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0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护理体会论文

120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护理体会论文

120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 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5- 0390- 01
肛周脓肿是肛肠外科常见疾病,因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偶有厌氧性细菌和结核杆菌,常是多种病菌混合感染,近也有发现与肛腺的损伤有关,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扩散而成。

多数需手术治疗,而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

现将有关肛周脓肿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治疗了肛周脓肿患者120例,其中男性9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2.5岁。

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

2 手术方法
术前清洁灌肠。

手术时根据内口位置、脓腔的深浅及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决定实施一次性根治术、切开引流挂线术。

3 结果
本组120例肛周脓肿,均一次性治愈,治愈率为100%,治愈时间为20~48天,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1年,随访期间无复发、肛门失禁、肛门狭窄。

4 术后护理
4.1 术后出血:术后患者回病房后,嘱患者镇定情绪,测t、p、r,监测血压,观察患者有无面色苍白、心慌、口渴、肠鸣、肛门坠胀和便意感等。

注意伤口有无渗血,敷料包扎情况,如有渗血,要及时更换敷料,并加压包扎。

4.2 疼痛护理:由于肛门部主要由阴部神经支配,且神经丰富,痛觉敏感。

肛周脓肿患者术后排便及换药时均会导致疼痛。

而心理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护理人员应与病人建立互相信赖的关系,尊重病人对疼痛的反应,介绍有关疼痛的知识,消除压力源,减轻心理压力,指导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如听音乐、有节律的按摩、深呼吸、想像、松弛法等。

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向病人介绍一些镇痛知识,使其对术后疼痛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向疼痛敏感的病人说明使用过多镇痛药对机体不利,鼓励病人尽可能控制,提高机体耐受力,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

如疼痛仍然较重,可适当口服止痛剂治疗。

4.3 饮食护理:饮食以高蛋白、低脂肪为主,多喝汤水,促进营养吸收。

忌食辛辣刺激醇酒之品,多食瓜果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

忌食生冷之物及油腻之品,以防发生腹泻或粪渣堵塞肛窦。

术后患者由于害怕排便刺激伤口引发疼痛,常少进食以减少大便,所以需向患者强调饮食营养平衡对伤口愈合的重要性,指导其保持正常的饮食规律。

4.4 防止便秘:因大便干燥对肛门切口刺激较大,并影响切口愈
合,向患者讲解术后按时排便的重要性,督促患者及时排便,最好每天1次。

对大便干结、便秘者,可适当服用麻仁胶囊、六味安消胶囊等,若无缓解则应遵医嘱给予灌肠,以免引起大便干结、用力大便时引起的切口疼痛和创面出血。

切忌久蹲努挣,避免引起肛门水肿。

4.5 换药护理:术后换药关系到肛周脓肿术后的伤口愈合是否顺利,正确的坐浴和换药能促进伤口肉芽生长,加速伤口愈合进程,防止切口假性愈合。

患者排便后需及时坐浴,用康复新液温水坐浴10~20min,并告知患者坐浴时需用手将臀部扒开。

换药时首先用稀碘伏消毒创口周围的皮肤,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创腔,至冲洗液清澈,然后清洁肛管,放置凡士林油纱条引流。

术后早期,创腔内分泌物较多时,冲洗要彻底,油纱条要放到创腔底部,这样分泌物可较早引流尽以保持创面的清洁。

换药时详细观察切口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切口引流是否通畅及分泌物的颜色、气味等,如肉芽高出创面阻止上皮生长,要及时剪去。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做到每人一把镊子,预防交叉感染,同时,换药动作要轻柔,切忌粗暴以减轻疼痛。

5 讨论
肛周脓肿手术为开放性创面,术后排便易造成创口污染,使得创面愈合相对缓慢,熟练掌握换药的基本操作技术,是保证术后换药质量的前提。

对于影响创面愈合的因素应及时发现并对症处理,尽量让创面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创面更快
更好的生长。

因此护理在整个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护理能使患者愉快地接受手术,可以缓解术后创面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天数,同时也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l
[1] 皮执民.肛肠外科手术学[m]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475~ 48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