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协议》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内容按照协议栈由底层到高层的顺序组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整个网络安全协议的体系结构下,系统地掌握网络安全协议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典型且广泛应用的L2TP、IPsec、SSL和TLS、SSH、Socks、SNMP及SHTTP等安全协议的基本原理、设计思想、系统部署、安全性分析及应用等内容。
针对网络安全需求,使学生深刻理解网络安全协议理论和技术在网络安全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网络安全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达到保障网络安全要求的目的。
三、教学学时分配《网络安全协议》课程理论教学学时分配表《网络安全协议》课程实验内容设置与教学要求一览表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安全标准(1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安全标准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理解信息技术安全评估通用标准的组件、流程和方法,当前流行操作系统的安全等级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信息技术安全评估通用标准。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安全评估通用标准的流程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安全标准的国内外发展现状1.TCSEC2.ITSEC、CTCPEC及FC3.GB 17859-19994.GB/T 18336-2001第二节信息技术安全评估通用标准1.CC安全测评体系分析2.安全功能组件3.CC测评流程4.CC评估方法5.通用准则识别协议第三节当前流行操作系统的安全等级1.Windows的安全等级2.Linux的安全等级3.国产操作系统的安全等级本章习题要点:信息技术安全评估通用标准,当前流行操作系统的安全等级。
第二章数据链路层安全协议(3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理解广域网数据链路层协议和无线局域网数据链路层安全机制,掌握局域网、广域网和无线局域网数据链路层安全协议的基本原理、数据格式、系统部署和安全性分析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IEEE 802.10安全协议,第二层隧道协议,点对点隧道协议。
教学难点:隧道协议,IEEE 802.11安全机制。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局域网数据链层协议及安全问题1.IEEE 802局域网数据链路层协议2.局域网数据链路层协议安全第二节局域网数据链路层安全协议1.IEEE 802.102.IEEE 802.1q第三节广域网数据链路层协议1.L2F第二层转发协议2.PPP协议3.HDLC协议第四节广域网数据链路层安全协议1.第二层隧道协议2.点对点隧道协议3.L2TP与PPTP的联系与区别第五节无线局域网数据链路层安全协议1.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机制2.IEEE 802.1x协议的安全机制本章习题要点:1.局域网数据链路层安全协议;2.隧道协议;3.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机制。
第三章网络层安全协议(6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常见的网络攻击和防御方法及它们的优缺点,理解安全关联及密钥的概念,掌握IPSec体系结构和所采用的安全技术、Authentication Header协议和Encapsulating Security Payload协议原理、数据格式及应用范围、安全关联模型、IPSec 密钥交换和管理机制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IPSec体系结构、Authentication Header协议和Encapsulating Security Payload协议原理、数据格式及应用范围、安全关联模型。
教学难点:IPSec密钥交换和管理机制。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网络攻击与防御1.常见的网络攻击2.防御方法及优点第二节IPSec体系结构1.IPSec体系结构2.IPSec驱动程序3.IPSec采用的安全技术第三节IPSec安全协议1.Authentication Header协议2.Encapsulating Security Payload协议3.安全协议适用范围第四节安全关联1.安全关联(SA)2.安全关联模型第五节IPSec密钥交换机制1.Internet密钥交换2.密钥管理协议第六节IPSec协议安全性分析本章习题要点:1.IPSec体系结构和采用的安全技术;2.IPSec的协议原理、数据格式及应用范围;3.Internet密钥交换和密钥管理协议。
第四章传输层安全协议(4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SSL协议安全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掌握SSL握手工作原理和消息格式,SSL记录协议的工作原理、打包过程、记录的压缩和解压缩、记录保护和加密方法,SSL密钥更改协议和告警协议工作原理、关闭报警和错误报警的处理方法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SSL握手协议、SSL记录协议、SSL密钥更改协议和告警协议工作原理,SSL 记录协议的打包过程、记录的压缩和解压缩方法,告警协议关闭报警和错误报警的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SSL记录协议记录保护和加密方法。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SSL协议简介第二节SSL握手协议1.SSL握手协议概述2.SSL握手消息格式第三节SSL记录协议1.SSL记录协议概述2.打包过程3.记录的压缩和解压缩4.记录保护和加密方法第四节SSL密钥更改协议第五节SSL告警协议1.关闭报警2.错误报警第六节SSL协议安全性分析1.SSL协议依赖的加密和认证算法2.安全优势3.SSL协议存在的问题本章习题要点:1.SSL握手协议的原理和消息格式;2.SSL记录协议的打包、压缩、解压缩、记录保护和加密方法;3.SSL密钥更改、关闭报警和错误报警的处理方法;4.SSL协议安全性的优劣势。
第五章会话层安全协议(4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SSH协议的功能,掌握SSH传输协议算法协商与密钥交换,客户端对服务器端的认证,数据加密、压缩、完整性检查,密钥交换算法、主机公钥算法、密钥重交换算法及SSH三种身份认证和连接协议的工作原理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SSH传输协议算法协商与密钥交换,客户端对服务器端的认证,数据加密、压缩、完整性检查,身份认证和连接协议的工作原理等。
教学难点:密钥交换、主机公钥和密钥重交换算法,SSH三种身份认证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SSH协议简介第二节SSH传输协议1.版本协商2.算法协商与密钥交换3.客户端对服务器端的认证4.数据加密5.数据压缩6.数据完整性检查7.密钥交换算法8.主机公钥算法9.密钥重交换第三节SSH身份认证协议1.公钥认证方式2.口令认证方式3.基于主机的认证方式第四节SSH连接协议1.通道机制2.交互会话3.SSH应用本章习题要点:1.SSH传输协议算法协商与密钥交换,数据加密、压缩、完整性检查;2.客户端对服务器端的认证,身份认证和连接协议的工作原理;3.密钥交换算法、主机公钥算法、密钥重交换算法;4.SSH三种身份认证的工作原理。
第六章应用层安全协议(2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电子邮件安全威胁和Web安全威胁,掌握MIME协议、S/MIME 协议、PGP协议和S-HTTP协议的原理、数据帧格式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MIME协议、S/MIME协议、PGP协议和S-HTTP协议的原理。
教学难点:MIME协议、S/MIME协议、PGP协议和S-HTTP协议的帧格式。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应用层安全威胁第二节电子邮件安全协议1.MIME协议2.电子邮件安全威胁3.S/MIME协议4.PGP协议第三节S-HTTP协议1.HTTP协议2.Web安全威胁3.S-HTTP协议4.S-HTTP应用实例本章习题要点:MIME协议、S/MIME协议、PGP协议和S-HTTP协议的原理、数据帧格式等1.应用层安全威胁、电子邮件和Web安全威胁;2.MIME协议、S/MIME协议、PGP协议和S-HTTP协议的原理、数据帧格式;第七章 VPN基础(2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VPN的特点、分类和应用领域,理解VPN概念,掌握各种VPN的工作原理,掌握VPN网络使用的隧道技术、加解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安全技术原理及相应VPN设备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各种VPN的工作原理、设备及VPN网络使用的安全技术。
教学难点:VPN网络中使用的隧道技术、加解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各种安全技术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 VPN概念第二节VPN的工作原理第三节VPN的特点第四节VPN的分类第五节VPN应用领域1.企业内部虚拟网2.企业外部虚拟网3.远程接入虚拟网第六节VPN的体系结构1.网络服务供应商提供的VPN2.基于防火墙的VPN3.基于黑匣的VPN4.基于路由器的VPN5.基于软件的VPN6.性能比较第七节VPN设备第八节VPN网络使用的安全技术1.隧道技术2.加解密技术3.密钥管理技术4.VPN身份认证技术本章习题要点:1.VPN的概念、特点、分类和应用领域;2.各种VPN的工作原理;3.VPN网络使用的各种安全技术原理及相应VPN设备的配置方法。
第八章 VPN的应用案例(2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某企业内部VPN和外部VPN部署的总体框架及实施方案,某学校远程接入VPN部署整体框架、WebVPN远程访问连接和实施方案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案例说明内部VPN、外部VPN及远程接入VPN的总体架构及实施方案。
教学难点:各种VPN实施过程中的总体规划,各种VPN安全技术应用于对应的VPN设备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企业内部虚拟网1.A公司VPN部署总体框架2.路由器站点到站点连接3.案例实施(路由器站点到站点连接配置)第二节企业外部虚拟网1.A公司VPN部署框架2.外联网VPN3.该案例实施第三节远程接入VPN1.某学校VPN部署整体框架2.WebVPN远程访问连接3.该案例的实施本章习题要点:1.内部、外部及远程接入VPN的总体架构及实施流程;2.各种VPN设备配置方法。
五、教学方法或手段本课程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广泛、操作性强的特点,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多样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
在教学方法上,注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采用课堂多媒体课件讲授、理论推导、现场演示、小组讨论、网上交流、网络搜索、集体答疑等多种手段并举的方法,使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学到用、由用到创,全面掌握各主要协议的原理、应用及设计,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六、考核方式及评价要求本课程考核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方式,评价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过程性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出勤率、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实验完成情况和平时的随机测试等组成,结果性考核主要包括期末考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