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智力因素对小学生学业影响论文

非智力因素对小学生学业影响论文

非智力因素对小学生学业的影响探究
【摘要】在教育实践中,智力正常的学生在相同学习环境下其学习效果往往不尽相同,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非智力因素的差异。

动机、兴趣、意志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激发动机;培养兴趣;锻炼意志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获取学习的成功都是不可缺少的。

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智力因素之外的那些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产生影响的个性心理的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

非智力因素也可以称作对心理过程有着起动、导向、维持与强化作用,又不属于智力因素的心理因素。

可见非智力因素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复杂的概念,包含了除智力因素以外的所有的其它心理因素。

清楚地了解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采取合适的手段与策略,可以充分利用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非智力因素中,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动力和激发学生智力活动的动能。

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动机呢? 1.通过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培养良好动机
如通过向历史和现实中的优秀人物和英雄模范人物学习,树立远大志向;通过报刊、广播、影视等开拓胸怀和视野;通过社会调查和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其使命感和责任感等。

2.通过树立远期的和近期的学习目标激发动机
在各学段、学年、学期、单元、课时的教学过程中,都要首先树立明确的目标,使其产生奔向目标的动机。

3.通过正确的评价,强化动机
在教学的各个阶段都要根据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检测和评价,使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转向新的目标,有教育实践证明,赞扬优于责备,责备优于无评价。

赞扬是积极的强化动机,责备是消极的强化动机,无评价是整体弱化动机。

教师的冷漠是学生心灵上的寒霜,而有些击中要害的严厉训诫,也能成为学生的警策。

所以通过评价能使学生不断产生更新更高的需要,不断增加更新更强的动机。

4.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相互结合和相互转化
苏联教育改革家赞科夫指出:“在传统教学法中,起特殊重要作用的是一些实质上跟认识没有内在联系的学习动机。

最强烈的动机之一就是要获得优良的分数。

”增加和深化这种诱因,不断地以知识丰富学生的智慧,让他们思考,树立自己去探索真理的志向,让他们完成复杂的任务——这一切都会产生强烈的、稳定的内部诱因。

当然,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平时我们说的“变压力为动力”,就是通过分辨压力的性质、提高认识、端正态度的方法,把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

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这几点方法应用得很多,当然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做到不失时机,才会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二、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的培养是小学教学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

它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也有利于落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还能有利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素质。

它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是激发创造思维、开发智力的催化剂,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1.使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许多时候,学生缺乏课堂学习动机,是因为学生不知道学习什么,为什么学习和怎样学习。

因此,要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动机,教师要首先向学生讲明本学科的学习目的;其次要向学生解释本科学习内容的价值,所学习的内容与日常生活实践的联系,对自己将来社会角色发展的影响;最后,要具体指导学生通过什么方式才能更好地达到自己的学习目的。

2.利用灵活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具有风趣性
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可能会在死板单一的教学方式中失去对学
生的诱力,而单调无趣的教学内容常会在花样翻新的教学方式中唤起学生的热情。

研究表明,学生对课堂情景中的具有活跃性、探索性、社会性和意义性的学习活动很感兴趣。

因此,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增强学生课堂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之一。

3.加强课堂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形象性和具体性
新颖的东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具体的东西容易唤起人的情绪。

教师要使每堂课的内容具有新颖的知识,并提供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尽量避免内容和形式上的格式化;教师也可以
通过举例、展示实物、到实地参观或者使用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以此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4.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
大多数学生总是在主动地学习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死记硬背的学习状态中产生烦躁。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操作实验和各种角色活动中发挥出来的。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以学生为课堂中心,指导学生在交往和活动中接受和完成学习任务,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5.及时反馈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
学生不仅愿意主动参加课堂学习活动,而且期望自己的学习行为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

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行为示以满意微笑、点头称赞,拍肩鼓励,以及口头表扬,都会给学生增强新的动机力量。

因此,对学生的积极学习行为给予及时的肯定,鼓励学生敢于想问题,提问题,不怕犯错误,是充分利用外在动机力量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有效手段。

三、锻炼学生的意志,促使学生刻苦学习,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意志品质是个性素质的核心环节,学生的意志品质主要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等具体内容。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把问题留给学生,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问答及练习中经受锻炼,或者创设情景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道路上也会有曲折不平,从而磨练成才,培养学生一股钻劲,一
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也就是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有句话说得不错:退一步海阔天空。

当我们重新认识它时,有时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意志锻炼、兴趣的培养、动机的激发,一言蔽之,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些有非凡才能的人,原并非多么聪明,或者说在智力上并非多么占优势,而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补偿作用,才能在某些领域有所建树。

我们只有有目的,有序地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能力的培养上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