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生产专题课程论文论文题目世界养羊业现状和发展措施学院名称专业姓名授课教师授课学期2013-2014第二学期成绩授课教师签名年月日摘要 (2)关键词 (3)前言 (3)1世界养羊业概况 (3)1.1概况 (3)1.2毛用指标的成长特点 (4)1.3肉用指标的成长特点 (4)1.4发展趋势 (5)2国内养羊业概况 (6)2.1中国羊业特点 (6)2.2 国内养羊业动态 (6)3 养羊业发展措施 (7)参考文献: (8)世界养羊业现状和发展措施摘要: 当前养羊业在大洋洲、美洲、欧洲和一些非洲国家获得迅猛成长,世界羊肉,特别是羊羔肉的出产和消费显著增长。
肉羊财富具有周转快、投资少、效益高等特点,已成为我国在资本欠缺、畜禽产物需求日益增添的背景下,连结畜牧业可持续成长的主要路子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养羊业的发展概况和特点的仔细分析,探讨了世界养羊业现状和发展措施,并联系国内外养羊业成长的趋向提出了实时调整养羊业的出产目标和产物结构,研究和推广实用的养羊综合配套方法。
关键词 :养羊业;现状;措施前言20世纪50年代前,国外养羊业一般以饲养毛用羊为主,肉用羊为辅,即“毛主肉从”。
50年代以后,随着化纤合成工业和服装业的飞速发展,羊毛在纺织工业中的比重逐渐下降,毛用羊的饲养受到了很大冲击。
同时,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自身保健意识的增强,人类对羊肉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羊肉的生产效益远高于羊毛生产。
因此,国外养羊业的发展逐渐由毛用型转向了肉用型方向。
养羊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十分密切,特别是近10多年来,中国养羊业发展迅速,成就显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日益增加。
但若与养羊业发达的国家相比,品种良种化、产品品质、配套设施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差距仍然很大。
1世界养羊业概况[1]养羊业一直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对养羊业的要求已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16-17世纪,西班牙美利奴羊的出现及其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和18世纪初人们追求高档毛料,使养羊业注重羊毛生产,培育了大量的毛用羊,特别是细毛羊,形成了以细毛羊为主的世界养羊业。
至19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基本上形成了具有区域经济特征、适应区域自然资源特点、体现民族特色的羊毛生产体系,并由此推动了毛用羊产业的形成。
如澳大利亚细毛养羊业始于18世纪后期,19世纪已发展为农业的主要产业,20世纪,绵羊的数量和羊毛产量多年居世界第一位,号称“绵羊王国”。
18至19世纪,羔羊肉生产开始兴起,20世纪60年代,养羊业开始向多极化发展,肉羊业在大洋洲、美洲、欧洲和一些非洲国家得到迅猛发展,世界羊肉的生产和消费显著增长,并且许多国家羊肉由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生产瘦肉率高、脂肪含量少的优质羊肉,特别是羔羊肉,并开展了相关育种工作。
1.1概况[2](1)数量与分布:2010年年底全世界存栏绵羊10.79亿只,山羊9.21亿只。
绵羊和山羊主要分布都在亚洲,绵羊4.55亿只,山羊5.39亿只,其次是非洲,绵羊2.99亿只,山羊3.11亿只。
绵羊数量较2005年的10.8亿只并无变化,而山羊数量由2005年的8.1亿只有一定的增长。
(2)品种资源:联合国食品与农业组织(FAO)2010年统计,全世界已报道的绵羊品种有1314个,山羊品种570多个,较2007年的995个和512个均有所增加。
(3)产品量:1)肉产量:2010年全世界羊肉产量1371.4万吨,较2005年的1298.3万吨增长73.1万吨。
2)毛产量:2010年全世界羊毛产量204.3万吨,较2005年的220.7万吨下降16.4万吨。
1.2毛用指标的成长特点(1)全世界的绵羊存栏数稳中有降,许多国家的绵羊存栏数下降幅度较大。
1987年绵羊存栏数为115764.3万只,2003年为102859.4万只,削减了8.78%;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美国的绵羊存栏数削减了5~30%。
(2)世界羊毛产量持续下降,大洋洲的羊毛原毛产量在世界上仍占有很大比重。
如2003年全世界的羊毛产量仅为1987年的69.8%;2003年大洋洲的绵羊存栏数为14291.5万只,是世界绵羊存栏数的13.89%,出产羊毛原毛77.21万t,占世界羊毛原毛总量的36.11%;相反,2003年亚洲的绵羊存栏数为45354.9万只,是世界绵羊存栏数的44.0%,而出产羊毛原毛70.98万t,仅占世界羊毛原毛总量的33.1%;(3)存栏绵羊平均产毛量持续下降,而大洋洲的存栏绵羊平均产毛量仍很高。
全世界存栏绵羊1987年平均产毛量为2.64kg,而2003年为2.08kg,下降了21.2%;大洋洲的存栏绵羊平均产毛量为5.57kg,而南美洲、欧洲、北美与中美洲、亚洲、非洲分别为2.55kg、1.97kg、1.94kg、1.73kg、1.09kg。
(4)世界许多国家开始出产优质羊毛,并进行了相关育种工作。
对羊毛质量的要求发生了重大转变,特点之一是毛纺市场对羊毛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澳大利亚,减产的几乎全是较粗的细羊毛,即平均纤维直径在19μm以上的,而19μm 以下的羊毛却大幅度增产。
1988/89年这类细毛只占4.4%,1996/97年为14%,1998/99却高达20%。
培育80-90支的细毛羊新品种和研究细羊毛加工中的变细手艺,即有18μm变为16μm,并形成无卷曲、有强光泽、似蚕丝状的细羊毛在澳大利亚已经兴起。
1.3肉用指标的成长特点[3](1)全世界出栏羊数、羊肉产量、人均占有羊肉量逐年增加。
(2)羊肉出产的增添不仅表现在产量上,同时反映在羊肉出产的结构上,就是肥羔出产迅速增加。
如法国的羊羔肉占羊肉总产量的75%,澳大利亚占70%,英国和美国占94%,新西兰占80%;(3)在养羊业发达国家,肥羔出产的良种化、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
国外羊肉产量较高的国家,欧洲有英国、法国、俄罗斯、罗马尼亚;美洲有美国、巴西、墨西哥;大洋洲两国;亚洲有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
世界若干国家已将养羊业重点转到羊肉出产上,采用高新技术的饲养模式,成立本国的羊肉出产系统。
羊肉在人们肉类消费中的不断上升,不仅刺激了绵羊出产目标的转变,而且使羊肉出产向集约化、工厂化的目标改变,并引起了人们对多胎绵羊品种的正视,操作方式首要集中在:操作芬兰羊、罗曼诺夫等品种资原,培育新的出产机能更高的多胎品种;操作多胎品种进行普遍的经济杂交来出产肥羔。
如新西兰,1997年绵羊存栏44.70万只,产羊肉52.4万t,平均胴体重17kg,出栏率63.2%。
按照新西兰育种协会1998年资料,现阶段新西兰饲养的绵羊品种29个,一般均属于发展发育快、早熟、肉毛机能好、出生率高的肉用或肉毛兼用专门品种,其中罗姆尼种羊2770万只,占全国绵羊总数的55.74%,柯泊华斯和派伦代种羊占24.9%;注重经济杂交,操作杂交优势,并向多元杂交成长,选择体大、早熟、多胎和肉用机能好的亲本进行经济杂交。
1991年市场上需求的胴体不仅要瘦,而且肉要多,所以新西兰向出产15kg以上较大胴体、脂肪含量24%、眼肌面积11.0cm²的目标迈进[4]。
父本用南丘、萨福克等,母本用罗姆尼、派伦代、柯泊华斯和考力代等进行经济杂交。
到1994年出产羊肉就达52.7万t,95%的羊羔肉、55%的育成羊肉用于出口,占世界羊肉出口的44%。
澳大利亚按照市场成长需求,操作美利奴×边区莱斯特×肉用短毛羊,三元杂交体来出产肥羔。
但因为各地自然前提分歧,选择杂交的父本品种也有分歧。
其出产的40%的羊肉用于国内市场,出口市场为中东和日本。
美国,肉主毛从是其首要特点。
绵羊3-4月龄断奶,育肥至6月龄,使屠宰活重为40-45kg。
出产特点为山区草原、平原集约化育肥,以发扬地域优势。
绵羊数为澳大利亚的6.44%,而羊肉产量为其17.57%。
育肥羊羔区分为肥羔和料羔两种。
前者是正常断奶日龄前育肥出售的奶羔;后者是断奶后育肥或放牧育肥的羊羔,育肥后达到优等羊羔肉尺度:胴体重20-25kg,眼肌面积不小于16.2cm²,脂肪层厚0.5-0.76cm。
因为良种化水平高,正是对萨福克和汉普夏肉羊品种的操作,并采用精料型饲养体系和龙头企业的带动,才使得养羊业出产效益高。
1.4发展趋势(1)肉羊业发展很快(2)向专业化生产发展,肥羔生产专业化(3)重视多羔性状选育(4)稳定数量,提高个体生产量和效率(5)将现代生物技术应用到羊业生产中,如分子育种技术(6)重视产品加工;如新西兰的羊肉分级分类标准化(7)关注山羊业(8)重视疫病防控(9)重视品种资源评价,保护与利用,对目前经济价值不高的地方品种资源更为重要。
2国内养羊业概况2.1中国羊业特点(1)中国是世界养羊数量大国;2010年年底全世界存栏绵羊10.79亿只,山羊9.21亿只。
而中国绵羊、山羊存栏量分别为1.34亿只和1.5亿只,分别占世界绵羊、山羊存栏总数的12.4%和16%,绵羊存栏量居世界首位。
(2)中国的绵羊、山羊品种数量较多。
(3)中国的羊产品生产总量近年增长很快,但人均占有量仍然较少。
(4)中国肉羊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中国肉羊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步入产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伴随着新型化纤工业的崛起和对羊肉消费需求的增加,中国养羊业与世界发展趋势一样,出现了肉羊的专业化生产方式。
(5)中国的绒山羊从饲养数量、品种质量及绒产量、绒品质方面讲,均居世界领先水平[5]。
2.2 国内养羊业动态(1)小尾寒羊的推广与操作利用[6]小尾寒羊是产于河北南部、河南东部和山东南部的优良品种,具有生长发育快、性成熟早、常年发情配种产羔、产肉力高等特点。
2000年,全国已推广50万只,首要引入北京、河北、甘肃和青海。
按照《中国羊品种志》报道小尾寒羊的产羔率为261%。
王景元报道初产羊平均为229.49%,经产羊平均为267.25%,平均为251.3%。
所以,利用小尾寒羊作为杂交中的母系品种是较好的素材。
小尾寒羊6月龄公羊胴体重可达17.60kg,屠宰率为47.58%,净肉率为37.17%;母羊为15.79kg、56.60%和46.2%;羯羊为18.29kg、56.57%和47.35%。
但小尾寒羊品种类型较多,体躯不圆浑,肋骨开张不够,羊肉品质不理想,不能作为理想肉用种羊使用。
(2)引进种羊并普遍开展杂交用引进的肉用或肉毛兼用羊与当地羊杂交,利用杂种优势出产羊肉或培育肉羊品种此刻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
(3)波尔山羊的引进和杂交利用波尔山羊是世界上闻名的肉用山羊品种,其体型大,早期生长快,出生率高,产肉多且适应性强。
我国1995年首度从德国引进,饲养在江苏、陕西、山东和四川等地,用于出产冻精、纯繁和改良当地山羊,效果显著。