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药理学)第九章儿科合理用药

(临床药理学)第九章儿科合理用药


2020/10/4
27
➢ 药物乳液中含量取决于药物本身的性质。 ➢ 甲硝唑、异烟肼、磺胺类药物在乳汁中的浓
度可达乳母血药浓度的50%。 ➢ 新生儿肝代谢能力和肾排泄能力都较差,由
哺乳所摄入的药物,可因蓄积而造成中毒。 所以哺乳期母亲要谨慎用药。
2020/10/4
28
2.哺乳期禁用与慎用药物
2020/10/4
2020/10/4
18
一、选择药物
不同年龄段儿童有不同特点
1.新生儿期皮肤粘膜局部用药吸收多。口服药 物肠胃吸收差别大,慎用磺胺,氯霉素等药物。
2.婴幼儿期,口服药物易误入气管;不用止泻剂、吗 啡等药物;苯巴比妥等镇静药耐受性较大。
2020/10/4
19
3.儿童期对阿托品等耐受较大。而用酸碱类药 物、利尿药、抗生素时易发生不良反应。
➢ 在病理状况下,各功能均减弱。
2020/10/4
3
2.胃肠道外给药
皮下或肌内注射给药; 静脉给药; 皮肤或粘膜给药;
2020/10/4
6
3.新生儿静脉给药注意
①按规定速度给药; ②有些药物渗出可引起组织坏死; ③反复应用同一血管可产生血栓性静脉炎; ④避免用高浓度溶液。
2020/10/4
29
复习题
1.氯霉素发生新生儿“灰婴综合征”与磺胺类药物发生新 生儿核黄疸的主要原因。
2、试述儿童期用药的选药原则。 3.儿童期用药剂量有几种计算方式? 4.写出体表面积法儿童给药计量的计算公式,并加以说明
。 5.举出几类儿童较敏感的药物(4类)和较不敏感的药物
(3类)。
2020/10/4
30
2020/10/4
15
(三)药物代谢
1.婴幼儿期的肝脏相对重量为成人的2倍; 2.肝药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等主要药物代谢酶
的活性相对新生儿已趋成熟; 3.婴幼儿的年龄和生长速度对酶活性影响较大。
按体重综合考虑用药剂量。
2020/10/4
16
(四)药物排泄
1.肾脏随月龄增长而迅速发育;
2.婴幼儿期肾小球率过滤和肾血流量迅速增加;
加0.1m2。
公式计算:
成人剂量×儿童体表面积(m2)
儿童剂量=
1.7 (m2)
2020/10/4
24
三、选择给药途径
1.能口服或鼻饲给药的小儿,经胃肠给药安全。 2.皮下和肌肉注射给药不适用于新生儿。 3.地西泮溶液直肠灌注比肌内注射吸收快。 4.皮肤黏膜用药很容易被吸收。 5.病情严重的儿童应选择静脉给药。
2.由于婴幼儿依从性差,剂型多以糖浆剂、栓剂 代替片剂。
3.危重病儿应采用注射给药。
4.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注意区别于药物引起腹泻
2020/10/4
14
(二)药物分布
1.体液(70%-75%)、体脂; 2.对酸碱和水电解质平衡调节机能差,脱水时药
物浓度变化; 3.新生儿血浆蛋白含量低,随着生长逐渐升高; 4.血脑屏障功能仍然较差。
第九章 儿科合理 用药
➢ 新生儿期: ➢ 婴儿期: ➢ 幼儿期: ➢ 学龄前期: ➢ 学龄期: ➢ 青春期:
2020/10/4
1
第一节 新生儿合理用药
新生儿期 :
2020/10/4
2
一、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 脏器功能发育不全。
➢ 随出生体重、日龄的改变,药物代谢及排泄 速度变化大。
➢ 新生儿之间个体差异很大。
2020/10/4
10
(四)药物排泄
➢ 新生儿肾组织未发育完全,肾小球数量少。
➢ 新生儿肾对酸碱、水盐代谢调节能力差,用 利尿剂时应注意。
➢ 新生儿肾功能发育不全,消除药物能力较差 ,尿pH较低,弱酸性药物排泄更慢。
2020/10/4
11
第二节 婴幼儿合理用药
婴幼儿生理特点 婴幼儿药代动力学特点
14-18岁 2/3-全量
2-4岁
1/6-1/4
2020/10/4
22
(二)按千克体重计算
成人剂量×2 ×儿童体重(kg)
儿童剂量=
100
2020/10/4
23
(三)按体表面积计算
成人#43;0.1
体重在30kg以上者每增加体重5kg,体表面积增
7
(二)药物的分布
1.机体构成变化
➢ 体液量大(80%); ➢ 脂肪含量少(1%);
2.膜的通透性:如青霉素
2020/10/4
8
3.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①血浆蛋白浓度低; ②蛋白与药物的亲和力低; ③血pH较低; ④血浆中存在竞争抑制物。
2020/10/4
9
(三)药物代谢
➢ 新生儿肝内参与Ⅰ、Ⅱ相反应的酶活性均低; ➢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发育不足:如氯霉素; ➢ 新生儿乙酰转移酶能力低:磺胺类;
2020/10/4
12
一、婴幼儿生理特点
1.生长迅速,避免使用四环素类、类固醇等。 2.婴幼儿呼吸道狭窄炎症时选用支气管扩张药和祛
痰剂,避免镇静剂。 3.婴幼儿容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或习惯性便秘。 4.注意药物从母体进入婴儿体内。
2020/10/4
13
二、婴幼儿药代动力学特点 (一)药物的吸收
1.胃液pH;胃容积;胃排空时间。
3.婴幼儿期肾脏在全身的比例略高于成人。
4.婴幼儿D肝代谢与肾排泄较快,以肝代谢为主要 消除途径的D总消除率也较成人快。庆大霉素t1/2: 新生儿5-11h;婴幼儿1.2-2.5h;成人2-3h。
2020/10/4
17
第三节 儿科合理用药原则
❖ 选择药物 ❖ 确定剂量 ❖ 选择给药途径 ❖ 选择剂型 ❖ 个体化给药及监测
按年龄折算缺点:
2020/10/4
21
按年龄折算表计算
月或年龄
表 儿童用药量按年龄折算表 成人剂量分数 月或年龄 成人剂量分数
新生儿-1月龄 1/24
4-7岁
1/4-1/3
1-6月龄
1/24-1/12
7-11岁 1/3-1/2
6月龄-1岁
1/12-1/8
11-14岁 1/2-2/3
1-2岁
1/8-1/6
有小儿剂型 的药物不要 使用成人剂 型分药。
剂量受年龄 因素影响显 著的药品, 用药尽量选 用多种剂量 包装的药物。
如果必须分 药,尽量采 用口服剂型 来分。
四、选择剂型原则
采用一些糖 浆剂及含糖 颗粒加水果 味香料等。
用半衰期相对 较长药物,减 少给药次数, 改善依从性。
四、母乳喂养注意
必须重视 哺乳期用药
4.学龄期及学龄前期儿童不宜用四环素。
5.儿童较敏感药物(各种兴奋剂、阿片类、利 尿剂、肾上腺素类);儿童不敏感药物(阿托 品、中枢镇静药、洋地黄)。
6.尽量避免注射给药;注意防止药物误入气管 或误用药品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2020/10/4
20
二、确定 剂量
(一)按年龄折算
按年龄折算的公式:
[0.01×(14+月龄)]×成人剂量(用于1岁内小儿) [0.04×(5.5+年龄)]×成人剂量(适用于1-14岁内儿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