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培训课件

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培训课件


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
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
三级暴疗露器械、物品等;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
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
的血液。

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因素
(一)防护意识淡薄 (二)针、刀刺伤与割伤 (三)皮肤粘膜暴露 (四)空气污染 (五)其它相关因素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
一级暴露
疗器械、物品等;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
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

二级暴露
疗器械、物品等;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

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

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如果没有 采取正确有效的防护措施,有被经血液、体 液、呕吐物、排泄物传播疾病感染的风险。 患者的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有可能 污染医务人员的手、眼、鼻、口。
当医务人员的手部皮肤有破损时,接触具 有传染性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就有 被感染的可能;当带病原体的血液、体液、 呕吐物、排泄物溅到医务人员的口腔粘膜、 鼻粘膜、眼粘膜均有可能造成感染。

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
针刺暴露发生于: 注射 抽血 静脉穿刺或拔除 锐器处理 废弃物处理 外科手术缝合

常见原因
将血标本放入试管内
双手盖上针帽

常见原因
手术中传递
收拾手术污物 在患者或其他人员 突然移动时注射 分离输液器时

安全操作方法
禁止双手重新盖帽 应用重新盖帽装置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床边、 小车顶部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感染性 职业暴露
放射性 职业暴露
化学性 职业暴露
其他 职业暴露

医院感染性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 、护理活动时意外地被患者的血液等体内物 质污染,或被患者血液等体内物质污染的针 头、手术刀等锐利器械刺破自己的皮肤,而 有可能导致感染性疾病发生的一类职业暴露 。
感染性职业暴露必须具备两个要素:
感染学界认为这是医院感染史上的一场悲剧
,这一血的教训足以引起医务人员对感染性
职业暴露的高度重视。

但是,“非典”暴发后,截止目前,我国 出现了很多感染性职业暴露的事例,并有增多 趋势。北京地坛医院就曾先后收治过3名护士 ,她们都是在工作中不慎因针刺伤和皮肤无保 护措施,而暴露于艾兹病感染者的血液后发生 艾兹病毒感染。

主要内容
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定义及分类 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因素 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 四、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

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定义及分类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临 床诊疗、护理及科学实验等职业活动过程 中被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有害因素影响, 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甚至危 及生命的情况。
(二)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及标准,贯彻 标准预防原则,加强自我防护;
(三)医院加强职业暴露预防资金的投入, 提供有力的职业安全保障,为医务人 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一、要有接触感染性暴露源的职业从事者;
二、要有感染性暴露源。

感染性职业暴露的评估
分型(艾滋病) : 轻度类型暴露: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 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
。 重度类型暴露: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 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 暴露源不明型暴露:不能确定暴露源者。
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 培训课件
2020年4月29日星期三
自1984年世界上报道了首例由职业暴露而 引起的HIV感染以来,医务人员与具有感染性 疾病的患者接触而被感染的危险,已成为医 疗领域中一个引人关注的职业性问题。 由于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 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等等 ,经血液传播疾病出现蔓延趋势,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风险日益增加。

医务人员对使用后锐器放置不当,接触患 者血液等体液不戴手套,手术中对于易发生血 液喷溅情况未作有效防护措施,处理使用过的 注射器及针头时违反操作规程。这些都是医 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欠缺所至。 种种资料表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中锐器损 伤居首位,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最常见的途径 ,其次是意外直接接触血液。
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
使用后,应立即丢 入锐器盒
锐器收集箱 应放在使用处

安全操作方法
洗手戴手套
整个过程中应从 容不迫
如患者抵抗或慌张, 可寻求帮助
将输液导管与无针系 在手术室中,使用消
统连接
毒盘传递器械 - 不要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直接传递

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
(一)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教 育,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增强职业暴 露防护的自律性;

医务人员最危险的职业暴露是针刺伤。 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 高危职业群体。80%的护士有被针刺伤的经 历,医生、检验人员也有针刺伤的危险。被 污染的HBV的利器刺伤受感染率达18%,针 刺伤时只需0.004ml带有HBV的血液就足以 使受伤者感染HBV;被HCV污染的利器刺伤 受感染率为5.6%;被HIV污染的利器刺伤或 接触污染的血液而感染HIV的概率为0.4%。 暴露于含HBV的血液,感染率为6%~30%

2002~2003年在全球报告的“非典”病
例中,职业分布以医务人员居首位,所占比
例高达22.3%,并以青壮年医务人员(25~
49岁)为主,约占80%,无论是发病人数或
死亡人数,都是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史
上前所末有的,并且相当一部分是高学历、
高职称的医学精英遭受了"非典"感染性职业
暴露而发病,或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医院

又如:某医院在一次意外伤急诊抢救中,6 名医护人员均因无保护措施参加抢救,在 抢救中均直接接触血液频率最多的那位重 伤员,后经检测证实是艾滋病人,致使6 名医务人员全部遭受艾兹病毒职业暴露。 半年后有2名血液检出艾兹病毒抗体阳性 ,造成一起医务人员艾兹病毒职业暴露的 悲剧。

经各种资料证实:实验室人员、医护人员 、预防保健人员以及有关的监管工作人员, 护工等被认为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其中 以护士位居首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