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应力分析详解
c.
15
2.2.2 回转薄壳的无力矩理论
二、无力矩理论与有力矩理论 无力矩理论或
薄膜内力
内力
Nφ、Nθ、Nφθ、Nθφ 横向剪力 Qφ、Qθ Mφ、Mθ、 Mφθ、Mθφ、
薄膜理论(静定) 有力矩理论或 弯曲理论 (静不定)
弯曲内力
弯矩扭矩
无力矩理论所讨论的问题都是围绕着中面进行的。因壁很薄,沿 壁厚方向的应力与其它应力相比很小,其它应力不随厚度而变,因 此中面上的应力和变形可以代表薄壳的应力和变形。
制造完工的容器在制造厂进行压力试验时,载荷一般包括试验压力、容器自身 的重量。开停工及检修时的载荷主要包括风载荷、地震载荷、容器自身重量, 以及内件、平台、梯子、管系及支承在容器上的其他设备重量
c.意外载荷工况 紧急状况下容器的快速启动或突然停车、容器内发生化学爆炸、容器周围的设备发 5 生燃烧或爆炸等意外情况下,容器会受到爆炸载荷、热冲击等意外载荷的作用。
关键知识点: 教学难点:
2
目 录
●2.1 载荷分析 2.1.1 载荷 2.1.2 载荷工况 ●2.2 回转薄壳应力分析 2.2.1 2.2.2 2.2.3 2.2.4 薄壳圆筒的应力 回转薄壳的无力矩理论 无力矩理论的基本方程 无力矩理论的应用
3
2.1 载荷分析
2.1.1 载荷 压力(包括内压、外压和液体静压力) 载荷 重力载荷
B
Di
p
p
B Di
D
Do
A
薄壁圆筒在内压作用下的应力
8
2.2.1 薄壳圆筒的应力
B点受力分析 轴向:经向应力或轴向应力σ
φ
B点
内压P 圆周的切线方向:周向应力或环向应力σ
θ
壁厚方向:径向应力σ
r
σ
三向应力状态
θ
、σ
φ >>σ r
二向应力状态
因而薄壳圆筒B点受力简化成二向应力σ φ 和σ
θ
9
2.2.1 薄壳圆筒的应力
截面法
t
y
Di
p
p x
(a)
(b)
图2-2 薄壁圆筒在压力作用下的力平衡
10
2.2.1 薄壳圆筒的应力
轴向平衡: D 2 p 应力 求解 图2-2
静定
4
= Dt
= pD
4t
圆周平衡:
2 2 pRi sin d 2t
注:同一点的第一与第二主曲率半径都在该点的法线上。
曲率半径的符号判别:曲率半径指向回转轴时,其值为正,反之为负。
r与R1、R2的关系:
r R2 sin
14
2.2.2 回转薄壳的无力矩理论
二、无力矩理论与有力矩理论平行圆 Nhomakorabea
N
经线
a.
b.
图2-4 壳中的内力分量
第二章 轴对称回转薄壳的应力分析
主要内容 ● 轴对称回转薄壳的概念; ● 轴对称回转薄壳的几何要素; ● 无力矩理论;有力矩理论; ● 微元体平衡方程;区域平衡方程; ● 特殊回转壳体的薄膜应力;
教学重点:
无力矩理论、微元体平衡方程、区域平衡方程
无力矩理论、微元体平衡; 微元体平衡方程、区域平衡方程
2.2 回转薄壳应力分析
壳体:
以两个曲面为界,且曲面之间的距离远比其它方向
尺寸小得多的构件。
壳体中面:
与壳体两个曲面等距离的点所组成的曲面。
薄壳:
壳体厚度t与其中面曲率半径R的比值(t/R)max≤1/10。
薄壁圆柱壳或薄壁圆筒:
外直径与内直径的比值Do/Di≤1.2。
厚壁圆筒:
外直径与内直径的比值Do /Di>1.2
d d R1 d
F1
o'
O1 d d d
非压力载荷
载荷
风载荷 地震载荷 运输载荷 波浪载荷 管系载荷 支座反力 吊装力
整体载荷
局部载荷
压力容器
应力、应变的变化
4
2.1 载荷分析
2.1.2 载荷工况
a.正常操作工况: 容器正常操作时的载荷包括:设计压力、液体静压力、重力载荷(包括隔热材料、 衬里、内件、物料、平台、梯子、管系及支承在容器上的其他设备重量)、风载 荷和地震载荷及其他操作时容器所承受的载荷。 b. 特殊载荷工况 特殊载荷工况包括压力试验、开停工及检修等工况。
o'
p
m
K1 d R1
m'
R2 K2 a b c d K1 R1
o'
K 2 R2 d O1 a c
o'
K1
2N在法线
d
r d b d o
上的分量
O1
2F2
a(c)
o a.
o'
K1
F1
r o e.
b(d)
b.
d a. c t
6
2.2 回转薄壳应力分析
2.2.1 薄壳圆筒的应力 2.2.2 回转薄壳的无力矩理论 2.2.3 无力矩理论的基本方程
2.2.4 无力矩理论的应用
7
2.2.1 薄壳圆筒的应力
基本假设:
壳体材料连续、均匀、各向同性; 受载后的变形是弹性小变形; 壳壁各层纤维在变形后互不挤压;
A t 应力沿壁厚方向均匀分布。
16
2.2.3 无力矩理论的基本方程
一、壳体微元及其内力分量
微元体:
经线ab弧长: 截线bd长:
abdc
dl1 R1 d
dl 2 rd
微元体abdc的面积:
dA R1 rdd
( =t ) 、 N
压力载荷:
p p( )
N
(= t )
17
微元截面上内力:
2.2.3 无力矩理论的基本方程
0
pD 2t
2
11
2.2.2 回转薄壳的无力矩理论
一、回转薄壳的几何要素
K1
O'
K1 K2
x r
R1
A x y
K2
θ
R2
A'
z
r O B
z
ξ
R1
平行圆
经线
R2
12
a.
b.
2.2.2 回转薄壳的无力矩理论
一、回转薄壳的几何要素
回转薄壳: 中面由一条平面曲线或直线绕同平面内的轴线回转360度而 成的薄壳。 母线: 极点: 绕轴线(回转轴)回转形成中面的平面曲线或直线。 中面与回转轴的交点。
经线平面: 通过回转轴的平面。
经线:
平行圆:
经线平面与中面的交线。 垂直于回转轴的平面与中面的交线称为平行圆。
13
2.2.2 回转薄壳的无力矩理论
一、回转薄壳的几何要素 中面法线:
过中面上的点且垂直于中面的直线,法线必与回转轴相交。
经线上点的曲率半径。
第一主曲率半径R1:
垂直于经线的平面与中面交线上点的曲率半径。 第 二 主 曲 率 半 径 R2 : 等于考察点 B 到该点法线与回转轴交点 K2 之间长度( K2B ) 平行圆半径r: 平行圆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