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地域文化论文

陕西地域文化论文

陕西地域文化论文摘要:陕西简称陕或秦。

陕西地势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而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就是陕北高原,中部就是关中平原,南部就是秦巴山地。

陕北地处我国西北部,位于黄河中游,靠近内蒙古、宁夏一带。

关中,即四关之中,关中地腹地西安(长安),“沃野千里”、“四塞以为固”,天然地地理位置,成为兵家地必争之地和建都地理想之所。

陕南地处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南北交界地带。

北有秦岭,南为巴山,中间就是汉江谷地,横贯东西地汉江及其支流串连起了大小不等地平坝盆地,有“小江南”之称。

关键词:历史现状地位Abstract: shaanxi referred to as "shan or of the qin dynasty. Central shaanxi terrain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high, low, and beishan and qinling of shaanxi is divided into three natural regions: the northern is the northern shaanxi plateau, is the guanzhong plain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is qinba mountain. Northern shaanxi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China, located in the Yellow River middle reaches, near the Inner Mongolia, ningxia area. The guanzhong, namely four shut in, the guanzhong hinterland of xi 'an (chang 'an), "lies", "four solid" thought, natural geographical position, become a battleground and military celebrates its ideal place. Is located in China's north and south in geographical boundaries - south of qinling mountains, huai river line, belongs to the north-south border. North qinling mountains, south of bashan, the middle is the han river valley, east to string up to the han river and its tributaries sizes PingBa basin, is regarded as "small jiangnan".Keywords: shanbei guanzhong shannan一. 陕西的历史陕西简称陕或秦。

“陕”指陕陌,在今河南省陕县西南。

西周初期,周、召二公分陕而治,陕以东,周公治之,陕以西,召公治之。

此后,人们就把陕陌以西称为陕西,简称“陕”。

“秦”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地辖区主要在这一带。

人们又称陕西为“三秦”,一般就是从陕西地地理特征分为关中、陕北、陕南三个自然区域来理解地。

“三秦”得名源于项羽分封诸侯,让秦地三个降将分治秦之故地:章邯为雍王,领有咸阳以西;司马欣为塞王,领有咸阳以东:董翳为翟王,领有陕陌以西。

“三秦”即由此得名。

陕西地势地总特点就是南北高,中部低,而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就是陕北高原,中部就是关中平原,南部就是秦巴山地。

陕北地处我国西北部,位于黄河中游,靠近内蒙古、宁夏一带,陕北高原就是其最主要地地貌特征。

沟壑纵横,山大沟深,土硗地瘠,受秦岭天然屏障地影响,夏季地西南季风不能北上,造成了陕北高原雨量少、日照长,湿度小,气候干煤,而冬季内陆地区冷空气在青藏高原地动力作用下很容易在这里集中。

冷高压力加强,使陕北地冬天风寒酷冷。

恶劣地自然环境,使生活在这里地人们对生存更加执着。

在历史上,陕北属于边塞地区,地广人稀,曾有许许多多少数民族在此过着放牧和游猎地生活,汉初实行“移民实边”地国策,羌族、鲜卑族、匈奴、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都曾在这里杂居,也就是畜牧业和农业地共生之地。

就是多样化文化融合区。

在与当地汉族相处地漫长过程中。

不同民族之间地相互影响,文化呈现出多民族融合地特征。

受自身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地影响,这里地人们逐步形成了粗犷、豪放、执着地特性,性格古朴、道劲、粗犷、热烈、执着、自信、豁达、乐观、宽容,更接近自然地人性,昂扬悠长地信天游、狂放地安塞腰鼓、凄凉幽怨地唢呐声,就就是这种特性地具体体现。

陕北特殊地地貌特点和特定地气候环境造成了特定地环境色彩——黄色——就是其主要色调。

这在影视作品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如我们熟知地电视剧《平凡世界》。

大写意地黄土高原,生命力地顽强给人以深深地震撼。

单调地色彩,寒冷干燥地气候,生活于其中地人们却极偏好强烈、艳丽、鲜明地色彩,如红、黄、蓝等原色,特别就是大红,几乎成了陕北民间地必用色——剪纸、年画、面花、社火、腰鼓,红红火火,表现了陕北人民对生活地热爱、乐观与对美好生活地执着追求。

关中盆地就是由河流冲积和黄土堆积形成地,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和。

《史记》中有“沃野千里”和“天府之国”地赞誉。

有“八百里秦川”之美誉地关中,从至今考古已发现地115万年前地蓝田猿人始,这一带都就是人们繁衍生息地自然选择。

而关中,即四关之中,西有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再加上秦岭和黄河地天然屏障,关中地腹地西安(长安),“沃野千里”、“四塞以为固”,天然地地理位置,成为兵家地必争之地和建都地理想之所。

这使西周、秦、西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1个王朝,加上短暂地农民政权,如西汉末年地绿眉、赤眉军、唐代末年地黄巢,明代末年地李白成,先后都建都长安,历时1000多年,有深厚地文化积淀,丰富地历史文化遗存随处可见:历代亭台楼阁、庙观寺院遍布:文物书画、文人吟咏日久弥珍:名胜古迹如大雁塔、钟楼、临潼骊山华清池、秦始皇陵兵马坑、桥山黄帝陵、兴平茂陵、礼泉昭陵、韩城司马迁祠、耀县药王山孙思邈故里、佛教圣地法门寺、宝鸡五丈原诸葛亮庙、麟游隋唐帝王避暑行宫九成宫:自然风光如华山、皇家温泉汤峪温泉、太白国家森休公园、终南山、宝鸡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潼关、大散关等:受气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地影响,关中地区形成了独特地地域文化体系,这些在陕西电视剧中也自然地得以呈现。

陕南地处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南北交界地带。

北有秦岭,南为巴山,中间就是汉江谷地,横贯东西地汉江及其支流串连起了大小不等地平坝盆地,有“小江南”之称。

陕南地秦巴山地,两山夹一川地地势结构十分突出,气候温暖湿润。

陕南盆地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山地大部为暖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15℃,受季风地影响,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0~3℃,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4~27.5℃,年降水量700~900毫米,其中陕南地米仓山、大巴山和秦岭山地中、西部高山地区。

年降水量多迭900~1250毫米,水力资源丰富。

北邻关中,南毗四川,东与鄂豫接壤,西同陇南连界。

处于几大文化板块或地域文化地边缘交接地带,与四川巴蜀文化、江汉楚文化以及中州文化有着错综复杂地关系,形成了南北汇萃、东西交融地地域文化特征。

山清水秀,奇崖清流,晶莹剔透,清新优美地自然地理环境与南北汇萃、东西交融地地域文化,形成了陕南人独特地品性,既有北方地古朴与粗犷,豪放与刚强,又有南方人地温文与秀美、机智与开朗,爱国诗人陆游在其《山南行》一诗中地“地近函秦气俗豪”便就是对陕南人勤劳朴实、淳厚善良、崇尚礼义、热情好客地民俗传统地贴切描述。

二.陕西的现状(一)交通陕西是中国毗邻省市区最多的省份,是“新亚欧大陆桥”亚洲段的中心和进入中国大西北的门户。

省会西安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是中国陆路交通中公路、铁路和航空交通的重要枢纽之一。

1、航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目前是我国第四大航空港,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

目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已与国内外近30家航空公司建立了航空业务往来,开辟航线120多条,与国内100多个城市以及国外27个城市和地区通航,是西北地区拥有国际航线数量最多的城市。

2、铁路陕西现有铁路干支线路18条,营运里程4300公里。

西安是西北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

从西安通过的陇海─兰新铁路复线连通欧亚大陆,成为第二条欧亚大陆桥。

西安北客站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客运站。

2010底,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正式建成投入运营。

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的各类货物在这里集合后,将通过陇海铁路出港出口。

它的建成,对于西安发挥地处全国中心的区位优势十分有利。

西安成为企业建立面向全国市场和西部市场的物流中心的最佳选择之一。

3、公路2011年底,陕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800公里,10市1区和大部分县全部通高速公路。

已经形成以西安为中心,贯通全省,联接太原、石家庄、郑州、武汉、合肥、重庆、成都、兰州、银川和包头10个周边省市重要城市的“一日交通圈”。

境内穿越秦岭的高速公路达到4条,成为连接中国北方与西南地区的大动脉。

4、地铁纵贯西安南北中轴线的的西安地铁2号线于2011年正式通车运行。

1号线预计2013年正式完工。

西安也将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拥有地铁轨道交通运输的城市。

(二)经济2011年,陕西生产总值为12391.3亿元,比上年增长13.9%,比全国增速高出4.7个百分点,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20.9亿元,增长5.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8%;第二产业增加值6836.27亿元,增长16.9%,占55.2%;第三产业增加值4334.13亿元,增长11.7%,占35%。

人均生产总值33142元,比上年增长13.7%。

进出口2011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146.23亿美元,增长20.84%。

其中出口70.1亿美元,增长12.93%;进口76.13亿美元,增长29.17%。

主要的贸易伙伴为:美国、新加坡、德国、日本、香港、台湾、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陕西的主要出口产品为:机电产品(占比65.7%)、农产品(其中70%为苹果汁)、矿产品、纺织服装、有机化学品、钢材。

陕西的主要进口产品为:机电产品(占比67.3)、矿砂、精炼铜、有机化学品、石油沥青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