跟上时代,教育自己的孩子吃亏,将来无法面对社会竞争,等等。

大家看,这样的家长,怎么能培养孩子的美德。

以上五个方面,看似口号性的内容,却是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每时每刻都会遇到的问题。

所以,我们家长的所言所行,势必影响孩子对德育方面的看法与习惯。

也希望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同时,也对照这五点,进行自我修炼啊。

【P13】思想品德对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思想品德对孩子学习的影响,先谈最根本的影响——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的影响,(跟随PPT读):学习动机由学习需要引起,而这些学习需要必须在德的范畴内,才会形成影响现在乃至未来的卓越学习成果。

学习态度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对学习活动比较稳定的反应倾向,学习态度受环境影响,并同时影响环境。

【P14】什么是学习动机/我们刚才谈到了德育对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的影响,那到底什么是学习动机呢?我们说,学习动机是激励一个人去学习的一种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主要来源于三类需要:(1)兴趣爱好的需要;(2)成就欲望的需要;(3)社会赞赏及社交的需要。

【P15】学习动机由学习需要引起,当孩子有了学习需要,同时又明确意识到满足需要的可能性(考高分、或嘉许),才会形成学习动机。

【P16】学习动机的分类/下面我们来简单的看一下,学习动机的分类:就动机的动力来源分,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例如:我要上北大,是自己需要,那就是内部动机,如果说,我学习好,爸爸会给我一个好手机,那就是外部动机;(适当举例,下同)根据动机内容的性质,分为正确与错误的,高尚与低下的。

(举例,或现场邀请家长举例)根据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分为长远动机和短暂动机。

(举例,或现场邀请家长举例)根据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分为直接和间接学习动机。

(举例,或现场邀请家长举例)【P17】学习的目的/直到了学习动机,就不可避免的要谈到学习的目的?这个也是学习动机的根本所在,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解决的,那在这里我们只是简单的陈述一下:学习目的是指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和目标。

当孩子确立某种目标,认识到它的意义并为实现这种目标而努力学习时,这种带有动力色彩的心理倾向,就称作为学习目的。

它既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学习活动的归宿点。

学习目的分类(1)从学习目的的方向上,可分为正确的目的和不正确的目的。

目标的选择与理想有关。

理想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人从事学习的内部驱动力。

一个人只有树立了崇高的理想,才能具有远大的奋斗目标,从而产生巨大的动力,激励人奋勇向前。

(2)从学习目的的水平上,可分为远大的目的和短浅的目的。

【P18】高尔斯基说:“一个人的志向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

”一个人有崇高的学习目的,其责任感就强,学习劲头就足。

【P19】一般来说,学习目的越明确,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学习的质量也愈好。

有了明确的学习动机和目的,学习就有了动力和方向,就能自觉、主动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对学习有激励和促进作用。

李大钊的名言:“青年啊!你们临开始活动之前,应该定方向。

譬如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才能有达到那目的一天。

若是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怕永远无到达的日子。

”【P20】学习态度/说完,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最后我们就要说到学习态度。

那,什么是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对学习活动比较稳定的反应倾向。

学习态度与三个方面有关:(1)对学习的认识(看法):(2)学习的情绪情感:(3)学习行为;有人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那学习态度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我们来看一看学习态度的有哪些特征(1)后天养成;(2)相对稳定;(3)能够测试;成功学生的学习态度的主要有:(1)勤奋刻苦;(2)积极主动;(3)顽强有毅力;(4)虚心好问;各位家长对照一下,看我们的孩子需要在上述哪些地方需要提升与改进。

【P21】学习态度的测评/在这里,我们也给各位家长展示一张简单的学习态度测评,请对照上面的21条,看看自己的孩子有没有上面的情况?【P22】【P23】回顾/下面,我们对今天的学习做一个系统的回顾:通过对伦理与道德的讨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