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前面的大写英文字母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
A 发展B 以人为本C 全面协调可持续D 统筹兼顾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
A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B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C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D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3、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既强调了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相联系相协调,也强调了()相联系、相协调。
A 人与人、人与社会B 人与社会、人与环境C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D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4、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
A 人类B 人类社会C 经济D 自然5、全面协调可持续中的全面,是指发展要有()。
A 全面性、系统性B 系统性、一致性C 全面性、整体性D 整体性、一致性6、全面协调可持续中的协调是指发展要有()。
A 整体性、均衡性B 整体性、协调性C 协调性、连续性D 协调性、均衡性7、全面协调可持续中的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
A 持续性、连续性B 持续性、创新性C 连续性、创新性D 创新性、长远性8、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处理好()的关系。
A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B 经济发展与消费、投资拉动C 经济发展与供需平衡D 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9、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统筹安排和处理好()的关系等经济发展重大问题。
A 消费和供给B 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C 市场机制和计划手段D 国内经济发展与国际金融市场疲软10、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彼此()的过程。
A 对立统一、辩证互动B 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C 既相互联系,又在一定时期不受影响、独立发展D 互不影响、独立发展11、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新思路,指明了我国()发展的正确方向。
A 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经济社会D 经济12、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 坚持改革开放C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3、将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强调的主要原因有()。
A 物质技术条件仍然落后B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已经不明显C 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更加突出D 社会基本矛盾凸显14、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坚定不移地促进国民经济()。
A 又快又好B 又好又快C 好快结合D 快好兼顾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三位一体布局发展成为四位一体布局,其中增加了()。
A 经济建设B 政治建设C 文化建设D 社会建设16、经济建设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
A 物质基础B 法治基础C 精神基础D 智力基础17、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
A 法制保障B 法律保障C 安全保障D 政治保障18、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
A 思想动力B 智力支持C 文化基础D 精神寄托19、社会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
A 有利的环境条件B 环境条件C 有利的社会条件D 社会条件20、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必须坚持()的文明发展道路。
A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B 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C 经济发达、生活幸福、环境良好D 生产发展、生活幸福、环境良好21、()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基础环节。
A 经济发达B 生产发展C 生活幸福D 生活富裕22、()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
A 经济发达B 生活富裕C 生活幸福D 环境良好23、()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应有之义。
A 生产发展B 生活富裕C 生态良好D 环境良好24、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坚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文明才能得到持久永续发展。
A 可持续发展B 和谐发展C 文明发展D 协调发展25、()是应对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A 坚持文明发展道路B 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C 坚持和谐发展道路D 坚持协调发展道路26、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A 十六大B 十六届三中全会C 十七大D 十七届三中全会27、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坚持()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A 和谐发展道路B 文明发展道路C 协调发展道路D 可持续发展道路28、以下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建设生态文明是认为先进的文明不一定必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B 建设生态文明是在建设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结果C 建设生态文明强调人们保持和享有良好的生态文明,必要的时候可以牺牲享有物质文明D 建设生态文明强调对工业文明的否定29、坚持统筹兼顾,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
A 互动和协同发展B 互动和协调发展C 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D 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30、以下做法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的是()。
A 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B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C 大力加快热发电建设步伐,缓解电力供需矛盾D 放开城市周围农村土地限制,允许房地产开发使用,扩大城市规模,增加房地产供给,切实解决城市房价高的问题31、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
A 发展B 以人为本C 全面协调可持续D 统筹兼顾32、以下关于统筹兼顾的论述正确的是()A 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是我党在十七大上首次提出的B 统筹兼顾深刻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C 统筹兼顾深刻揭示了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D 统筹兼顾深刻反映了坚持和平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33、统筹城乡发展,就要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贯彻()的方针。
A 工业带动农业、城市支持农村B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C 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D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34、统筹区域发展,就要完善区域政策,注重实现()。
A 公共服务均等化B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C 公共服务平等化D 基本公共服务平等化35、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要进一步发挥()在促进就业、调节分配、完善社会保障、实现社会公平等方面的作用。
A 政府B 市场C 企业D 公共组织36、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的能力。
A 和谐发展B 文明发展C 可持续发展D 和平发展37、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要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统筹利用好()。
A 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个舞台B 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舞台C 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D 国内国际两个舞台、两种角色38、下列做法符合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要求的是()。
A 要善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B 要利用好中央和地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C 要着重改善民生D 要协调城乡和谐发展39、下列做法不符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求的是()。
A 通过维护世界和谐发展自己,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谐,为推动建设和平、文明与和谐的世界做出贡献B 始终不渝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D 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40、下列工作方法符合统筹兼顾思想方法的是()。
A 总揽全局、统筹规划B 立足当前、狠抓落实C 全面推进、不遗余力D 兼顾各方、互相妥协41、我省第一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时间是()。
A、2008年9月-2009年2月B、2009年3月-2009年8月C、2009年9月-2010年2月42、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必须( )。
A、把理论武装贯穿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B、到党校脱产学习C、以自学为主D、把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4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态度是()。
A、深入学习理论B、注重实践C、在加强学习的基础上勇于实践,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认识。
44、突出实践特色,就是要()。
A、着力解决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问题B、领导干部参加社会实践C、深入基层开展调研45、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是()。
A、解决突出问题B、领导满意C、指导组满意。
三、多选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它们前面的大写英文字母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党的十七大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
A、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B、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继续深化改革开放D、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民主法治B、公平正义C、诚信友爱D、充满活力E、安定有序F、人与自然和谐相处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富强B、民主C、文明D、稳定E、和谐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
A、学有所教B、劳有所得C、病有所医D、老有所养E、住有所居5.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B、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D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6.要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不失时机地努力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的体制机制。
A、充满活力B、富有效率C、更加开放D、更加民主E、有利于科学发展7.中央要求,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确保活动取得()的实效。
A、党员干部受教育B、科学发展上水平C、人民群众得实惠D、领导干部作表率8.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A、党性B、党风C、党纪D、党规9.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把党的()作为主线。
A、执政能力建设B、先进性建设C、制度建设D、反腐倡廉建设E、作风建设10.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的要求。
A、创新B、为民C、务实D、清廉11.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