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心理的实质

第二章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以神经系统为基础的一 种物质世界的反映形式
心理现象是在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过程 中,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也就 是说无机物和植物没有心理,没有神经 系统的动物也没有心理,只有有了神经 系统的动物才有了心理。

动物的心理发展水平进化四阶段

1.感觉心理阶段(认识个别属性) ----无脊椎动物(如蚯蚓环节 动物) ——见书中图片 2.知觉心理阶段(认识到整个事物) ------简单的神经链脊椎 动物(如鱼、鸟、鼠、猫等) 3.思维萌芽阶段 (没有意识\不能抽象思维)脊髓和大脑灵长 类动物(如猩猩,图片见下页) 4.意识阶段。大脑相当高度发展;具有思维和意识。意识 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只有人类才有意识。
神经系统的分类
脑神经: 脊神经: 植物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神 经 系 统 中枢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脊髓 脑干:延脑、桥脑、中脑 脑 间脑; 小脑
大脑(端脑)
(一)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是联 系输入和输出的神经机 构,包括:
1.脑神经12对、
2.脊神经31对、
3. 植物性神经。也叫自 主神经,分交感神经和 副交感神经。
(二)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脑与脊髓
(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1.脊髓是中枢 神经系统最低 级的中枢,能 完成简单的反 射,如膝跳反 射。 脑包括:端脑、 小脑、中脑、 间脑、桥脑、 延脑。
2.脑干:延脑、桥脑、中脑和间脑组成。 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活动的主要 机构,即生命中枢. (1)延脑 (2)桥脑


30年代凯洛格夫妇(S.L.A.1933)把一只出生后7个半月的雌 猩猩和他们的9个半月的儿子一起进行抚养,给予同样的训练。 头5个月,黑猩猩学习对口语刺激的行为反应比小儿进步还快; 可是在学习语言方面,黑猩猩就无法跟上小儿,无论怎样训练, 黑猩猩都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
有三点可以说明:



(一)心理是以神经系统为基础的一种物质世 界的反映形式; (二)心理的发生、发展与人脑的发育成熟过 程紧密联系; (三)脑部损伤和病变,会引起心理机能的丧 失。
第二章 心理的实质
《普通心理学》
秦彦梅
本章学习目标

识记:反射与反射弧、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第一信
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兴奋过程、意志过程;

理解:
能说明为什么脑是心理的器官;能陈述人脑的结 构与机能;能举例说明各种反射活动;能举例说明高级神 经活动过程的基本规律;能阐明为什么心理是对客观现实 主观能动地反映。
(三)脑部损伤和病变,会引起 心理机能的丧失
常见脑病:新生儿脑瘫 大脑炎 脑膜炎 脑出血 脑梗阻 脑肿瘤 脑外伤 中毒引起的脑神经病变......


布罗卡:19 世纪 法国 医生:左半 球额叶损伤 →运动性失 语症,证明 了左半球的 言语优势。 -----“布罗卡区”、 运动性语言 中枢;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补充: 利手简易观察法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优势半球在哪一侧? 小窍门:就是看这个人写字时握笔的方式。如果语言加工的 优势半球在左脑,一个右利手者握笔用的是直握方式,而一 个左利手者则用钩握方式(见图2-5)。反之,当半球优势 在右脑时,右利手者一般采用钩握方式,而左利手者采用直 握方式。当然,这只是一种普遍现象。要想确切知道一个人 的脑优势半球在哪一侧,还需要进行医学检查。



大猩猩与工具
(二)心理的发生、发展与人脑 的发育成熟过程紧密联系




成人平均脑重1400克。 儿童出生脑重390克; 9个月大时: 660克; 7岁时: 是成人的9/10; 12岁时:1300克; 约6岁时,全部脑皮层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完成; 约13岁时,脑电波的波形与频率与成人相同;
(3)中脑
3.间脑:是由丘脑、下丘脑 组成。
丘脑:是中继站,除嗅觉外,所有的外 界信息都必须通过这里再传导到大脑 皮层。 下丘脑:是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中 枢 ,调节内脏器官和内分泌系统的活 动 ,对情绪调节起重要作用。
(注意:情绪、内脏和机体内环境高 级调节中枢是包括下丘脑在内组成 的边缘系统。)

应用:能用所学知识论述心理的实质;
人们对“心理”的认识,是个漫 长的过程

思想 感情 心理 意念 愁怨
“ 心之官则思 ”
“ 脑为元神之府 ”
心理是人脑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第一节
一、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P31.
也就是说,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
4、网状结构: 脑干里存在的一种由灰质和 白质交织混杂而成的神经结 构。

5.小脑,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
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
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大脑皮层:
灰质: 白质:
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大脑皮层的高 度发达是人脑主要特征 大脑外层叫大脑皮层,分额叶、顶叶、枕 叶、颞叶四个部分。
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 不对称性 左 半 球 —— 抽 象 逻 辑 思维占优势, 右 半 球 —— 空 间 形 象 思维占优势。
1860 年 , 布洛卡发现,左半球额 叶损伤 → 运动性失语症,证明 了左半球的言语优势。 20 世纪 60 年代,斯佩里“割裂 脑”实验结论:对于右利手的 人来说,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 势,也称 “意识脑”“学术 脑”“语言脑”。右半球空间 知觉占优势,又称作“本能 脑”“潜意识脑”、“创造 脑”“音乐脑”“艺术脑”。
皮层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
视觉中枢——枕叶(枕极) 听觉中枢——颞叶(颞上回和颞中回) 躯体感觉中枢——顶叶(中央后回) 躯体运动中枢——额叶(中分为皮层感觉区、皮层 运动区、皮层联合区。
根据上图可知,身体在大脑皮层上的代表区域是倒置的, 即脚在上,头在下。而且身体敏感部位与头脑的代表区域 成正比。
(一)、神经元及其功能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功能单位 和营养单位。

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神经元的功能 • 接受刺激(信息) • 传递信息 • 整合信息
神经元的分类——功能分类:
• 感觉性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 内导神经元 : 收集和传 导体内外刺激,到达脊髓和大脑. •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外导神经元 : 将脊髓和大 脑发生信息传导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效应器的活动. • 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