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项目桩基施工方案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7月5日目录一、编制说明 (3)1、编制原则 (3)2、有关规范标准 (3)二、工程概况 (3)1、工程简介 (3)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4)3、工程特点 (7)三、施工部署及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8)1、施工部署 (8)2、主要施工安排 (8)3、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8)4、管理措施 (9)5、项目部人员组织及岗位职责 (10)四、现场平面布置 (11)1、施工场地和临时道路 (11)2、施工用水、用电 (11)3、临设与材料堆场 (12)五、施工计划 (12)1、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12)2、施工进度计划:(详见施工进度计划表) (13)3、施工材料计划 (13)六、主要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16)1、测量方案 (16)2、预制静压桩施工工艺流程 (19)3、应力释放孔及原位引孔工艺 (21)七、施工重难点控制措施 (24)1、工期目标紧迫措施 (24)2、施工现场狭小,场地布置困难 (24)3、现场地下障碍较多,影响施工 (25)4、静压桩基施工中防止土体挤压措施 (25)5、雨天施工措施 (25)八、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6)1、质量保证体系 (26)2、静压桩质量管理、保证措施 (26)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节约措施 (32)1、安全生产 (32)2、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33)3、防火安全: (34)4、文明创建体系简介 (35)5、文明施工措施 (35)6、节约措施 (36)十、职业健康安全措施及环境保护措施 (38)1、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 (38)2、环境保证措施 (48)十一、资料整理提交 (52)一、编制说明1、编制原则本施工方案是指导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生产活动的技术、经济、质量、安全等综合性文件。
2、有关规范标准1)苏州筑源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桩位平面布置图;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3)《机械连接预应力混凝土竹节桩》(苏G19-2012)4)《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2);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2);8)《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二、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工程名称:重建项目工程地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桩基工程桩基设计要求如下:区域桩型号桩数(根)有效桩长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桩顶/桩底标高(85国家高程)备注AT-PC-B500-460(110)-9、9a31830KN-2.78/-20.78m抗压T-PC-B500-460(110)-12、9a1820KN-0.50/-20.50m试桩BT-PC-B500-460(110)-9、9a23830KN-2.48/-20.48m抗压T-PC-B500-460(110)-12、9a1820KN-0.50/-20.50m试桩CT-PC-B500-460(110)-9、9a48830KN2.02/-15.98m抗压T-PC-B500-460(110)-9、9a98700KN-2.48/-20.48m抗压兼抗拔T-PC-B500-460(110)-9、9a3700KN-2.49/-20.59m抗拔试桩T-PC-B500-460(110)-12、9a3820KN1.55/-37.45m试桩本工程±0.000=3.270(85国家高程)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1)、地基土分层、分布拟建场地在本次勘探最大深度35.3m范围内,共揭露包括上部填土和第四纪各期陆、海相沉积层9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①1淤泥:灰色,流塑状态。
本土层分布于场边河道底部,层厚0.4~0.6m,层面标高-1.61~-0.11m,工程性能极差。
①填土:灰黄~灰色,松软状态,浅部夹大量松散~稍密状态的碎砖瓦屑,中下部以软塑~流塑状态粘性土为主,局部夹少量流塑状淤泥质土,土质不均一,局部含有原有建筑基础。
本土层在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层厚0.7~4.0m,层面标高-0.81~2.31m,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0.82MPa,压缩模量Es0.1-0.2=3.45MPa,工程性能差。
②粘土:褐黄色,可塑状态,含铁锰结核及灰色条纹。
无摇振反应,光泽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本土层在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层厚2.4~3.7m,层面标高-2.21~-0.17m,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2.62MPa,压缩模量Es0.1-0.2=7.41MPa,工程性能良好。
③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软塑状态。
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本土层在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层厚1.9~2.9m,层面标高-4.35~-3.65m,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1.58MPa,压缩模量Es0.1-0.2=5.58MPa,工程性能一般。
④粉土:灰黄~灰色,很湿,稍密状态。
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本土层在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层厚1.4~3.2m,层面标高-6.71~-5.96m,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 =3.77MPa,标准贯入锤击数N=7.8击,压缩模量Es0.1-0.2=7.78MPa,工程性能一般。
⑤粉土:灰色,湿~很湿,稍密~中密状态。
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本土层在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层厚6.0~8.2m,层面标高-9.79~-8.07m,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7.62MPa,标准贯入锤击数N=15.9击,压缩模量Es0.1-0.2=9.59MPa,工程性能一般。
⑤1粉质粘土:灰色,软塑状态。
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本土层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场地东北角粉土⑤的中下部,层厚0.5~1.9m,层面标高-12.89~-11.59m,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1.82MPa,压缩模量Es0.1-0.2=4.61MPa,工程性能一般。
⑥粉质粘土:灰色,软塑状态。
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本土层在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层厚13.3~15.3m,层面标高-16.45~-13.80m,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1.11MPa,压缩模量Es0.1-0.2=4.75MPa,工程性能一般。
⑦粉土:灰色,湿~很湿,中密状态,见云母碎片。
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本土层在整个场地均有分布,最大揭露厚度 4.1m,层面标高-29.91~-29.49m,压缩模量Es0.1-0.2=12.03MPa,工程性能较好。
本工程各拟建建(构)筑物也可采用桩基础,桩型可采用预制桩或钻孔灌注桩。
拟建教学楼可以粉质粘土⑥作为桩尖持力层;拟建艺体楼、行政楼可以粉土⑤或粉质粘土⑥作为桩尖持力层;(2)、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类型据勘察揭露,本场地勘探深度内与本工程设计、施工直接有关的地下水类型有二个:潜水:主要赋存于地表填土①、粘土②层上部的根孔、虫孔及裂隙中,其水量一般不大,但与邻近的河水有一定的水力联系,该类型地下水系直接通过大气降水—地面渗入补给,通过蒸发、侧向径流排泄。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并结合近3~5年的观测资料得知,通常高水位出现在7、8、9月,高水位时水位可接近地表,局部地势低洼部位甚至被水淹没。
低水位出现在1、2、3月,水位可降至标高0.5m左右,年变化幅度1.5m左右。
勘察期间,钻孔内地下水稳定水位标高一般在0.98~1.19m左右,初见水位与稳定水位一致。
微承压水:场区浅部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粉土④、⑤中,该含水层在整个场区内均有连续分布,厚度较大,水力联系性好,赋存的水量较大。
微承压水除有较小部分为潜水垂直渗透补给外,主要受远处较深河流的侧向径流补给,与河水间存在一定的水力联系,水位与河水位基本呈现同步升降规律,但其幅度较小,时间稍有滞后,微承压水位常年略低于当地河水位,年变化幅度 1.0m左右。
降水量正常年份微承压水的高水位在标高1.50m左右,低水位约在0.60m。
勘察期间通过套管隔水实测得微承压水稳定水位标高在0.80m左右,其初见水位一般在-5.9~-6.5m之间。
3、工程特点我司经认真分析及研究,本工程有如下几个特点:1)本场地①1层为淤泥土,层厚0.4~0.6m,①层为填土,层厚0.7~4.0m,内含有原有建筑基础等障碍物,对桩基施工极为不利,在施工前应对场地进行处理。
2)根据周边环境图,工程北侧为一条河,紧挨用地红线围墙边,离施工区域较近,工程南侧为葑门路,工程西侧为学校操场,工程东侧为3幢住宅楼(皆为浅基础),离本工程最近,施工顺序计划从北侧开始,并安排好合理的行机路线向西施工,避免桩基施工产生的挤土效应对周边建筑造成损坏,确保安全施工。
施工前第三方监测单位进行前期数据采集,根据第三方监测单位监测的数据及时调整压桩速率,尽量减少压桩时的挤土效应,在东侧开挖1m宽,2.0m深防挤沟。
3)现场场地必须认真、有序地将场地处理到位满足施工所需的地耐力。
综上所述,在编制方案及组织管理过程中,我司认真分析其相互关系及特点,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
三、施工部署及项目管理组织机构1、施工部署我公司本着安全、优质、高效的原则,以科学的严格管理、雄厚的经济技术力量、先进的施工工艺、设备及人力资源,建立一套运行有效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以创业主满意工程为目标,为姑苏区沧浪实验小学东校区重建项目桩基工程作出贡献,质量目标等级合格。
按照业主的工期要求,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及我公司机械设备、技术等资源配备情况,我公司计划进场1台800T桩机、在合同工期内圆满地完成该项施工任务,并确保在施工期间无一例伤亡等安全事故。
2、主要施工安排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按照业主、监理对安全质量和工期的要求,拟将本工程施工顺序安排如下:本工程施工区域为2幢教学楼、1幢行政楼、1幢艺体楼及地下车库,压桩施工理应按照先深后浅(先施工邻近居民区,再施工其他区)的原则进行,我公司对此安排施工顺序为:北侧教学楼区域→地库→南侧教学楼→艺体楼→行政区域。
综上所述,总体安排为由北向南顺序施工,先施工桩长较长的楼区域,再施工桩长较短的地库区域;具体施工安排详见后附“桩机行机路线图”。
3、项目管理组织机构4、管理措施1)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负责组织项目管理部进行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文明等工作,做到高效工作,迅速到位。
2)项目部每天利用固定时间召开一次碰头会,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协调各级人员之间的关系。
3)项目经理部根据工程要求制定周进度计划,控制好每日的打桩进度,以确保按计划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