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鉴赏专题:鉴赏篇章结构 (公开课课件)

诗歌鉴赏专题:鉴赏篇章结构 (公开课课件)

组合方式
照应(呼应) 铺垫(伏笔)、 承上启下、重章叠句、 卒章显志、开门见山
1、照应:
答案:①作者使用照应手 法。
《早梅》齐己
②诗题为“早春”,通观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全篇,处处照应“早”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字:首联“孤根独暖” 是写“早”;颔联“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枝独开”是“早”;颈
诗题:点明内容、主题
首句:总领(全诗)、引领、奠定基调、铺垫 、蓄势、 开门见山
中间诗句:过渡、铺垫、承上启下
尾句:呼应(开头、标题)、总结(收束)、 卒章显志等
知识理解1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 后回答问题。
翻译: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开元时先帝的天马名
杜甫
叫玉花骢,多少画家画 出的都与原貌不同。
知识理解1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 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
后回答问题。
人做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杜甫
答案 ①画工如山貌不 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
是日牵来赤墀③下,迥立阊阖④生长风。得 都 不 成 功 。 强 调 此 马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
斯须⑤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成此马难画的印象。
注 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 ②迥立阊阖生长风:写
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 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
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里 生 风 之 感 , 进 一 步 点
④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
传为唐伯虎应酬游戏之作,深谙抑扬手法之妙!
7、重章叠句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 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 凉好个秋。
问:本诗上下片在结构上有何特点?简要分析。
重章叠句。重章,是指上下片或上下段结构大致 相同;叠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反复出 现。这种手法主要目的是突出强化思想感情。
小组讨论: 什么叫“开门见山”与“卒章显志” ?
开门见山:打开门就能看见山。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 一开始就直截了当阐明观点,表明感情态度,不拐 弯抹角。
卒章显志: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 题的手法就叫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志"就 是指文章的主题、
卒章显志是直抒胸臆, 景语结情是间接抒情
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片刻间九天龙马就在
④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绢上显现,一下比得万
⑤斯须:一会儿。
代凡马皆成了平庸。
鉴赏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曹霸是唐朝著名 的画马大师,安史之乱后,潦倒漂泊。唐代宗广德二年,杜甫和曹霸 在成都相识,杜甫十分同情曹霸的遭遇,写下了这首诗。试题中节选 的八句,为描写曹霸画马过程的精彩片段。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众 多画师都描摹过,各不相同,无一肖似逼真。有一天,玉花骢被牵至 阊阖宫的赤色台阶前,扬首卓立,神气轩昂。玄宗即命曹霸展开白绢 当场作画。作画前,曹霸先巧妙构思,然后淋漓尽致地落笔挥洒,须 臾之间,一气呵成。那画中之马神奇雄俊,好像从宫门腾跃而出的飞 龙,一切凡马在此马前都相形失色。诗人先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 雄俊神奇,作为画中马的有力陪衬,再用众画工的凡马来烘托曹霸的 “真龙”,着意描摹曹霸画马的神妙,这八句诗倾注了诗人的热烈赞 美之情,笔墨酣畅,精彩至极。
“闻道羽书急”,“羽书”,指军中的紧急文书。此句意为: 原来这是一道来自边关的紧急军事公文。“单于寇井陉”, “单于”,汉代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寇”即入侵。“井 陉”,即今天的河北井陉,古代为重要的军事关隘。意为:这 道紧急公文传来了胡人侵扰井陉的消息。
“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气高”,指心志高洁。 “燕山铭”,《后汉书·窦融传》中记载: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匈 奴后,“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 令班固作铭”。“燕山”即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 杭爱山。此两句意为:少年得知外族入侵、边境告急的消息, 义愤填膺,浩气冲天,义无反顾地从军赴边,英勇杀敌,立志 要像窦宪那样驱逐鞑虏,“刻石燕然”。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诗的题目为《早梅》,
联禽鸟惊奇窥视,亦是 因为梅开之“早”;末 联祷祝明春先发,仍然
但诗句内容未见“早” 是“早”。
字,却处处扣“早”。 本诗运用了什么手法? 请简析。
③全诗围绕“早”落笔, 首尾一贯,处处扣题, 主题明确,结构严谨。
2.首尾照应。即开头与结尾的照应,这样照应使诗歌在结 构上有浑然一体之感,能更加突出主题,收到良好的表达 效果。 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 照应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的情感。
3、铺垫
《题柳亭送别图》 (明朝徐渭)
东边一颗柳树,西边一颗柳树, 南边一颗柳树,北边一颗柳树, 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
问:本诗主要使用了什么手法?。
铺垫。诗作先是层层铺垫,蓄势 待发,而后破势而出,使离愁别恨 得到突出表现。
4、伏笔
《人月圆·山中书事》 (元代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当天玉花骢被牵到殿
是日牵来赤墀③下,迥立阊阖④生长风。 中红阶下,昂首屹立宫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门更增添它的威风。
斯须⑤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 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 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
皇上命令你展开丝绢 准备作画,你匠心独运 惨淡经营刻苦用功。
⑤斯须:一会儿。
动的神采尤其不易。
知识理解1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少年行
王昌龄 西陵[注]侠年少,送客短长亭。 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 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注 西陵,因汉代帝王的陵墓多在长安西北,故有此称。相传其地多 富贵游侠之徒。
鉴赏
“西陵侠年少”,“西陵”,因汉代帝王的陵墓多在长安西北,故 有此称。相传其地多富贵游侠之徒。此句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是西 陵的一位少年游侠。 “送客短长亭”,“短长亭”是指古代在路边修建的专供送别及行 人休息游甚广,当慕名来访的客人离去时,他都要 亲自为之饯行。 “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道”,指驿路。意为:突然有一 天在那青槐夹道的驿路上,呈报紧急公文的信使骑着白马如同流星 一样飞驰而过。诗人于此突然插入了一个风风火火的紧张画面,与 前面“送客”的安闲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可谓悬念顿生,扣人心 弦。
伏笔:是指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 出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其作用是使作品结 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
区别:铺垫往往大肆渲染,惟恐读者不见。伏笔 ;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伏笔是 铺垫一种,后有照应。
5、承上启下
《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 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问:本诗中“倦”字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简要分析。
“倦”,意为厌倦。诗人早已参破世 情,厌倦尘世。“倦”字既写出诗人对 世间兴衰荣辱已看破,又为后文归隐山 村、诗酒自娱埋下伏笔。
铺垫与伏笔
铺垫:是为了突出后面要出场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 发生的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 描述,来烘托、引出重要的情节和内容的一种手法 。其作用是突出强调。
----李商隐《贾生》
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 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和对贾生 的赞叹。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 郑重求贤,虚心垂询,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 道,却是为了“问鬼神”,求长生!讽刺辛辣,感 慨深沉,非抑扬而不能达到此效果。
欲扬先抑
这个婆娘不是人, 九天仙女下凡尘! 生下五男都是贼, 偷得蟠桃献母亲。
8、卒章显志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问:“垂钓者”指什么人?本诗尾联在全篇结构中有 何作用?简要分析。
“垂钓者”指已用事或即将用事的人。尾联用典并 卒章显志,表露想入仕,希望张丞相引荐之意。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沁园春·雪》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6、抑扬
指褒贬人、事、物的时候,常对要褒的 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这种 手法就是抑扬。目的是前后对比,形成反 差,增强效果
抑扬可分两种:
1、欲扬先抑法 2、欲抑先扬法
欲抑先扬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知识理解17 阅读下面这 “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 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在结构上有什么
少年行
答案
①第一、二句描写游侠少
王昌龄
年“送客”时轻松悠闲的
西陵侠年少,送客短长亭。 画 面 , 而 这 两 句 诗 描 写 的
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是 一 个 风 风 火 火 的 紧 张 画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面,与上文形成文意 转折。
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② 这 两 句 诗 引 出 五 、 六 句
注 西陵,因汉代帝王的陵 “白马如流星”的原因— 墓多在长安西北,故有此称。— 胡 人 侵 扰 边 疆 , 同 时 为
游侠少年慷慨赴边报国做 相传其地多富贵游侠之徒。 铺垫。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韩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