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乡村建设运动

中国乡村建设运动


平民教育总思路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
• 梁漱溟 (1893~
1988),生于北京, 著名学者和社会活动 家。1929年任河南村 治学院教务长,并接 办北平《村治》月刊, 1931年在山东邹平创 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 院,新中国成立后历 任全国政协委员.
梁漱溟的思想:
1)乡村建设的本质是“创造新文化,救活新农村” ,是他的新儒家思 想的表现,要从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发展出一种新生活文化,而 不是向西方学习;
中国乡村建设运动
第二组:曹淑姗 罗妮 张婷 喻赞
• 乡村建设运动是在20世纪初中国农村经济 走向衰弱的时代背景下,以乡村教育为起 点,以复兴乡村社会为宗旨,由知识精英 推进的一场乡村社会改造运动。
背景
一、社会背景:经济凋 敝,社会崩溃
二、知识界的普遍认识: 救济农村即拯救国家
发展情况
• 规模:据统计,20世纪 30年代全国从事乡村建 设工作的团体和机构有600多个,先后设立的各 种实验区有1000多处。
喉舌、头脑,把农民教育成一个有自觉意识的活起来的农民。
梁漱溟乡村建设方案
• 把乡村组织起来,建立乡农学校作为政教 合一的机关
伦理道德教育 → 社会安宁↘ 全 改
乡村自卫团体 → 社会治安→

大→
造 中
农村合作社
→ 谋取发达↗
联 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梁漱溟认为乡村建设中的两大难处
• 一是高谈社会改造,实则依附政府; • 二是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实际并不动。
2)重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结构,他认为中国社会的组织结构是“伦理 本位、职业分殊”,不同于西方的“个人本位,阶级对立”的社会 组织结构,新的社会组织结构是要在宋朝吕大均兄弟的乡约基础上 补充改造成现代社会组织结构——村学乡学;
3)“促兴农业引发工业”; 4)“农民自觉与大众之师”,要通过知识分子下乡,成为乡村的耳目、
• 内容:各主要乡建团体所进行的工作基本上都包 含政治改革、文化教育、科技改良和推广、卫生 保健、组织合作社、移风易俗、自卫保安等内容
• 范例: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运动 梁漱溟领导的邹平乡村建设运动
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运动
• 晏阳初(1893~1990), 生于四川巴中县,1916 年赴美留学,获耶鲁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硕士和路易 斯维尔大学博士。第一次 世界大战期间,在法国为 华工服务,回国后,于 1923年到北平搞平民教 育运动,被誉为“国际平 民教育之父”
乡村建设运动对社区工作发展的影响
• 不能称为专业的社区工作,但也起到了重 要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