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美术史复习提纲

中外美术史复习提纲

中外美术史复习提纲(2012级)一、名词解释1.龙门四品:龙门四品在今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内。

龙门四品分别为《始平公造像题记》《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造像题记》《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题记》《魏灵藏、薛法绍造像题记》号称“龙门四品”。

其字体方劲雄奇,带有浓厚的隶书笔意,古朴淳雅。

2.昙曜五窟:昙曜五窟(16-20窟)是云岗开凿最早、也最著名的是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460)由昙曜主持开凿的五所石窟,即今天的第16到25窟,称“昙曜五窟”。

规模宏伟,雕饰瑰丽,技法熟练,为云冈艺术之精华。

3.浮世绘:也就是日本的风俗画,版画。

它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间,也叫德川幕府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民族特色的艺术奇葩,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

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

浮世绘常被认为专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画(日语称为锦绘),但事实上也有手绘的作品。

4.珂勒惠支:珂勒惠支是20世纪德国表现主义版画家、雕塑家。

生于俄罗斯的徳裔家庭。

她的作品反映普通民众的贫苦生活和斗争。

以尖锐的形式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的悲惨命运和勇于斗争的精神传达出来。

代表作《母亲们》、《起义》,《织工反抗》等这一主题也既是鲁迅作品中所表现的主题。

5.万神庙:古罗马宗教膜拜诸神的庙宇, 圆形正殿部分建于120—124年,曾是现代结构出现以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大空间建筑,门廊正面的八棵科林斯柱子直径1.51米,正殿中央开设有圆洞,厚墙开有壁龛,龛上有暗券承重。

神庙外形简洁,内部空间在圆形洞口射入的光线映影之下宏伟壮观并带有神秘感,室内装饰华丽,堪称古罗马建筑的珍品。

6.图拉真纪念柱:它是罗马帝国时期最宏伟的纪念柱,它是公元113年为纪念图拉真对达奇人的胜利而修建,柱高27米,矗立于方形基座上,由大理石雕刻的浮雕纹带环绕柱身,在长度达200米的浮雕画面上表现了图拉真率领军队进军与作战的场面,共刻画了约2500个人物,图拉真本人形象出现了90次,是一件气魄雄伟的史诗性巨作。

7.元四家:元四家是指元代山水画的四位代表画家的合称。

他们分别指: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

他们的绘画强调绘画文学化,使作品的文学趣味进一步加强;对笔墨的突出强调和以书入画;画上题字作诗蔚然成风。

二、简答题1.罗马人在建筑方面有哪些成就?答:帝国时期建筑是古罗马文化最伟大的成就,其中最重要的有科洛西姆大斗兽场,万神庙,凯旋门,纪念柱和后来演变为基督教教堂的巴西利卡等,由于建筑的技术和质量极高,这些建筑有一些至今留存并成为罗马文化的重要象征物。

罗马人在建筑技术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拱券的使用、混凝土的发明、对希腊柱式的改革。

答:一、建筑技术成就(材料:天然混土的使用与发展。

)二创造出券柱式构图。

三解决高大建筑构图问题。

1.叠柱式:创造出水平划分构图。

2.巨柱式:创造出垂直划分构图。

四连续券-完整的檐。

五解决大体积建筑与柱式线脚矛盾-用线组线脚,代替一根线脚,用雕饰丰富细部2.试从几个方面比较罗马雕塑与希腊雕塑。

(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答:希腊与罗马雕塑比较:古希腊、罗马属于同一个历史范畴,相同之处甚多,后者比前者更为完善进步。

(1)从建筑看,无论是雅典卫城、神庙、万神殿,还是古罗马的广场、圆形大剧场、高架引水桥,高大雄伟,古代希腊建筑则是大量运用列柱式建筑。

正是因为这些高大挺拔的列柱,才使得建筑显得高大雄伟。

古罗马建筑继承古希腊的列柱形式外,镶以拱形,显得美观,坚固,实用。

(2)从人物的雕像来看,罗马的雕塑优于希腊,也并非希腊的翻版,罗马雕塑更讲究实用性,雕塑家在追求实用的同时,也注重了形神兼备。

希腊的雕塑前期端庄肃穆,后期昂扬,舒展。

(3)从古风式的微笑到深入的写实,逐步将雕塑推上了一个的台阶。

罗马时期,吸取大量的精华,在原来雕塑的基础上,将雕塑赋予了生命感,罗马时期出现的大量叙事性浮雕,也突出的表现出了当时罗马帝国的繁荣和强大。

3.简述陈洪绶人物画的艺术风格。

答:明代后期的人物画随着社会思潮的活跃而有较大的改观,是一位不同凡响的创新型画家。

一、他所作人物,往往经过大胆的夸张变形,形体刚毅,躯身伟岸,相貌奇峭,凛然可畏;陈洪绶在人物画方面特殊的艺术成就。

二、他的人物画在构图、设色方面主要倾向简素淡雅。

他笔下的人物或是官场失意落魄不羁、或是满腹才学不为时所容、或是不为封建礼教束缚追求自由爱情生活、等凡此种种构成了他的人物画作品基调。

三代表作《三教图》《水浒叶子》《博古叶子》人物造型古朴生动,线条流利。

《归去来辞》,是他最成功的人物画,线条飘逸潇洒。

花鸟画,早年设色较多,晚年写意为主,为其内心真实写照。

4.简述八大山人的艺术风格。

答:八大山人的山水和花鸟画都具有强烈的个性化风格和高度的艺术成就,尤其是其简笔写意花鸟画。

他的书法亦与他的绘画风格相似,极为简练,风格独特,常有出人意料的结构造型。

在创作上他取法自然,笔墨简练,大气磅礴,独具新意,创造了高旷纵横的风格。

三百年来,凡大笔写意画派都或多或少受了他的影响。

清代张庚评他的画达到了“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的境界。

他作画主张“省”,有时满幅大纸只画一鸟或一石,寥寥数笔,神情毕具。

篆刻形体古朴,独成格局。

5.简述北宋翰林图画院制度建立。

答:翰林图画院是一个书画收藏机构。

翰林图画院隶属翰林院,而翰林院又隶属于内侍省。

内设“勾当翰林图画院”主管画院行政事务。

熙宁二年后画家的升迁补缺可由本司负责处理。

此后,翰林图画院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家绘画机构。

待诏、艺学、袛候、学生、工人等成为正式编制内的职事官与技术人员。

6.结合董其昌“南北宗说”,谈谈对明末清初画坛复古与创新的看法。

答:南北宗论的特点是:一、所述仅为山水画发展史,但未明确指出这一点。

事实上,南北宗论的赞成者和反对者关于造化与笔墨问题的争论正式集中在山水画领域内,新兴的,分量较轻的花鸟画和古老的,规矩太多的人物画则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二、以禅喻画,借用禅宗“南顿北渐”的特点,比喻山水画的“南宗”一派是崇士气、尚率真、重笔墨的,不重功力,可以“一超直入如来地”,而“北宗”一派则是画工画,多板细、重功力、尚丘壑(形似),“其术亦近苦矣”。

对两派褒贬分明。

三、强调了文人(山水)画的概念,并梳理其宗派谱系。

他提出的“文人之画”名单与“南宗”基本一致。

而被打入另册的也基本是“北宗”的名单。

南北宗论”其内容主要是:①山水画自唐代以来就分为南宗和北宗。

②南宗高于北宗。

③绘画艺术发展史上最根本的问题是形式的因素(皴法、线纹、水墨渲染,着色等)的承继与演变。

董其昌认为“南宗”高于“北宗”最基本的出发点是反对笔墨技法的造型能力。

董其昌捏造历史的实际目的是反对明代的工笔山水人物画家和被称为“浙派”的山水人。

董其昌的反对不是从造型方面提出的,而是从风格上提出的。

他们认为工笔画法的追求物象是“板”、“拘”、“匠气”,青绿着色是“俗”、“火气”,浙派的笔墨是“粗野”、“村气”、“画史纵横气”。

董其昌所提倡的“笔墨神韵”(古代的“气韵生动”的新解释),用他们自己的话,是“虚和萧散”、“不食人间烟火”(陈继儒语),用他们同时人的话,是“清丽媚人”。

他的书法也表现了相同的风格。

所以,他在绘画中所主张的还不是书法和绘画的用笔用墨在技术上和风格表现上的关联性。

但他更提倡一种特殊的风格。

7.简述“青藤白阳”水墨大写意花卉的风格答:“青藤白阳”的水墨大写意花卉:明代中期文人画向抒发情感发展,在“吴门画派”的风潮影响下,明代中期的绘画变得更有生气,在技法上也有许多突破。

表现在花鸟画的创作上,水墨写意的大家应运而生,他们就是人的陈淳(1483年-1544年),及号青藤的徐渭,世称“号白阳山青藤白阳”。

这一种新的美学思潮的出现。

文人绘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8.评论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和《奥林匹克》。

答:马奈《草地上的午餐》:《草地上的午餐》是法国的爱德华*马奈于1863年“落选沙龙展”上展出的作品。

以鲜艳明亮的色彩,对比强烈的近乎平涂的概括的色块。

代替传统绘画中精致细腻的笔触与过度柔和的棕色色调的变化。

在构图上直接取法威尼斯画派的乔尔乔内和提香,用色彩来塑造形体,加强光影的对比,简化对象的明暗层次,省略中间色的过渡,将暗部压缩成一条宽黑的线条,人物形体依然结实。

马奈《奥林匹克》:<奥林匹克》是法国的爱德华*马奈于1865年创作的作品。

以鲜艳明亮的色彩,对比强烈的近乎平涂的概括的色块。

代替传统绘画中精致细腻的笔触与过度柔和的棕色色调的变化。

在构图上直接取法威尼斯画派的乔尔乔内和提香,用色彩来塑造形体,加强光影的对比,简化对象的明暗层次,省略中间色的过渡,将暗部压缩成一条宽黑的线条,人物形体依然结实。

四、思考题A)1.叙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进步性。

答:一、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可定人生幸福,歌颂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赞美人对生活的积极理想。

艺术家是借神话传说题材来表现当前的现实生活,神话题材的世俗化、现实化,是这时期艺术内容的主要特色。

这时期的艺术家不但重视生活的表现,而且把人当成生活的中心;人是艺术作品的主人公,人代替了中世纪一书中神的地位,他们在作品中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值得歌颂赞美的人的光辉形象。

文艺复兴改变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从而适应了一个新的、初见曙光的资本主义时代。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发展到了一个高峰,不仅对当时各方面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促进的作用,而且还为以后的音乐、绘画等方面的繁荣奠定了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文艺复兴作为近代文化的基础,其作用也许远远超出了自身的意义。

2.谈谈你对达芬奇的看法。

答: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博学者,除了画家,他还是雕刻家、建筑师、数学家、解剖学家、地质学家等等。

她的天赋或许比同时期的其他人物都高,这使他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与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并称“美术三杰”。

在他逝世之后的500年间,人类一直对他进行研究与探索,欧美各国、以色列等亚洲国家设立了研究达芬奇的专门机构,他的祖国意大利更是把他作为文化的象征。

在文艺复兴时期当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的成就最高。

他们的艺术成就达到了西方造型艺术继古希腊之后的第二次高峰,仅绘画而言,则达到了欧洲的第一次高峰。

其中尤以达芬奇最为突出,恩格斯称他是巨人中的巨人。

在艺术创作方面,达芬奇解决了造型艺术是三个领域——建筑、雕刻、绘画中的重大问题。

B)1.叙述倪瓒的水墨山水画的风格。

答:倪瓒个性清高,不流世俗,人称“倪高士”。

他晚年散尽家财,荡舟太湖,过着漂泊隐逸的生活。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强调绘画自律的写意精神,也将文人画的“逸格”体现的尤为充分。

1倪瓒的山水画删尽繁缛,将景物高度概括和净化,只剩下简之又简,无法再简的“三段式”的艺术构成。

2倪瓒作画也设色,那是他思想相对恬静时期,主要集中在创作的早期和晚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