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制度的类型和特征

行政制度的类型和特征

第二章行政制度的类型及特征一行政制度的分类(一)行政制度分类的方法1.若干政府制度分类法评介:(1)亚理士多德分类法:A 按执政者人数多寡,分为三种类型B 按执政者的政治态度:服务于公共利益还是服务于私人利益,分为两类。

(2)孟德斯鸠分类法:●共和制政府:由人民集体或者一部分人执掌权力的制度。

分为民主制、贵族制和国君制政府●君主制:一人统治,但依据既定的法律治理国家的政府制度●专制制度:不仅只有一个统治,而且完全按照个人的意愿支配一切的政府制度,称为专制政府制度(3)伯哲士分类法:美国学者约翰威廉伯哲士在《政治科学和比较宪法》中,根据多种标准对政府制度进行分类根据国家与政府是否合一:直接政府制度和代表政府制度根据政府权力来源:世袭制政府制度和选举制政府制度根据政府权力是否集中:分权制政府制度和集权制政府制度2.本书的政府制度分类法(1)根据国家元首产生方式:A 世袭产生的终身制国家元首:君主制政府制度B 选举方法产生限任制国家元首:共和制政府制度(2)根据政府行使职权是否受宪法和法律的限制A 依法行使职权的政府称为:民主制政府制度B 不受宪法和法律约束的称为:专制政府制度(3)根据国家元首、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以及政府组成方式分为五种类型A 内阁制政府B 总统制政府C 半总统制政府D 委员会制政府F 人民作主制政府制度二内阁制政府制度及其特征(一)内阁制政府制度的嬗变及其影响1.起源:英国诺曼底公爵时期2.发展阶段:(1)国王咨询机构:A 御前会议:诺曼底公爵将从法国带来的顾问组成“御前会议”,协助他进行统治;B 枢密院:亨利六世时期(1422-1461),御前会议人数太多,就分出一部分,成立一个较小机关,即枢密院。

一直延续到17世纪上半叶。

枢密院由政府大臣、王室成员和国王私人顾问组成,由国王认命,只对国王负责C 外交委员会:查理一世时期(1625-1649),枢密院中最受国王信赖的、最亲近的人都集中在“外交委员会”,国王召集他们密室(王室议事堂)讨论国家机密。

自此人们使用内阁称呼这一机构,它是当时英国最高咨询和行政机关。

但外交委员会“名不正言不顺”,一直遭到人们反对。

1679年,查理二世宣布解散外交委员会,改组枢密院;但随后不久又在情报委员会名义下恢复外交委员会。

(2)资产阶级行政机关:A 内阁向议会负责:由于议会权力至上的确立,威廉三世(1688-1701)期间,内阁成员不再由国王遴选,由议会多数党组成,内阁向议会负责B 国王退出内阁,指定大臣主持会议:1714年之前,内阁会议和日常工作由国王主持。

1917年起乔治一世国王不再出席和主持内阁会议,而是指定大臣主持,即首相。

C正规内阁形成:1721年,第一任正规内阁成立(说起正规,是指现代意义上的内阁成立,即多数党组阁,首相由多数党领袖担任。

议会通过对内阁不信任案,首相或总辞,或重新大选。

),首相为罗伯特沃尔波。

他还是第一个进驻唐宁街10号的首相,一直延续到现在,一直为首相官邸。

D 内阁权力扩张期:19世纪后期,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成为权力中枢和国家机器运转的轴心。

20世纪后建立内阁委员会制度,内阁委员会只向内阁负责,不向议会负责。

一、二战时期,内阁权力逐渐转移到首相,到邱吉尔时期,首相权力达到顶峰。

(二)内阁制政府制度的主要特征1.强调议会至上2.内阁组成独特:内阁由多数党或多数联盟组成,多数党领袖为内阁总理或首相,但须经国家元首认命(形式上任命)3.国家元首虚伪:权力象征,没有实权,不能单独行使职权4.内阁总揽行政权力5.政府对议会负责三总统制政府制度及其特征(一)总统制政府制度的创建及其成因1.总统制制度含义: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一种政府制度。

由美国创建,后为拉美等国家采用。

2.美国总统制的创建过程●第一届大陆会议1774年9月5日,北美殖民地在费城召开了殖民地联合会议,史称“第一届大陆会议”。

除佐治亚缺席外,其他12个殖民地的55名代表都参加了会议(多为富商、银行家、种植园奴隶主,佐治亚州因总督阻挠未参加)。

大陆会议通过了《权利宣言》,要求英国政府取消对殖民地的各种经济限制和5项高压法令;重申不经殖民地人民同意不得向殖民地征税,要求殖民地实行自治,撤走英国驻军。

如果英国不接受这些要求,北美殖民地将于12月1日起抵制英货,同时禁止将任何商品输往英国。

大陆会议同时还向英王呈递了《和平请愿书》,表示殖民地仍对英王“效忠”。

尽管这次大陆会议没有提出独立问题,但它是殖民地形成自己的政权的重要步骤。

●第二次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英国与其美洲殖民地之间的战争于一七七五年四月开始。

随着战争的延续,和解的希望逐渐消失,完全独立已成为殖民地的目标。

一七七六年六月七日,在大陆会议的一次集会中,维吉尼亚的理查德德.亨利.李提出一个议案,宣称:「这些殖民地是自由和独立的国家,并且按其权利必须是自由和独立的国家。

」六月十日大陆会议指定一个委员会草拟独立宣言。

实际的起草工作由托马斯.杰佛逊负责。

七月四日独立宣言获得通过,并分送十三州的议会签署及批准。

●邦联条例:北美宣布独立后,第二届大陆会议就着手制定《邦联条例》,》。

但由于一些州不愿把自己的统治权交给一个全国政府,这个条例直到一七八一年才最后为十三州全体批准并生效。

该条例规定设立一个国会,每个州都可派若干代表参加。

每州不论人口多少,都在国会中有一票表决权。

所有重大事项要有九票才能通过;而对条例的修正则需要十三州一致同意。

该条例授权全国政府处理某些外交事务、宣战、管制货币铸造、确定度量衡标准、举债借款、建立邮政系统、筑路、以及征募陆军和海军,但上述权力不是专有的;每个州都可以做这些事情。

然而,该条例却没有授权国会征税和筹款;国会只能向各州募集款项。

国会也无权管制外贸、建立全国法庭、或强制实施自己的命令。

按照这部宪法,成立起来的美国俨然是由13个独立国家组成的松懈的国际同盟。

按《邦联条例》成立起来的美国国家组织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各州保留了很大的独立性。

第二,中央最高机构是一院制的邦联国会,每州选出代表2至7人组成;中央不设置国家元首,只是在国会下面设立一个诸州委员会,在国会休会时管理经常性事务。

第三,中央权力极小。

各州都表现得很悭吝,它们往往设立关税壁垒来相互扼制;而且很少能有九个州意见一致以通过重要立法。

正是由于邦联条例的种种缺陷,才最终导致了制宪会议的召开。

●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由华盛顿主持,通过了《美国宪法》●行两方面讨论,一是:要不要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二是如何组建中央政府。

就第一个问题决定组建中央政府,同时通过联邦和州分权提案;第二个问题达成一个妥协方案:下院人民直接选举,各州按人口比例选出议员;上院每州两名代表;财政案权力在下院。

(3)美国总统制构成:A 行政首脑人数:选举产生的总统担任行政首脑的单一行政制度;B 总统的产生:由选举人团选举产生,选举人团代表由各州议会自行决定C 总统任期:任期4年,但对连任届数没做规定D 总统权力:行政权、负责使法律执行、任命权、立法倡议权和否决权、缔约权、担任武装总司令E 总统的罢免:众院弹劾、参院审判。

举克林顿罢免的例子3.美国创建总统制的成因:(1)三权分立原则奠定了政治基础。

(2)反对君主制的思想扫清了认识障碍:华盛顿有机会做君主。

(3)州长制为总统制政府制度的创建提供了有益借鉴:尤其是借鉴了纽约州的制度(4)华盛顿个人的影响(二)总统制政府制度的主要特征1.总统独立于国会之外2.总统一人兼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3.政府与国会完全分离4.政府成员和成员是幕僚关系5.政府不对国会负连带责任。

四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及其特征(一)制度发端及其必然性(须上网查一下,法国半总统制的背景,书上语鄢不明;第一至第五共和国的由来)1.含义:介于总统制政府制度与内阁制政府政度之间,兼有内阁制特点的总统制政府制度。

代表国家是法国。

2.发端:法国第五共和国,戴高乐建立的制度。

1958年5月29日,戴高乐出任总理,在其强力推动下,9月28日,新宪法全民投票通过,第五共和国应运而生。

新宪法保留内阁制特征,同时又加强总统权力。

3.法国建立半总统制的必然性:(1)国内经济变动是第五共和国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建立的根本原因:经济垄断程度的加深,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日益深入,要求强化国家权力,频繁变动的内阁制不能适应这种要求(2)国内政治矛盾的激化是第五共和国半总统制制度建立的重要原因:体现为两个方面●左右翼的冲突:极右翼和极端殖民主义者企图推翻共和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第四共和国政府应对张皇失措●法国资产阶级要求改变第四共和国依赖美国的局面,抵制苏联压力,但第四共和国政府无力制定强有力的政策(3)第四共和国政府更迭频繁,致使社会动荡不安:50年代,法国30多个党派,其中10个党派在议会中占据席位,内阁更迭迅速。

44-58年,更换了25届政府,平均6个月,最长1年多,最短2天。

(P59)(二)半总统制特征1.形式上设有两名行政首脑:全民投票产生的总统和总统任命产生的总理2.政府不对总统负责而对议会负责:总理由总统任命,但向议会负责,议会可以谴责政府,议会不信任政府时,总理必须总辞3.总统掌握实际统治权,是国家权力中心:总统不对任何机关负责,可以不经议会同意自行任命总理和政府部长,有权解散议会(在这一点上比总统制国家总统的权力还要大)五委员会制(一)什么是委员会制:称合议制政府制度,指国家最高行政权不是集中在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一人手中,而是由议会产生的委员会行使的一种政府制度。

目前只有瑞士(二)历史上的委员会制:1.雅典城邦民主时期:由全体公民选出的几百人组成的公民大会掌管一切2.罗马共和国民主制时期:最高行政机关设两个执政官,双方权力相等,共同决定,共同行动3.法国历史上多次产生委员制政府(1)1793年雅各宾政府:议会选举24人组成的行政委员会,任期连年,每年改选一半(2)1795年宪法:行政权由5位督政官组成的督政府组成,督政府由元老院和500人院共同产生。

各督政官轮流出任主席。

主席任期3个月。

(3)巴黎公社(查资料)(三)瑞士的委员会制:1.联邦两院(国民院和联邦院)联系会议从有资格被选为议员的公民中选出7人组成,任期四年,可以连任,不受限制2.委员会设正副主席一人,由议会从7人中选出。

主席既是元首,又是首脑,任期一年,不得连任。

3.委员会设7个部,由7名委员兼任7个部长。

(四)瑞士委员会制的形成原因:1.必要性:瑞士是20个联邦州和6个半联邦州组成的联邦制国家,是一个语言、文化、宗教较为复杂的多民族国家,需要委员制协调各方意见2.可能性:瑞士国家比较小(4万多平方公里,600多万人),政务简单。

(五)委员制主要特征1.议会至上2.委员会成员权力相当3.合议决策:一切重要政务,实行少数服从多数,集体负责六国务院制政府制度(一)含义:指中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受其监督的政府制度(二)国务院政府制度发展脉络1.探索成型阶段:共同纲领2.正式形成阶段:1954年第一届人大会议通过《宪法》和《国务院组织法》,标志着国务院制政府制度正式形成(1)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为最高行政机关,为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2)国务院组成:总理、副总理、部长、委员会主任、秘书长组成(3)运作方式:集体领导原则,通过国务院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进行工作,对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