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汉被动语态对比与互译方式

英汉被动语态对比与互译方式

2012年第02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02,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Vol .28(总302期)Total No .302收稿日期:2011—10—11作者简介:钟小芳(1976—),女,广东梅州人,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天河区分校,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英汉被动语态对比与互译方式钟小芳(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天河区分校,广东广州510091)摘要:在英语这个大范畴中,相对汉语来讲,被动语态的使用更为普遍,无论是课本考试或者是实际运用,都常常涉及这个问题。

那如何准确、灵活地翻译英汉被动语态句,恰到好处地保留原句精髓,在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情况下,诠释“原汁原味”呢?将英汉这两种语言放在同一个语态,即是“被动语态”中,深入探讨英汉被动语态的互译方式。

关键词:被动语态;翻译;英汉对比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2—0094—03汉语是一门不拘泥于表现形式的语言,除了使用正常语序的主动句以外,还应用了各种无主句、形式主动意义被动的句子以及判断句等等。

在英汉互译中,为了达到“信达雅”的标准,除了一部分按照原句结构保留被动语态形式,很多情况下都无法恪守原句语态。

所以,必须摆脱思维的局限性,在尊重原文意义的条件下,灵活地使用各种不同的句式翻译被动语态,使译文通畅自然,更加本土化。

一、对比语言学对英汉被动语态的研究意义当我们提到“英汉”这两个字时,便不可避免地要引进这个概念———“对比语言学”。

它不仅仅涉及两种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语义、语用等方面,也渗透到了语言的文化、心理、民族角度等层次进行对比研究,甚至关注了不同语言的标点符号系统等等微观角度。

怀恩来希(U.Weinreich )1953年写了一本《语言接触》(Language in Contact ),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提供了一个对比分析概念框架,指出了两种语言在同一个语态中存在这“干扰”的作用。

如何减少这个“干扰”的作用,如何糅合双语,使之更加契合,使得原文神韵在不同语言背景下得以彰显呢?“要认识汉语的特点,就非要跟非汉语比较,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言表现法的共同之处和特殊之点。

”(吕叔湘)英汉语言的互译中的对比语言学,扮演着一个无刻度无具体量化形式的工具,在概念上,习惯上,法则上校正着英汉互译的偏漏和误差。

所以,是不可或缺的指导理论。

二、英汉互译被动语态互译不对应的原因探究在英汉互译中,英语的被动语态常常被翻译为带有“被”“让”等词的句子,但是,并非所有的句子都能够直接地使用这种标志性的被动语言进行互译。

比如说:这话听上去很有道理。

翻译成That sounds very reasonable.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翻译上的不对称呢?(一)语言本身具有不同特点从语系方面看,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首先,英语是综合性语言,被称为“结构被动句”(syntactic passive ),用“助动词be 的各种形式+动词的过去分词”这种规则性的搭配来表示语义和语境。

而汉语是分析性语,更多意义上是称为“意义被动句”(notional passive ),通过实词、虚词和句法手段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属于一种隐性语法范畴,且多用意念被动结构。

其次,英语是“主题突出”的语言。

主语是英语句子中不可或缺的成分,通常作为施事位于动词之前,具有“论题”,“话题”的意义。

而在汉语中,主语并非不可或缺,而其表现形式比英语复杂得多,主语既可以是施事者,也可以是受事者,甚至还可以是时间、地点、工具、方式。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具有差异性语言,作为思维的外壳,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的49社会历史传统文化的影响。

汉语多用“人称”(per-sonal)主语,句式倾向于“主动”,当人称可以不言自喻或不明时,又常常隐含或省略人称;西方文化以自然为本位,更加倾向于客体思维方式,让事实或观点以客观、间接和婉转的方式表达出来。

因此,英语则多用“非人称”(impersonal)主语,句式倾向于“被动”和“主动”并重。

三、英汉被动语态对比的形式分析作为一种沟通手段,即使是不同系别的语言,也有共性和个性之分。

彭玉海曾经说过,“一种句式除了句法结构所反映的大致相同的情景(基本的情景内容)外,还必须将完整的语义所包含的认知因素考虑在内,这就给语言的认知分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彭玉海2006:72)。

从一个认知领域到另一个认知领域的投射是整体性的心理意象或心理‘完形’的投射,而不是组成部分的投射。

所以,英汉对比的传统映射有以下几种句子形式:1.SVO。

如:We were caught by the rain.我们被雨淋了。

2.SVOO。

如:He was elected president by the Student Union.他被学生会选为主席。

不过,除了传统的英汉映射以外,还存在许多以主动形式出现却带有被动意义的结构,也就是标记被动语态(unmarked passives)。

有如下例子:3.be动词+prep.+n.或者(V-ing)。

如:The gossip is beyond belief.这种谣言不可信。

4.将某些及物动词用作不及物动词,表示被动。

如clean,lock等。

如:The beef cuts tender.这牛肉切起来很嫩。

5.以主动语态出现的不定式结构表示被动意义。

如:The house is very expensive to paint.这间房子油漆起来很贵。

6.n.+infinitive。

如: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 to conquered.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7.be+infinitive。

如:You are to blame for this (=to be blamed).这事要怪你。

8.出现在某些及物动词(deserve,require,等)或行使表语功能的形容词(worth,worth,while)后面。

动名词的被动语态具有被动意义。

例如:He deserves the reward.他应该受到奖励。

9.就被动形式的应用而言,汉语中只有一些及物动词可用于被动语态中;而英语中,还有许多相当于及物动词的动词词组也可用于被动语态中。

如:The idea was put forward yesterday.昨天提出了这个提议。

以上的语料是对于英汉被动语态的传统形式和非传统对比的形式分析,这两种语态在各自语言中的使用频率不尽相同。

在对比语言学中,旨在通过对比发现之间的异同;而翻译的终极目标是在异同基础上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转换。

可见,对比语言学是翻译学的基础,在前者的基础上从事翻译必将事半功倍。

四、英汉被动语态互译方式(一)采用直译的方式在汉语中,按照常规的译法,经常使用体现被动结构的词语,如“被”“遭”“承蒙”“挨”。

所谓“被”字句,主要表示这个动作不利于受事者或这个情况有点特殊,或者出乎意料。

加上“被”字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一般情况下,动作执行者(施事者)不出现,译文按“动作接受者+被+动词”的顺序排列。

用以加强说话、表达语气,这样既保留原文的主语,又要使译文主要成分的顺序和原文大体一致。

表示“被”这一动作是动作接受者不情愿或者不乐意接受的。

例如:Our clothes were soaked with sweat.我们的衣服给汗水湿透了。

(二)采用“意译”的方式1.化“被动”为“主动”在汉语的表达习惯里,更加突出主体倾向,强调了主体的控制领导作用,把被动化为主动,反宾为主,变主为宾,更加符合其意识形态。

例如:THE TIMES is read by the people who run the country;THE GARDIAN is read by the people who would like to run the country;THE FINANCIAL TIMES is read by the people who own the country and THE DAILY TELEGRAPH is read by the people who remember the country as it used to be.在位掌权的人读《泰晤士报》,渴望掌权的人读《卫报》,大老板们读《金融时报》,怀念大英帝国曾经了不起的人读《每日电讯报》。

2.增加主语在英语中,偶尔会出现不需要或不愿说出主动者的被动语态形式。

在翻译中,常常灵活地把原文的主语译成宾语,增译“有人”“人们”等泛指性的主语,尤其是当动词是hope、report、suppose等。

在句型“it is(was)+过去分词+that clause”中常译成汉语的主句或增补泛指主语,因为汉语中有些措词委婉的习语,或故意避免用主语。

如:It is known to all that these islands have always been under Chinese ju-risdiction.众所周知,这些岛屿向来归中国管辖。

3.利用“是”字结构59这类句子在互译时,句子的顺序保持不变,只是谓语“b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变成“是……”结构,“是……”结构变成了谓语“b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如:I was received by a handsome,grace-ful,vibrant man in his50s,he is in charge of the meeting.接见我的是一位英俊优雅的男人,大概50岁左右,是大会主理事。

4.原文主语保留,坐稳主语的位置翻译时,原文的主语地位不变,在译文中仍为主语。

不过,译文中不出现"被"字,而被动意义照常。

如:This kind of products would be promoted because the cost has been cut down.这种产品可以进行促销因为成本得到了控制。

5.汉语的无主句,动宾词组作主语对于原文中未提及动作执行者(施事者)的句子常可采取这种翻译方法。

如:Students should be educated to be honest.应该教育学生诚实。

(三)采用打破原结构创造新句型的方式在语言的翻译中,我们无法从头到尾都按照某一个特定的句型来翻译,无定规可寻。

所以很多情况下,需要打破原来的形式枷锁,糅合成新的其他句型。

如:Their resentment toward each other has been deepened after the fierce quarrel.经过这次激烈争吵之后,他们的矛盾更加深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